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迷人禅宗(六祖惠能真是文盲吗)

句子大全 2012-07-24 09:05:47
相关推荐

禅宗六祖惠能的名头很多,比如说官二代、樵夫、猎人、行者等,但只有文盲这个名头颇具争议。

惠能原本是官宦子弟,不幸的是他出生前父亲就被贬了官,更不幸是他出生之后不久父亲还去世了。

幼年丧父,家道中落,成人后的惠能只好以打柴为生。

人生的坎坷却没有埋没他的佛性,24岁那年惠能踏上了北上黄梅“求法作佛”的历程。

黄梅东山寺,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正在那里广开法门,接引群品。

弘忍大师,唐代高僧,禅宗东山法门的开创者,被唐代宗谥号大满禅师。他主张“寓禅于农,农禅并重”,从而使禅门大开。

据记载,四祖道信时禅宗弟子最多时达五百人,与三祖相比已称之为“道场兴盛”,可到了弘忍时代,弟子门徒则以万计。

在弘忍大师的诸多弟子当中,最突出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神秀与惠能,世人称之为“南能北秀”。

神秀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北宗禅创始人。50岁时谒弘忍求法,被五祖称为“悬解圆照第一”。

五祖后,神秀在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开坛说法,声名远播,被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迎至洛阳和长安讲法弘道,被尊为 “两京法主,三帝国师”。

作为东山法门的继承者,神秀和尚严格遵行了 “甚深般若、一行三昧、念佛者谁”的修行模式,其禅法宗《楞伽》为渐门,史称“北渐”。

与“北渐”相对应是 “南顿”。

“南顿”讲究顿悟,即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

提出“顿悟菩提”的便是六祖惠能。

他虽为东山法门的弟子,却脱离一切经教,以心印心,从而还原出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本色,因此得到了禅宗衣钵。

“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是禅宗的基本主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禅宗的基本法门,这正契合了六祖的佛性。

相传六祖惠能出家之前是一个文盲,不识字。

不识字,便不会认字读经,悟得的禅法便更纯净,更接近其本性。

事实正是如此。

在比丘尼质疑他“字尚不识,焉能会义?”时,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在五祖质疑岭南人作佛时,他说:“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在张别驾轻视他文盲也想作谒时,他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在广州法性寺众僧争论“风动还是幡动”时,他大声断喝:“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正是这一声断喝,让印宗法师以为肉身菩萨降临,要拜六祖为师。

然而此时,六祖还不是出家人,只是一个行者。

那日五祖初见惠能时虽然已看出了他的佛性,但怕引来“忌妒”,就没有为其剃度,还令其去厨房劈柴踏碓。

后来六祖请张别驾代写出首千古绝“偈”,五祖由此看出他已“见性成佛”,随将禅宗衣钵传去他,又怕因此引来祸事,连夜送他回“岭南”。

渡江时,六祖留下了“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名句。

为避人“寻逐”,惠能回岭南后潜入猎人群中隐遁五年(另说十六年),等平静之后才去了法性寺。

那天是正月初八,印宗法师寺中在讲《涅槃经》。

此时的惠能虽然已得五祖衣钵,但仍然未曾剃度。

印宗法师得知后于正月十五日亲自为其落发,同年二月初八日西京的智光律师为其授“具足戒”,这年六祖 30岁。

六祖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从其出身、言行以及文化素养来看,这也许只是一种自谦,也许是为了应和禅宗“不立文字”的宗旨。但无论真像如何,六祖之后,禅宗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