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成语一则)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范蠡和文种的命运怎么如此不同

句子大全 2016-12-27 13:33:18
相关推荐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仇成功后,范蠡就立刻急流勇退,离开越国开始了打拼他的另一番事业,最终成为了“商业鼻祖”。而他的朋友文种虽然身居丞相高危,但处处受到猜忌,最终被赐死,抱憾终身。

这两人都是为越国成就霸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但结局却不尽相同,确实让人唏嘘不已。范蠡临走前还特意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用于警示文种一定要小心勾践,但文种犹豫啊,他对勾践还是有点幻想的,最终落得被刺死的下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后世人分析说文种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放心不下主君和国家人民啊;或者说是文种贪图权位,不舍得离去;而范蠡聪明机智,不迷恋权位,还有浪漫主义者认为范蠡重情重义,为了爱情,为了能和西施泛舟五湖,云游天下,不屑于眷恋权位。

其实真正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文种侧重治国,忽视了勾践这个人;而范蠡对人性很有研究,看清了勾践的本性。

勾践这个人的人品其实不怎么样,他继位后,贪图享乐,不问政事,沉迷于打猎喝酒,从不关心百姓疾苦;而且还好大喜功,刚刚继位就发兵攻打吴国。所以说勾践年轻时人品不怎么样,就是个纨绔公子哥。更有甚者是他还非常奸诈,做起事来不择手段。比如在吴王阖闾如日中天时,越王勾践派兵就敢攻打吴国,在欈李之战中,勾践居然派敢死队自杀在吴军阵前,这把吴军吓的一愣一愣的,然后吴军趁此机会突然攻击,大败吴军。这种作战方法真实千古罕见,至今就此一例,可见勾践此人奸诈至极。

那大家会问,这种小人,范蠡能看出来,文种怎么就看不出来呢?其实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勾践“卧薪尝胆”这件事上。吴王夫差继位后,为替父报仇,将越国打的即将亡国。而此战就彻底让勾践清醒了,他听从范蠡的意见投降夫差,然后亲自去吴国当仆人。从这时起,范蠡和文种就对勾践的认识逐渐有了分歧。范蠡自知自己治国才能不如文种,于是就建议让文种留在越国治理国家,而自己跟随勾践去吴国受苦。虽然表面上范蠡是受苦去了,但范蠡此时洞察人心的特长就发挥出来了,跟在勾践身边,能和勾践同甘共苦,那更能让勾践信任自己啊,等到勾践复国,那自己岂不是水涨船高,这种共同经历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就算文种把国家治理的再好,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范蠡想法是美好的,但是他一直跟随勾践在吴国受苦三年,他对勾践的一举一动可是全看在心里的。所以勾践在吴国虚与委蛇,趋炎附势,但内心中仇恨的火种越烧越旺时,范蠡这位洞察人心的高手自然就有所警觉。况且勾践能十年如一日都是如此,这必然是非常人所能为之,而范蠡心中的那点不安也变得越来越大,充斥了整个身心,所以他对未来的前景也渐渐模糊起来。

而文种这边,则是一心投入在了国家的建设之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治理国家,深受百姓爱戴。对于勾践这个人,肯定只能心中有所惦记,但至于研究,就谈不上了。况且文种如此有才能,这时可能只要他振臂一挥,说:“勾践死于吴国了,大家都跟着我干吧。”估计百姓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而且在勾践回国后,想复仇吴国时,文种一点警觉没有,献上“伐吴七术”。

《东周列国志》记载这七术为:“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这七术可不得了,越国只使用了二、三、四共三条策略就灭亡了吴国。但是这种才智虽然是国家之福,但也是君王之祸。于是当勾践对文种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文种无奈之下只好拔剑自刎。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人心更难测。如果你遇不到李世民这样的君主时,退一步海阔天空,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