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筷一勺见文明——读《筷筷有礼:筷子上的传奇 规矩(智慧 美德》)

句子大全 2012-08-10 02:25:58
相关推荐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家常便饭,欢聚团圆、摆酒宴客自不必言,即便落迫为乞人,亦常不忘将一双碗筷随身携行。今日读罢《筷筷有礼:筷子上的传奇、规矩、智慧、美德》,方才知道,吾国吾民素来餐不离手却又熟视无睹的一双筷子,貌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一如周华诚在《序言》中指出的:“往深里讲,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哲学,联系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往小里讲,也凝结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味道、情感、记忆、乡愁。”

为什么西方人偏爱用刀、叉,而我们却离不开筷子?筷子又是谁发明的?拂去历史的烟尘,筷子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于吃饭夹菜,在文学作品中、民间歌谣里、游戏玩乐间、神秘占卜时……又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见证了多少岁月的风雨?……这样一本视野宏阔、旁征博引而又趣味盎然的书,会把你我想要的答案一一呈现。没错,筷子里面有传奇、有规矩、有智慧、有美德,毫不夸张地说,筷子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是其中恢宏浩瀚又简约写意的一笔,这一笔在世代相传的良善家风中,在21世纪的文明发展中,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明代《西湖游览志馀 》记载,宋高宗赵构,“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

胡适先生曾言,中国饮食的精髓在于一种对传统的坚持。有道是“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打小,父母长辈便时时耳提面命,饭桌之上,得有规矩,得讲礼仪;举箸提勺,可见家教,可显修养。即便父母长辈大字识不了几个,但宾主座次不会乱,碗筷摆放总有序。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一起尝”“两肋插刀的是真朋友,两肋插筷子(喻酒肉之交)的是假兄弟”等,借筷子说理的方式,委实形象生动,更易为人理解并欣然接受。我们国家虽疆域辽阔,风俗迥异,但似乎无论是北国边疆,还是岭南山区,无论是沿海城市,还是西部乡村,那些小小筷子上的礼仪、智慧与美德等,却是一脉相承的。

公筷悄悄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影响是随风潜入夜的,改变也是润物细无声的。

总的说来,此书语言比较通俗,文章多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有趣有味,读来轻松——各种版本的筷子传奇让人眼界大开,心驰神往;历史、文学中的筷子传情达意,见证命运……就我个人而言,对全书用较大篇幅引用中华古籍文献中关于筷子(箸)的原文内容,然后给予详细解读和生动诠释的做法颇为欣赏。因为这既严谨科学,利于研证,又可以使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顺藤摸瓜”,深入理解,从而更加原汁原味地感受到筷子文化。譬如,稍有文化者,即可从“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中,品出白居易与刘禹锡间的深情厚谊;亦可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体悟出李白感叹行路之难的无尽怅然……而文化较高,尤其是古文功底深厚者,则更能直观地品悟出书中摘录的源于《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典籍的“借箸以筹”“尚席取箸”“筷子知味”等多则故事的深刻内涵。

筷子之上,代表着东西方文明的流动与沟通。

掩卷之际,适逢“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新鲜出炉,这其中的“逆行者”与“光盘行动”最能引起我的共鸣。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从年头至岁尾,阴霾当空不散。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在对那些“逆行者”深表钦敬与祝福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就是反躬自省,厉行节约,积极响应并努力践行政府部门倡导的“公筷公勺”与“光盘行动”,弘扬文明用餐的新风尚,这不仅是防治疫病的需要,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时代要求。

插画作者:李柏林 洪荔瑶

《筷筷有礼》

稻田读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在世界上,大约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用筷子进餐。筷子是一部东方文化史,它可以通往过去,也可以连结未来;它是一个文化符号,隐藏着中国人的哲学与智慧;它是一个情感容器,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爱与乡愁。筷子里面有传奇,有规矩,有智慧,有美德。在全社会大力推行“公筷公勺”、弘扬文明用餐新风尚的当下,重温筷子博大深厚的传统与文化,感受筷子举止之间的文明与礼节,自有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编辑|沈立红 监制|赵洁

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彼此看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