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习要点解析

句子大全 2017-12-27 11:25:24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五四制部编教材)

9、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习要点解析

一、背诵和默写原诗。(必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jìtìchánɡ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juǎn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三、理解诗句意思。(重点)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2)蓟北: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3)涕(tì):眼泪。(句意: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却看:回头看。(2)妻子:妻子和孩子。(3)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4)漫卷:胡乱地卷起。(5)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句意: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放歌:放声高歌。(2)须:应当。(3)纵酒:开怀痛饮。(4)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句意: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巫峡:长江三峡之一。(2)便:就。(3)襄阳:地名,今属湖北。(4)洛阳:地名,今属河南。(句意: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四、诗文简评:

诗的主题是抒写诗人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积郁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黎民疾苦,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了。

三下语文第9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知识点简析

三下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学习要点解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清明》学习要点解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清明》知识点教学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习要点解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