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云和:文保员日常巡查(意外发现古墓)

句子大全 2009-04-16 09:57:34
相关推荐

8月30日,白龙山街道黄水碓村东山头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工地。

迎着落日的余晖,一群考古人员收拾起“作战”两个多月的考古工具,拆下摄像头,装车,准备回城。他们皮肤黝黑,头戴草帽,裤腿挽到了膝盖。70多个日日夜夜,日晒雨淋,他们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县文物保护中心文保员邱长其和同事们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告一段落,晚上回家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回想起发现古墓的场景,邱长其至今十分兴奋。“这是我工作以来遇到的头等大事。”

6月12日下午2时30分左右,邱长其要去雾溪畲族乡巡查,路过白龙山街道黄水碓村东山头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工地——这里虽离县城不远,但因较为偏僻,平日里很少有人出没——见停工了一年多的工地已开始重新开工,他于是就绕进去看看。

绿树掩映,竹林丛生,在工地边的大樟树下,离马路100多米的山坡上,邱长其无意间发现了“U”字形排列整齐的青砖断面,离断面2米多的地方有古砖。他捡起来一看,古砖有40多厘米长,“这不是我们现代的砖头,我们现在的砖头多是12*24厘米的规格,这是古砖。”于是他赶紧取下随身携带的喷壶给砖头喷水,清洗后发现了青砖上有文字,有吉祥图案还有铜钱纹。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邱长其意识到,“有古墓!”他说,“我看这个墓的宽度都有2米2左右,下面一层底砖都是红砖铺设,笔直的一条线整整齐齐。”

墓葬坐南朝北,坡度并不陡。在初步判断青砖断面为古墓葬残壁后,邱长其赶紧拍照片并打电话向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克新汇报了情况。15分钟后,杨克新赶到了现场。“我们初步判断这些痕迹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物信息,当即向省文物局进行相关情况汇报。”杨克新说:“我们马上回办公室去拿了工具,经走访勘察和表层清理,在该古墓葬残壁断面的东边还发现了多处古墓葬的痕迹。”工作人员随即在现场拉起警戒线隔离,并竖立多块警示牌进行保护。经测算,墓葬座发掘面积达到777平方米。为防止古墓被盗,工作人员在现场安装了摄像头,在小山坡上临时搭建了24小时值班帐篷。

夜以继日抢救性发掘32件精美器物

“2号墓特别重要,墓砖上的铭文非常清晰。内容很详实,包括墓主人的姓名叫徐山阴,墓砖制作工匠‘君林作’的名字,还有‘升平四年’纪年。根据这些重要的信息判断,墓葬群非比寻常。我们马上以文件的形式向省局汇报,并申请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杨克新说。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向省文物局提交了请示,请省文物局组织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请示得到了批复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门对此次考古发放了发掘证书。“省文物局非常重视,抽调了以孟国平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进驻云和,全程指导并参与考古发掘工作。”杨克新介绍。发掘工作还得到了周边县市等各级专家的指导。

前期的清理主要依靠发掘组的工作人员。当发掘到器物之后,即刻理清堆积层序,尽可能提取完整信息。后由现场文保人员对这些器物进行保护处理,并做好全程记录,保证资料的有序性和全面性。

“手要放在这两个位置。再进去,二分之一。小心一点。嗯,起来了。”这是考古人员一同取出一把铁刀时的场景。抢救性发掘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铁锹、洋镐,毛笔、喷壶、刷子……工作人员还在现场就地取材自制了竹签,一铲一铲不停地刨土。农历六月是最热的天气,太阳炙烤大地,简直要冒烟了一样,工作人员汗流浃背。这是项十分细致的活,有时候要屏住呼吸,一蹲一趴就是半天。

时常,还有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将整个现场沦为一片汪洋,工作人员慌忙躲进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躲雨,只好暂停挖掘。夜晚,山坡处的简易棚就是值班人员的“值班室”。值班室简陋的只有几根毛竹当骨架,外面仅包裹着一片彩条编制袋包装布。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就得起身巡逻。

为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收集历史信息,每清理一座墓葬时,只要出现有遗迹、遗物,都要经过记录、拍照、绘图等一系列程序。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抢救性修复。

一些器物由于年代久远又深埋地下,大部分已经破碎,只有少量是基本完整的。

“由于天气干燥,文物上的土我们一般先用水喷,进行一个软化,再用刷子轻轻地刷。有些甚至使用毛毫的毛笔,越软越好,有些美工笔都不行。”邱长其说。轻轻地铲土像揭开伤疤一样,生怕文物会疼。

在1号墓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青瓷大钵、两面铜镜及小铁刀等。“发现时,大钵破坏严重,几乎是粉碎的,瓷片散落了一地,有二十多片,有的甚至只有米粒般大小,要用筛子筛出来。后来我们经过清洗,修复,用胶水粘合后再用橡皮筋拉起来固定,最后成型的是个青瓷大钵,一量,直径达到27厘米,这样大体积的大钵还是很少见的。”邱长其和同事林旭平全程参与了发掘和修复,每件器物他都印象深刻。

在2号墓中,两枚青铜印章让现场的工作人员激动了许久。3号墓发现了两面铜镜,铁刀,银手镯,手镯已经断成了4节,经过修复后成型。4号墓出土了鼓钉纹青铜镜、青瓷虎子、点褐彩青釉盘口壶。5号墓提取了青釉盘口壶一个。6号墓里有两个青釉碗,一面龙凤纹青铜镜,青釉折腰洗等,一些碎的铁器经过工作人员修复后是一把铁刀。散落的几枚碎铜钱,风化得非常严重。只能小心翼翼地清理,无法进行修复了。7号墓成功提取了有吉祥如意纹的两面铜镜。一把最大的铁刀达到了40多厘米。

“自1984年成立文物保护中心以来,云和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超过30件,这次一次性出土32件文物,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杨克新告诉记者,在这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墓葬群共计发现32件珍贵文物,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超过了过去37年考古总和。

距今1661年大大延伸云和历史

从出土的随葬器物和墓砖及墓室的形制结构看,7座墓葬各个墓朝向一致,结构也一致,应是徐氏家族墓,结合墓砖上的纪年推测其时间在东晋(公元325-361)前后。本次发掘,是浙西南地区对六朝时期墓葬的一次重要发现,出土的32件器物对研究六朝时期浙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丧葬习俗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是一个级别非常高的墓葬群。升平四年到现在是1661年,对于云和来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古老的一个墓葬,像这样有规模、有规制,高规格的墓葬群,在我们浙西南还是第一次发现。”杨克新介绍,即使是墓砖,制作工艺都已非常精良,一块砖的成本也很高,虽然2号墓被盗情况非常严重,墓室的后半部分的砖墙全部被挖穿了,但两枚青铜章考古价值很高。六面印上面有徐山阴的号,它是一种特殊形状的印章。象“凸”字形,上为印鼻,有扎可穿带,鼻端刻一小印,其余五面也刻有印文,所以叫作“六面印”。六面刻印,制作难度很大,稍有闪失,前功尽弃,传世极少。

“印章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有文字,能够证明墓主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六面官印,肯定是一个政府官员,是一个比较重要且有地位的家族,建造这个墓在当时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并不是一般人能建得起来。因为当时活着的人住的房子还是土木结构,像这种有砖的,基本是一个比较核心家庭的墓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所研究馆员孟国平说。

“对云和而言,建县的历史比较晚,直到明代才有。这次墓葬发掘大大延伸了云和的历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研究馆员胡继根说。

“从几个出土的瓷器来看,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4号墓出土的两件瓷器——青瓷虎子、青釉点褐彩盘口壶,特别是盘口壶沿上、肩上都施褐彩装饰。这个烧制工艺的青瓷器在我们云和也是第一次发现。”杨克新介绍。

目前,县文物中心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一阶段的工作,清理每一个出土的器物,把整个发掘过程,在考古所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整理,进而形成专业报告。

【来源:浙江省文物局_行业资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