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如何利用手势符号给发育迟缓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句子大全 2008-06-16 00:23:33
相关推荐

一、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要根据儿童的行为及要求,训练者在给予言语刺激的同时给予固定的手势符号,并让儿童也模仿手势符号,渐渐将此动作固定下来作为此行为及要求的手势符号。例如:儿童困了要睡觉,训练者将儿童领到床边说“睡觉觉”,边将儿童的双手合起来放在训练者的两手之间共同放到儿童一侧头部,做睡觉的体态符号,反复训练,直至此手势符号作为以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示意符号,并可用此手势符号引起儿童的相应反应。要想方设法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要求和行动等用手势符号来表达,例如上厕所、穿脱衣服、吃饭等。手势符号要选用简单易行的动作及表情为好,将学会的手势符号运用在每天的日常生活当中予以强化。

二、训练儿童用手势符号表示事物及实际情况的对应关系。根据事物的特性用手势符号为媒介将其进行分类,将具有各种颜色、形状的物品归类到同一范畴,让儿童自己体会,这样做效果很好。例如:将帽子、鞋进行归类,给予拍拍头、拍拍脚的手势符号,令其将各种颜色及不同式样的帽子、鞋进行归类,由于反复归类可以促使大部分儿童形成其概念。在认识相对空间关系时也用手势符号训练,效果很好。例如在学习左、右的相对位置时,以儿童本人的身体为中心,对放在左边位置的物品举左手示意,对放在右边位置的物品举右手示意,在位置及手势符号的变换过程中掌握左、右概念。

用此方法训练儿童的记忆与事物及状况的对应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将这些关系用手势符号来体现,能促进儿童的记忆。例如:在数个小盒子的外面贴上事物的图片作为记号,然后将玻璃弹子球放进其中一个小盒子里藏起来,数秒或数分钟后,让患儿猜放进了玻璃弹子球的盒子是哪一个,儿童在用手势示意的延迟时间内,从反复比较当中促进记忆。

三、在进一步训练言语及文字语言表达前,在组句训练时可以用手势符号为媒介将句子的语序予以固定化。例如:训练儿童掌握“吃苹果”语句时,训练者拿着吃苹果的图片,先做吃的手势符号,然后再做“苹果”的手势符号,并让儿童模仿。顺序固定下来,持之以恒,以后在学习言语符号及文字符号时,儿童会很自然地正确组句。

由于特殊情况,言语符号掌握困难时,可以让儿童掌握与言语符号及文字符号相对应的手语、手指语,或者根据儿童的运动条件掌握某种程度的手势符号等,例如对盲聋儿、重度脑性瘫痪儿等。

手势符号训练注意事项

1.要注意儿童对训练者的手势符号是否真正注意关心(注视、模仿手势符号)。

2.儿童对手势符号的模仿是否仅仅只是模仿,与指示事物(选择项)是否能联系起来。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星语语言矫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