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解密崖柏千奇百怪的形态是怎么形成的(深度好文)

句子大全 2014-07-18 10:28:07
相关推荐

崖柏走到今天,离不开方方面面推广崖柏的人和事,除了崖柏本身具备的价值以外,给崖柏注入文化,使崖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今天我在这里讲崖柏的生长方式,崖柏涅槃与崖柏香的内容,除了讲崖柏和柏的共性之外,更多的是概述崖柏的独特性。因为崖柏具备与柏相比的独特性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弘扬崖柏文化。

第一部分,崖柏的生长方式。

一.崖柏的起源。

这点在网络中各种文献已经有很详细的介绍,为了让刚进入崖柏圈的朋友更加系统、完整的认识崖柏,我这里简单的说明一下:从地质年表这个名词开始介绍,崖柏起源恐龙时代,它的木材化石发现于侏罗纪,距今两亿年左右,是现今存活的植物活化石之一。

二.柏的种类和崖柏分布情况。

目前世界已知柏的种类有150多种,柏的特点是生长缓慢,适应能力强,能忍受高温和严寒,因此柏树是改造大自然的功臣。崖柏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脉,燕山山脉,秦岭山脉,湖北兴山青江流域,大巴山山脉,内蒙古乌拉山及川藏区域一带。

上图:崖柏的生长环境

三.崖柏生长。

崖柏是雌雄同株,目前尚未有雌树、雄树单株的文献资料和记载。经过几亿年生长延续至今天,形成了在恶劣环境生长的超强基因,它生命的延续主要靠鼯鼠的传播,(鼯鼠也称飞鼠)一是鼯鼠的粪便,这点在崖柏圈子里都有一定的共识。二是我个人的猜想,鼠类都有储存食物的习性,鼯鼠也不例外,要采集崖柏籽存于岩石缝和崖窝及崖洞内。三是靠风传播。环境恶劣导致崖柏的生长方式是一边生长一边死亡,整个树体完全死亡需要成百上千年时间,一颗有上千年树龄的崖柏最后一条水线(白皮活体部分)如即将濒临死亡,那和它紧密相连本体的另一侧已经陈化了一千年。崖柏自身表皮的颜色和其生长的环境密不可分,这导致各个产区的崖柏表皮颜色不一致,比如红石崖生长的崖柏表皮和红石相似,但和陈化到位的红色有区别。

崖柏的生长不得不提拧转、旋转和扭曲这三个名词,以及云纹、乳丁、坨料、榴料、老茬头、骨料。通过观察崖柏拧转、旋转、扭曲都是顺时针方向,也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这也许是受到地心引力的缘故。

我们先说拧转。(就像我们洗脸时拧毛巾一样)。

除了崖柏以外,土柏,坡柏也存在拧转这样的生长方式,我们可以暂定为这是柏与崖柏的共性。

上图:崖壁上扭曲的崖柏

第二是旋转。

大家都知道崖柏生长在岩石缝隙之中,缺土少水,一边生长一边死亡,生长部分的活体是向上的力量,死亡部分停止生长,是静止的。活体向上生长的力量和死亡部分静止的力量形成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造成了崖柏的旋转。盘旋中出现不规则的大旋和小旋,这是根据当年该地区的雨水量决定的。雨水量较充足时活体部分带着较窄的死亡部分向上生长,这时形成了相对较小的旋转和较直拧。干旱少雨的季节,会加快崖柏的死亡,而活体部分越来越窄,这时向上生长力量小于死亡部分静止的力量(向下)就会形成大的旋转。崖柏从生到死直至完全死亡这个过程,不管是有规律匀速旋转还是不规则的旋转,都是由崖柏自身生长向上的作用力与崖柏死亡部分静止(向下)的反作用力造成的。类似S型。

上图:崖壁上旋转扭曲的崖柏

第三是扭曲。

崖柏在生长过程中一年四季要受到强大的崖风的吹刮,还会遇到岩石的遮挡,这样会改变崖柏的生长方向,产生扭和曲的现象,类似纵向的W型。

这里重点要说,产生这三种现象源自于崖柏上亿年在干旱恶劣的生长环境,形成了它自身独特的生长方式和基因。

上图:亮相深圳凤凰杯展会的《中华龙》

第四,云纹与乳丁。

它们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说到云纹,不得不提年轮。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任何植物的树干横切面的年轮都是南宽北窄,崖柏也不例外。植物学家提出,这是受到太阳照射和太阳黑子作用的影响。

个人认为崖柏云纹形成是和其本身的年轮有着重大关系,由于崖柏恶劣的生长环境所致,它的生长速度忽快忽慢,生长方向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拧转、旋转、扭曲过程使原本在北面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旋转到南面侧受到太阳照射和太阳黑子的作用,年轮变宽,另一侧年轮变窄,经过查阅资料知道木浆是植物从内到外分泌形成自身表皮的原因,由于崖柏受恶劣环境影响,形成独特的生长方式,致使年轮的形成纹乱,成旋涡状,木浆从内到外的分泌至表皮也形成漩涡状。旋涡中心点形成乳丁的原因是因为崖柏改变生长方向没有长出枝杈的缘故。云纹被切开后从表皮到内部芯材其纹理的链接是吻合的。云纹的形成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它本身受恶劣环境刺激后产生云纹来体现其亿年修炼形成的基因。这一点目前我找不到理论依据,只是作为自己的猜想。

上图:乳钉纹崖柏小佛

第五,崖柏坨料。

坨坨料,油性大,外形美观颇受柏友们青睐。干旱是形成坨坨料的主要原因。由于干旱,水分和营养通过根部吸收后,很少能进崖柏的枝干,长此以往崖柏的根部筛管变粗,枝干部分的筛管没有水分和营养滋润逐渐萎缩,经过一场大雨过后根部筛管吸收过多水分产生破裂,从而长出新的枝杈。

上图:坨料雕刻作品《兰花》

第六:崖柏榴料

崖柏榴料叫得出名的有蚂蚁腿榴、菜花榴、芝麻榴、影子榴、乳榴、线榴、变异榴、牛毛纹理榴等,各地的称谓都不一样。它的形成过往的说法大致是崖柏受到病害及筛管破裂后营养堆积形成的。我个人看法除上述观点外,在这里提出一个新的见解。生长榴料的崖柏要不是这片山体都长榴,或者是一整片山体都不长榴(不是绝对),这一奇怪现象相信有数年玩儿崖柏的发烧友听根农说起过。我这里没有用“病瘤”的“瘤”这个字阐述榴料,而是用木字旁的“榴”。通过深入了解实地观察采访,崖柏这一现象不止存在于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一带,很多产区都存在这一现象,特别是太行、燕山一带这种现象多见。通过观察长榴这一片山体,缺水少雨严重,就萌发了一个大胆猜想,在这一地区生长的崖柏榴料是应对自身环境营养能量包,雨季吸收营养,干旱释放营养,释放过后营养的榴料密度不大且表皮干涩,这也是很多藏家都认为榴料很难陈化到位的原因之一吧。我一个朋友做手串,亲自见他切过很多蚂蚁腿榴和芝麻陈化榴,香气比其本身的根部、枝干部位浓郁,由此猜测榴料在未来药用价值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这个原因。

上图:崖柏树榴打磨效果

第七,老茬头。

关于老茬头在崖柏圈子里有不少文章提及过,大师及发烧友们从各类文献的蛛丝马迹寻找结果,得出祭祀、药用、烧窑炼瓷等。我想假如秦始皇当年没干焚书坑儒的事情,也许能从那时的药典和书籍找到答案。不管怎样,古人要使用崖柏,通过砍伐留下了现在的痕迹,我们称之为老茬头,从而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话题去谈论交流。

第八,骨料

主要指红骨料、白粉骨料和黑骨料。近来人们赋予崖柏的新名词也叫舍利。骨料的生长具备几个独特的条件:

首先,生长在山体海拔最高处,以往各类文献中提到海拔1500米以上不够准确,不同产区发现的骨料海拔高度都不一样。根据考察,骨料大致生长环境在海拔约1000米上下的高度,海拔1200-1500米发现的骨料居多,1500米以上也发现有骨料生长,由于海拔高度影响,所以这个区域高寒温差大,骨料生长缓慢且体型较小。(裸露在山体雨水充足的崖柏除外)。

其次,生长在岩石的负角度,直壁悬崖上方有突出的岩石像屋檐、崖窝、崖洞里,不受雨淋,(裸露山体台阶状石缝里也发现过红骨,这样的红骨树干形状相对椭圆,经过风吹雨淋日晒后老裂较多)。

第三,骨料生长岩石的缝隙非常狭窄,基本无土,靠叶片吸收水蒸气,根破岩石吸取养分。

第四,骨料活体白皮很薄,也就比指甲盖稍厚一些,刚死亡部分呈青色状或暗红色,表皮光滑。这时人们称为初级骨料,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红。崖壁负角度至崖窝生长的的崖柏受到阳光照射、不受雨淋,夏季高温时崖壁的温度超过地表温度,估计能达到六十至七十度以上,有一种红骨料贴近崖壁一侧出现不均匀像被烧糊的颜色,这就是炎热夏季长时间被崖壁高温烘烤的现象。深崖窝及崖洞深处生长的骨料不受阳光直接照射,靠光的折射进行光合作用,此处生长的骨料生长更加缓慢,陈化时间更长表皮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黑色,大家取名叫黑骨。(红骨、白粉骨、黑骨的形成在下一部分《崖柏的涅槃》再讲)

第五,正常情况下崖柏的生长速度为每100年长10公分通过观察骨料年轮的细密程度,相比较后大致得出其生长速度约每一百年长3-6公分。

第六,骨料是人工种植不活的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谁种活过骨料。骨料的柏籽自然脱落于自身生长的山体垂直下方也没发现该处生长崖柏。关于这一点我实地考察过多个产区问过很多根农,这就是最优秀崖柏基因具备最鲜明的独特性。这里我要特别提示骨料经过千年陈化表皮美感的形成是大自然赋予它的神奇,如果对完美骨料表皮进行打磨处理我认为对它是一种伤害。

上图:黑骨料《飞凤来仪》

说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我们手中除了骨料以外其他的都不是崖柏吗?这里谈谈我个人对崖柏的认识,通过层次的阐述来给崖柏分个类别。第一层土柏。大家都知道,生长在土里随处可见。再往上是坡柏,生长在有土有石的山坡上,再往上大家都认为全是崖柏,我个人认为这是个误区,从坡柏往上这个层次,海拔高度300—400米到骨料区域往下,海拔高度600—800区间,生长环境相对恶劣,生长岩石的缝隙相对较宽多土,我个人定义这个过渡区间的崖柏为次崖柏,可以人工种植成活,经调研成活率为1/3。

各种文献屡屡提到植物学上的崖柏并非太行山崖柏(即侧柏),可任何文献资料没有对植物学上的崖柏有过解释和阐述,只有无奈的把崖柏归纳为侧柏范畴里。个人认为骨料高贵的基因和独特性,可以归纳为植物学意义上的崖柏,过渡区域的次崖柏可以归纳在侧柏的范畴里。

这一部分的结尾,我想用一句话来赞美崖柏,崖柏的美来自于它生长经历的苦难,这是人类通过崖柏折射出自我内心的情怀,也是崖柏具备最高的精神价值,可崖柏上亿年在苦难生成环境中形成的基因,你让它脱离恶劣生长环境,人工栽培到土里安逸的环境对它来说才是真正的苦难。

第二部分,崖柏涅槃与崖柏香

“涅槃”一词来源于佛教,意为“圆寂”,涅槃是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能够彻底断除烦恼,超脱生死轮回于不生不灭。崖柏在山崖之巅修行了成百上千年,又陈化了成百上千年,最后来到人间和我们结缘,我认为它并没有死亡,只是一次生命的结束,第二次生命的开始。在刚刚结束的深圳“凤凰杯”崖柏艺术展,内含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意,它是崖柏给我们展示最高的精神价值,启示我们崖柏人不断提高的思想、境界、格局。

崖柏完全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又不断地风化、陈化成百千年,像一坛老酒经过多年陈酿芳香四溢,崖柏香气就来源于它自身风化、陈化修炼的结果。在这里我就谈谈个人对崖柏风化、陈化的认识及体会。

一.风化。

指裸露于山体的崖柏经历风吹雨淋、日晒雷击,其腐烂速度较快,通过一年或数年的时间,树皮会快速腐烂至表皮,当腐烂到表皮至边材的区域时,崖柏自身会释放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和空气接触氧化从而形成白粉,受到雨水的冲刷后再经历阳光照射树体像被刷过白色的油漆一样,通过时间的沉淀形成一种外包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泥皮,类似鱼鳞,有凹凸感。这种包浆会阻止崖柏的腐烂速度,崖柏千年不腐来源于外包浆对自身的保护。风化的崖柏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会出现老裂,经过雨水冲刷会继续腐烂。说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你凭什么说崖柏释放一种气体和空气接触氧化,这是我在越南凉山接触一种柏木,受到的启发,据说只有当地有,当地人叫黄檀,也叫披霜黄檀,这种柏木非常香,越南人利用它制作雕刻观音、关公等,四五年前我请了一件雕刻观音放在家里,一个月后突然发现观音浑身长满白毛,最后询问当地人原因,当地人告诉我这是黄檀雕刻去掉表皮后释放一种气体和空气氧化的结果。

二.陈化。

它与风化不同的是,陈化专指生长在崖窝岩石负角度、崖洞内的崖柏为对象,顾名思义陈年老化,树皮至表皮到边材的腐烂时间,要经历数十年到数千年,崖窝越浅陈化时间越短,崖窝越深陈化时间越长。为什么这样说,在崖窝生长的崖柏,浅崖窝日光能照射到,但雨淋不到,受到风刮力度较小;深崖窝也就是说悬崖到崖窝深处生长的崖柏,前面提到过没有风吹雨淋日晒。大家或许要问为什么崖窝里崖柏陈化需要上千年呢?这里我引用中国特有的一种墓葬方式来提示大家。“岩棺”深圳展之前我到大巴山产区考察过巫溪崖柏,在那里就发现了“岩棺”,存放岩棺的岩洞最深也就几米,岩棺内的木乃伊至今有几千年不腐,是因为岩洞内的温度类似窑洞冬暖夏凉。由此推断,崖窝内空气干燥,湿度小,空气对流缓慢,在这种环境下,崖柏的腐烂过程相当缓慢,成百上千年,树皮才会慢慢消失至表皮。和风化环境不同的是,崖柏此时释放的气体和空气氧化产生的白粉不会受到雨淋,白粉附着在崖柏表皮的时间很长,通过更长时间的沉淀,崖柏内部水分蒸发,油脂转化成粉状,表皮收缩、塌陷,表皮颜色的变化成红色,棕色,黑色,纹理细腻光滑,内部更加坚硬、稳定(这样崖柏做成的手串是不会走油开裂的,比重大,沉水。油性大没有脱水陈化不到位的崖柏也能沉水,但是时间长了会走油开裂。)由于崖窝料生长缓慢加上长时间陈化,其年轮的横切面重叠,需要用放大镜结合针尖才能数出它的年龄。

通过对陈化和风化的阐述,大家看出陈化与风化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不同。

三.崖柏香。

前面几位老师已经把香讲得淋漓尽致了,我实在没什么可讲的了,只有尽自己所能,粗浅的谈谈自己对崖柏香的认识。我讲的课题是《涅槃成就崖柏香》,崖柏有很多种迷人的香气,这和它生长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长环境周围的矿物质加上千年陈化,对崖柏香气最终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崖柏纹理及香气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超越各类名贵木材。有人提出崖柏香气缺点是不厚重,没有穿透力,这是因为他还没有使用陈化到位脱水的千年崖柏香料。个人认为陈化没有到位的崖柏各种成分太多,虽然很香,但香气不厚重,没有穿透力。陈化时间长的崖柏成分单一,香气厚重、持久,这是我通过观察沉香香气得到的启示,经过试熏后得到的结果。

上图:崖柏倒流香演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其实最初接触崖柏,我便被它独特的香气所吸引,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为它独特的魅力所折服。在这几年中,除了收藏崖柏以外我阅读了大量文献,更无数次深入崖柏产区实地考察,甚至沿着各大产区行程数万公里,最远处到了四川甘孜得荣县及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只为更真切的感受它们不同的生长环境,更真切的体悟各大产区崖柏的不同之处。同时,我也经常陷入深深的思考,究竟是怎样的力量,造就了如此完美的物种。今天与其说是我在讲,还不如说是崖柏附体与我和大家共同探讨。我将自己对崖柏的探索分享给大家,还有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不足之处敬请柏友谅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