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晏殊很有感染力的一首词 写尽了相思之苦(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句子大全 2012-12-09 07:30:45
相关推荐

众所周知,我国古典诗词最基本的特征,便是蕴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衡量一首诗词优秀与否的标准,往往就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谓感染力,即指能够引发阅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力量。譬如,唐代诗人王勃歌颂友情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因为能够引发强烈的共鸣,而被历代人争相传诵。

再如宋代词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因为其表达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而被广为流传。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玉楼春·春恨》,便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词作。它出自于宋代词人晏殊之手,是晏殊为闺中人代言,述写相思之苦的一首经典词作。而说到相思,它其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很多的相思名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只不过那时的相思,是优雅的,也是浪漫的。但是宋词里的相思,却是曲折深婉,缠绵悱恻的。正如晏殊的这首《玉楼春·春恨》,尤其最后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最为凄切和扣人心弦。

《玉楼春·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首先,词的开篇两句“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即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年少的女主人公被轻易地弃之而去。对于薄幸人来说,他抛弃女主人公时愈“容易”,便说明后来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愈浓厚。同时,因为题中还有“春恨”二字,所以除了相思之苦,这里还有对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紧接着的“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便是对女主人公相思之苦的具体描写。即黑夜降临后,她转辗反侧,很久才进入梦乡,但很快就又被五更的钟声惊醒了,重新陷入到无边的相思之苦中。窗外的那些花瓣,似乎承受不住离情,在春雨中纷纷落下。无论是“残梦”,还是“落花”,其实都是晏殊曲折地抒发相思之苦。

然后,词的下片“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即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人的苦恼,这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显然,这里的无情人就是抛弃她远去的薄幸人,自然也就不会感到痛苦了。但是对于一寸芳心已许的女主人公来说,可就是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痛苦。而为了进一步说明无情不似多情苦,便有了最后的名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也就是说,你要知道天涯地角再远,它也有尽头的,但是相思的痛苦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的啊。显然,这两句是通过对比来体现因“多情”而受到的相思折磨。其实不仅仅是词中的女主人公,对于天下所有多情的人来说,因相思受到的精神痛苦,都是“无尽处”和难以言喻的。当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首词中的女主人公是被动相思,是被薄幸人抛弃后的爱情悲剧。

而也有一些人,是心甘情愿地承受相思之苦,如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纵观晏殊的这首词,它抒写了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自己对人生短促、聚散无常的感慨。总的来说,它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词,扣人心弦。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