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鲁迅背后的两个女人:即便是文坛大家(在感情里也依然不能免俗)

句子大全 2018-10-30 15:28:59
相关推荐

《历史的温度》并不是只有残酷的历史,也有“浪漫”的人文。但有些浪漫并不让女性感到舒服。

在一篇“鲁迅背后的两个女人”中,作为女性,实在不敢苟同鲁迅先生对待感情的一番见解。

1919年,鲁迅在他的文章中这样写自己对包办婚姻的态度:“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他把自己的经历看成是一种牺牲,一种孝道。你瞧,即便是文坛大家,在感情上也不能免俗。

鲁迅先生有个原配夫人叫朱安,母亲包办婚姻的时候他正在日本留学,被母亲骗回家后,就顺其自然地和朱女士结婚了。

新婚当夜,鲁迅先生看了一晚上的书,后来就离开了家,继续学业。朱女士,一生无子,一直侍奉鲁迅先生的母亲,她一辈子都在努力得到鲁迅先生的怜爱,却最终落空。

后来,鲁迅对好友许寿裳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按照鲁迅的解释,他这样做,一是为尽孝道,他甘愿放弃个人幸福;二是不忍让朱安做牺牲,在绍兴,被退婚的女人,一辈子要受耻辱的;三是他当时有个错觉,在反清斗争中,他大概活不久,因此和谁结婚都无所谓。

什么事放到自己身上,就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母亲的礼物?所以对于朱女士就不管不问,权当是一个物件吗?

未尽孝道,放弃了个人幸福,却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啊。不忍让朱安做牺牲,我却觉得先生从未为朱安切身处地地考虑过。

她一生的耻辱难道不是有名无实吗?

朱女士的遭遇倒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关于我某一个相亲对象的。当时一个熟人找上门,和我妈简单说了一下这个人的情况。

在说到结过婚这件事上,他们就有些支支吾吾,不愿多说。后来我一个亲戚因为和他们走得比较近,就和我说这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见过几面,其实两人都不太愿意,但是双方的中间人因为和两家关系都不错,就在其中一直撮合。

最后男生没办法了,就答应结婚了。结婚当晚,两个人就是各睡各的,第二天女方竟然独自回家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最后两家就散了。我当时听完之后,就说我不会见这个人。因为对待婚姻如此草率的人,我见他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的两性关系里,大家都非常自主,但也十分任性。这件事和鲁迅先生的这段婚姻有个共同点就是作为适婚年龄的人来说,他们结婚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期待。

如果开头就是悲剧,结局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鲁迅先生和朱女士的婚姻是悲剧,那么他和许广平女士的同居生活是什么呢?

许广平女士家境好,学识高,和鲁迅先生有很多共同话题,在事业上或者生活里都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如何看待他们两个呢?

鲁迅先生在遇到许女士后,认定许女士才是一生所爱,并与她有了孩子。但是他却没有妥善处理朱女士的境遇,这是鲁迅先生感情的失败。

当然,感情角度来讲,女性也不无辜。一个巴掌拍不响,两性关系的平衡、忠诚都是互相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发生了,就要去找这个因,去解决,去面对。

不过放之任之或者又吵又闹绝对不是好的解决方式,那么情记住“断舍离”这三个字。

断,判断,先理清感情的问题,是可调和还是不可调和,是短期内还是长期积累,是否涉及长辈、亲朋、小孩或者其他方。

舍,判断之后,就要开始解决,不是放弃,而是找出不利关系的因子,把那些不利的因子丢掉,看是否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离,一段关系最坏就是分开,至于谁和谁分开,怎么分开,就看舍的结果了。离不一定就是分离,也可能是聚合。

情啊,终是难说。你觉得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山盟海誓唯愿珍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