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朱棣封赏大臣 谁居首位(谁也想不到竟然会是一句话不说的他。)

句子大全 2011-02-15 22:57:43
相关推荐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三年后,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按照古制,大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例如,当时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等。当然,如果功臣去世后,也有被追封为“王爵”的,活着的大臣,若非皇族,生前最高的爵位只能是公爵。

同样,燕王朱棣在1403年占领南京,建文帝在火海中消失,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新帝登基,自然要封赏大臣,特别是朱棣这个皇位是从侄子手里造反夺来的,他更要通过封赏部下来获取人心。朱棣昔日的旧将们纷纷炫耀自己的功劳,争先恐后地向朱棣表功。只有一个人例外,他站在人群的最后面,一句话都不说,这个人就是丘福。但丘福的功劳朱棣是清楚的,朱棣对丘福说:“诸位武将中,你就是第一功臣!”

丘福的优点很多,主要是:勇猛、憨厚、忠诚、朴实……所以他位高权重,而且深得朱棣的信任。不过他的缺点也不少,主要体现在:有勇无谋、比较自大、眼光不怎么强……他和汉王朱高煦关系很好,所以屡次劝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煦为太子。开始明成祖朱棣一直犹豫不决,最终还是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令丘福哭笑不得的是,他被任命为太子太师。他奉命辅导过太子朱高炽,还辅导过皇太孙朱瞻基。

《明史·丘福传》云:大战真定,突入子城。战白沟河,以劲卒捣中坚。夹河、沧州、灵璧诸大战,皆为军锋。

靖难之役初期,发生的重要战争中,包括真定之战(大战耿炳文),白沟河之战(大战李景隆),灵璧之战(大战平安),夹河之战(大战盛庸)等战役,丘福不但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他还是“军锋”,也就是先锋官的意思。这四场大战都是旷日持久的大战,能持续作为先锋将领,足见丘福的勇猛。

以建文四年的淮河之战为例,朱棣率军南渡淮河,南军猛将盛庸组织数千艘战船摆成长龙,北军不得渡,为了尽快突破淮河防线,丘福带领几百名敢死队员,沿淮河向上游奔走20多里路,趁着半夜潜水游过淮河,然后从背后偷袭盛庸,帮助朱棣横渡淮河。若无丘福,朱棣南下的步伐将被盛庸拖住,后面朱棣能否直捣南京还很难说。因此说,丘福是靖难之役中的关键将领。

《明史》记载:

诸将争前效虏获,(丘)福独后。成祖每叹曰:“丘将军功,我自知之。”即位,大封功臣,第福为首。

丘福被封为“奉天靖难”四公爵之首,并且担任太子朱高炽的老师,位极人臣。再加上朱棣和乃父朱元璋不同,朱棣对武将非常倚重,丘福的结局本应该非常不错。然天命所在,丘福最后也没有福之所归。

朱棣登基以后,蒙古人的一个部落叫做鞑靼,对明朝政府一直不怎么恭敬。其可汗本雅失里屡次派人袭扰明朝边境地区,甚至凶残杀害朱棣派去的使者郭骥。明成祖朱棣忍无可忍,毅然派出十万大军北伐草原。丘福作为武将之首被委任为总兵官,佩征虏大将军印。在朱棣看来,丘福久经沙场,骁勇善战,必定能够迅速杀光鞑靼人。

不过明成祖朱棣深知丘福的缺点,反复提醒他不要轻敌。大军出发以后,朱棣又多次劝诫他不要冲动,让他不要轻信敌军容易击败的言论。由此可见,朱棣始终是清醒的,但是他并未能阻挡住悲剧的发生。永乐七年,也就是公元1409年8月,丘福已经率部来到鞑靼人的门外。他并未在意明成祖朱棣的提醒和劝诫,却认为鞑靼人如同元末的蒙古人一样不堪一击。他意气洋洋,觉得杀鞑靼人像杀狗一样容易。

明军还未全部到达战场,急不可耐的丘福就扔下大部队,亲自率领骑兵不到1500人长驱直入。这一事件令我想起了清朝晚期,僧格林沁扔下大部队,率领部分骑兵长途追击捻军,结果在山东的一个村寨里被捻军全歼。开始,丘福的小部队进展顺利,一直打过了现在的克鲁伦河。同时我也想起了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徐达的军事才能远远强于后辈丘福吧。但是徐达都被蒙古人击败过,损失不下3万名官兵。

渡过克鲁伦河以后,丘福的部队俘虏了一个鞑靼贵族。这个鞑靼人撒谎,说是鞑靼可汗已经逃走,不过距离丘福的部队还不到20公里。丘福信以为真,决定率领小部队去突袭鞑靼可汗的营地。众人不同意,一直劝他等候主力大军到达,探清敌军虚实后再出兵追击。但是求功心切的丘福拒不接受,反而以这个鞑靼人为向导,准备直捣敌营。轻敌不可怕,可怕的是轻敌还比较莽撞,丘福真是越活越倒退。

此后的几天里,鞑靼人一直故意后撤,给人一种不堪一击的印象。丘福意气风发,决定继续率领小部队继续追歼鞑靼军队。部下怎么劝,他都不听,甚至说出违命者斩的狠话。丘福继续身先士卒,部下无奈,只好继续跟随他前进。就在这个时候,鞑靼人的主力突然杀了出来,将残存的不到1000名明军重重包围。丘福这才清醒过来,不过大部队还没有跟上来,他只能率领几百名部下,和敌军血战到底。

这一战,上千明军几乎全军覆没。五个公侯中,王聪壮烈殉国,其他四个人全部伤重被俘,最后全部被鞑靼人砍下脑袋。这一年,丘福66岁。明军主力闻讯以后,士气极其低落,因此很快撤回大明境内。明成祖朱棣闻讯以后,暴跳如雷,立刻剥夺了丘福的爵位。至于丘福的家人,全部被流放到海南岛。按照当时的律法来说,这个处理已经算是法外开恩,明成祖朱棣多少还顾及了一些旧情,并未下死手。

据说,丘福的儿子丘松,在父亲死后被贬谪海南澄迈,世袭海南卫指挥。1644年,南明的弘光皇帝追赠丘福为舒城王,并且恢复他的名誉。

丘福被杀以后,明成祖朱棣极其恼火,他连续五次御驾亲征,来到草原攻打蒙古人。明军势大,而且武器精良,还有火炮,所以多次痛击蒙古人。蒙古人损失惨重,因此在后来一直躲避明军。最后几次北伐,朱棣一直几乎是无功而返。至于历史上的的马哈木,曾经和明军对抗,几乎全军覆没,他无奈向明朝政府摇尾乞怜。至于朱棣在长期的征战中,耗尽了元气,因此病逝于军中,随后被运回北京安葬。

因丘福一人之过,连累10万明军魂断草原,丘福从一介士兵,到靖难头号功臣,再到领兵失败,家人被牵连,一生活了67岁,结局还是身败名裂。

丘福对明朝,尤其对靖难之役做出过重大贡献,他性格憨厚,打仗勇猛,是一员骁将,但不是帅才。丘福有勇无谋,最终中计而死,作为主帅,他应该承担责任。然而,朱棣明知丘福有轻敌的缺点,还坚持用丘福为帅,说是朱棣害了丘福,也不为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