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卖油翁》最后一句话该不该移除教科书 专家给的解释(有理吗)

句子大全 2009-06-02 11:00:45
相关推荐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则寓言故事,它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孰能生巧的道理,不过现代教科书选材大家应该有所耳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因为“露骨”删减了一部分,欧阳修的《卖油翁》也同样删了最后一句话。

末尾的一句话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包含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庖丁解牛,另外一个是轮扁斫轮,两者都出自《庄子》。

庖丁解牛这个典故大众都相对熟悉,庖丁跟卖油老翁一样,经过不断的反复实践,已经摸透了牛的身体构造,宰牛时,更能得心应手。

轮扁斫轮这个典故很少被人提起,笔者就详细的讲一下,轮扁是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造车工人,手艺十分精湛,还得到了齐桓公的接见,齐桓公在殿堂上读书,轮扁在下面制造车轮,轮扁突然问齐桓公读的什么书?

齐桓公说是圣人留下的书,轮扁在得知圣人已经死了的时候,就说:“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已经死了,你读的只是古人留下的糟粕,他还用自己做车轮的手艺跟读书相比。

轮扁的意思是告诫君王要躬身力行,光是的读书是掌握不了其中书中的精髓,他七十年如一日制造车轮,才掌握制造车轮的精髓。欧阳修将这两则寓言故事跟《卖油翁》相提并论,显然有些不太合理,三个典故主旨各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画龙点睛”,往往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精髓,为何最后一句话,会在选文时删除呢?专家总结出了三点。

其一,《卖油翁》只是想要表达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告诉人们只要坚持下去,就肯定有会有收获,另外两则典故,主旨不明,仅仅是一句话概括了两个典故,这也增加的学生的任务量,同时还会产生歧义。

其二,两则典故蕴含了浓重的道家思想,一个是尊养生之道、一个蕴含天道,一句“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往往能够打击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们产生“读书无用论”。

其三,大概是带有讽刺意味,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对武将十分忌惮,南北两宋也是实行重文轻武,宋朝读书风气盛,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意味极深。

陈尧咨虽是朝廷武将,战功赫赫,但在文官当中地位不高,就算陈尧咨精通十八般武艺,也比不过一个熟能生巧的卖油翁,欧阳修借用轮扁的典故就是讽刺当时的读书风气,

当然这些只是专家理由,编写教材的人删除这最后一句话,肯定是自有深意,不过就算是删除了最后一句话,并没有影响故事的主旨,反而更上一层楼。

北宋、南宋是中国历史上读书风气少见的“盛世”,重文轻武跟时代有关,不过这也造成了行军打仗劣势,岳飞、文天祥都难以得到重用,不过宋朝的其繁荣程度远超盛唐,科技、文化发展的相当快。

活字印刷术、火枪、宋词、医学都得到了发展,民国大师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解读宋朝,不能光看战争,笔者就给大家推荐一部《宋朝果然很有料》,传统的史料都是文言文,这是白话文版本这本书从赵匡胤生平讲起,十分有意思,一本书收录了两宋王朝三百多年的兴衰。

这本书原价328元,现在小店正在搞大促销活动只需要258元,十分划算,喜欢的人赶快入手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