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郁达夫:接济学生 坚决抗日(却为何曾写公开信“羞辱”沈从文)

句子大全 2008-02-27 21:03:14
相关推荐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闸门 ,同时也召唤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到来。而新文化运动,成为了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割线,从此之后,“白话文”逐渐取代“古文言文”,逐渐成为文坛主流。在这种情形下,民国时期也诞生了一大批“文坛巨匠”,他们用探索及开拓精神,去发扬现代“白话文”,他们也用文人独有的那种精神追求,影响后世人,及民族文化走向。

◆新文化运动的浪潮及宣传

郁达夫,民国文坛声名显赫,成就卓越的人物,他曾在民族文化战线上,坚定不移地提倡抗日,并且在执教生涯中,千金散尽,去资助和接济自己的学生。

沈从文曾是郁达夫很器重的文学青年之一,并且郁达夫还把沈从文引荐给徐志摩。这为沈从文日后走上文学之路,并且在文坛取得卓越成就,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郁达夫为何会给沈从文写一篇颇具“讽刺”意味的公开信,并且还发表在报刊上。这封信有何“讽刺”意味?当时享誉盛名的郁达夫为何要这样做呢?

1896年12月7日,郁达夫出生在浙江富阳,他原名叫郁文,字达夫。他家属于书香门第,原本家境不错,他也可以拥有快乐舒适的童年生活。但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就在郁达夫三岁的时候,父亲突然离世,从此他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十分窘迫。

或许由于生存环境所致,也有可能是性格原因,郁达夫小时候很懂事,但却十分内向,通常情况下很少跟人交流,也不喜欢跟小孩子们玩耍,他常常喜欢一个人独处静思。郁达夫的母亲是旧社会少有的知识分子,面对窘迫的生活条件,她依然咬牙坚持养活一家。

郁达夫九岁的时候,依然不太喜欢和人交流沟通,但却很喜欢识字认字,而且看过的字,很快便能学会,并且能完整地写出来。过目不忘的本领似乎显示他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母亲为了郁达夫能有好的未来,尽管家庭贫困,还是坚持把他送到私塾里学文化。

进入私塾后,郁达夫虽然还是很内向,但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着幼小的郁达夫,而其对知识文化的渴求,也成为其主要的精神源泉,郁达夫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从这开始,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历史典故,浩瀚的知识,让他有了人生目标。随着时间推移,小小的私塾已经无法满足郁达夫对知识的向往。随后在1903年,他去往富阳县高等小学求学,后来在1910年,他又考入杭州府中学堂,跟徐志摩,厉麟似等人成为了同班同学。

◆郁达夫

那个时期的求学生涯,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改变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1912年,郁达夫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但后来由于他参加了当时的爱国主义“学潮”运动,最终还是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利。这次命运坎坷,并没有打击郁达夫继续求学的信念,随后他跟随兄长,一起去往日本留学,并且首次接触到了现代知识体系,这也极大拓展了郁达夫的眼见,他希望应用知识来探寻一条改变中国命运之路。

剧烈动荡的民国时代,让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古老传统文化的走向。郁达夫在日本期间,结识了同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等人。1921年初,郁达夫等志趣相投,且对文学创作很有想法的年轻人,组建了一个叫“创造社”的文创团体,积极响应当时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同年,郁达夫开始小说创作,民国十年,也就是1921年10月15日,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轰动国内文坛。

此时国内大革命浪潮,一浪接着一浪,郁达夫大学毕业后,没有在日本停留太久,他很快回到国内,在北大担任讲师,教学生们统计学。但在郁达夫心中,或许国家命运存亡,远远高于普通学科内容。郁达夫把对民族的忧虑,革命的思想,都写成一部部作品,发表在进步思想刊物上,他试图用文学内容中,所涵盖的对民族国家忧虑的思想,去引导年轻人觉醒。而当时年轻的沈从文,便是郁达夫作品坚定的读者,并且也颇为仰慕这位北大教师。

1923年夏天,沈从文从湘西老家来到北京,他想通过求学去改变命运,用知识为将来谋一条出路。但沈从文来到北京后,残酷的现实生活狠狠地给他上了一课。当时沈从文身上仅有的一点盘缠很快就用光了,于是他便开始靠朋友亲戚接济度日,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而住所是由一间存储煤炭的小房子所改成,又冷又潮湿。

拮据的沈从文为了能获取点经济收入,他便开始写稿子,并且给北京那些有名的文人们写求助信。当时沈从文写了不少东西,也投递了很多稿子,但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唯独郁达夫,在看了沈从文给寄来的求助信后,根据沈从文信件上留下的地址,亲自来到沈从文的住所—那间曾经储存煤炭的小房间。

◆沈从文

郁达夫尽管通过沈从文的求助信,也了解到沈从文的一些生活困苦,但进入房间后的情景还是让郁达夫吃了一惊。或许是由于曾经储存过煤炭的缘故,低矮简陋的房子,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户,墙壁和地面都很黑,大冬天,屋子里也没有炉子,寒冷至极。当时沈从文面容煞白,穿着单薄的衣服,用被子裹着双腿,坐在床边,正低头在一张破木桌子上写着东西。

郁达夫的到来,同样也让沈从文倍感意外,他万万没想到,久负盛名的文坛巨匠,会亲自到他的住所看望。当天郁达夫花三块钱请沈从文吃了一顿饱饭,随后他们又聊了很久,临别时,郁达夫还把身上所带的三十几块钱全留给了沈从文。

郁达夫晚上回到家中后,辗转反侧,陷入沉思。当时的中国,尽管已经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民国,但手握枪杆子的军阀们,为了个人利益,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国家秩序混乱,人民困苦不堪,而很多有知识的青年人,也处于迷茫困惑之中,看不到未来,甚至生存下去都是很大问题。

郁达夫很感慨,于是便提笔,写了那篇发表在报刊上的“公开信”。他给沈从文提了三条出路:上策是在北京找个正经工作,但郁达夫通过论述说明,沈从文没背景,没靠山根本行不通。

中策是让沈从文回到老家种田,但郁达夫也论述了当时混乱的军阀战争,农民基本也是饿肚子。

下策是郁达夫更是提议让沈从文去“做贼”,或许也能混口饭吃,只是容易丢了性命。

郁达夫发表的这篇“公开信”,在当时文坛引起了很大轰动。他借用给沈从文分析出路的口吻,用沈从文出路中的“上策”,描述出当时北京城内混乱的景象,并且他举例提出,即便有一些好点的工作机会,但也要靠“走门子”,“拉关系”才能获得。沈从文用这种“讽刺”的论述,批判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随着郁达夫话锋一转,给沈从文提出了“中策”。郁达夫说,沈从文要是在北京城实在无法生存,还可以退回湖南湘西老家,去耕种家里的农田。但当时沈从文老家地主横行,他家农田少得可怜,即便那几亩薄田能有点收成,但被当时军阀制定的苛捐杂税剥削后,到头来也剩不下多少粮食,维持温饱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最后,郁达夫给沈从文提出了“下策”。这条出路,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他让沈从文放弃文学改变命运的想法,去当“贼”或者做土匪。这也折射出那个时代,很多地方盗贼猖狂,土匪横行的乱象。郁达夫借用这种“公开信”的方式,批判当时混乱的社会,让很多原本善良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干“土匪,盗贼”那些勾当。郁达夫几乎用这条“下策”把“讽刺”用意推向了高潮。

所以郁达夫真实用意其实不是“挖苦和羞辱”沈从文,而是用“讽刺”的手法来批判当时混乱的军阀割据社会。

郁达夫这种带有浓烈讽刺意味的白话文,也是那个时代文学作品中惯用的一种方式。

◆郁达夫和沈从文

沈从文也深刻地明白郁达夫的用意,知道郁达夫并非“贬损”自己,而是通过媒体,为那些处于困苦之中的青年们,发出响亮的呐喊。

往后的时光,郁达夫经常接济沈从文,而且还指导沈从文写作,及文学创作等事宜。1925年,沈从文因投稿,经郁达夫介绍,与徐志摩相识,进而得到徐志摩的赏识和大力推举,这为沈从文走上文学坦途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然,沈从文对这份帮助也是始终没有忘怀的。在1936年出版《从文小说习作选》时,他在“代序”中就有这样一段充满感激之情的话:

“这样一本厚厚的书能够和你们见面,需要出版者的勇气,同时还有几个人,特别值得记忆,我也想向你们提提:徐志摩先生,胡适之先生,林宰平先生,郁达夫先生……这十年来没有他们对我的种种帮助和鼓励,这本集子里的作品不会产生,不会存在。”

时光流逝,岁月悠悠,郁达夫,沈从文这些民国大文豪,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一些精神,以及时代留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依然值得人们去回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