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儒家经典里一名句 很像顺口溜(揭示封建社会的本质)

句子大全 2014-05-14 08:47:33
相关推荐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期间有无数的经典名句流传,不过有的名句却也让后世之人犯迷糊,比如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里有一段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这段话是不是很像顺口溜,而且在逻辑上非常容易陷入死循环。儿子为什么尊贵?因为母亲尊贵。那母亲又因为什么尊贵?因为儿子尊贵。那儿子又因为什么尊贵?因为母亲尊贵。这样的问句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春秋公羊传》乃儒家第一经学,那么它的作者肯定是一位圣人。圣人是不会乱说话的,“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虽然看起来自我矛盾,但是将它与封建社会挑选继承人的方式联系起来,就会变得非常好理解。

封建社会挑选继承人有两个方式。第一个方式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当嫡妻有子时,其嫡长子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宗子”,这叫“子以母贵”。第二个方式,嫡妻无子,那“宗子”就从姬妾所生的儿子里挑选,选中的那个,他的母亲的地位立即变的不一样了,其待遇将等同于嫡妻,这就叫“母以子贵”。

封建社会挑选继承人的这两个方式怎么都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嫡妻。那嫡妻是怎么来的呢?先来后到?但是,古代未娶妻先纳妾的人多了去了,那怕家中已有几十房姬妾,只要没娶妻,都还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

古代纳妾不需要举行什么仪式,一顶轿子抬进家门就算完事。而娶妻却需要举行繁杂无比的结婚仪式,而且男子同时只能拥有一位嫡妻。由此可以得知,嫡妻与姬妾最大的区别就是结婚手续的不同,只有通过三媒六聘娶进家门的女人才是嫡妻。

古人如此重视嫡妻,是不是因为男女平等的思想呢?错!古代结婚并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族的强强联合。三媒六聘的仪式里面,根本就不需要小两口出面,全由双方父母包办。置办聘礼与嫁妆的过程也成了双方家庭展示财力的舞台,由此也就引出了另一句话,“门当户对”。只有门当户对了,双方家庭才能在强强联合的过程中互利互惠。

好啦!接下来我们继续说继承人的挑选方式。假如,嫡长子命不好,还没等到继承家产就早早的去世了,这该怎么办?简单,“长若亡,孙来替”,明朝的懿文太子朱允炆就是这种情况。

又有同学问了,假如嫡长孙也死了呢?放心,古人早有预案,那就是“孙也死,曾孙立”。可是曾孙不是谁都会有的,那么没有曾孙怎么办?那就只好便宜次房了,即“长房断,次房继”。

当然以上方式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嫡妻有儿子。如果嫡妻无子,那就只好使用上文提到过的第二种方式,在姬妾的儿子中挑选。也就是“若无嫡,自庶起,贵贱分,贤愚比”。

这下就有意思了,因为标准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庶子不在以长幼来作为选择标准,至于贵贱、贤愚只是一个主观的感觉,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父亲大人优柔寡断,快死了都还无法确定谁是“宗子”,那就只好看《周易》仆一卦了,让老天爷来决定。

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用一段三字经来总结:立宗子,找嫡妻;先立长,莫迟疑;长若亡,孙来替;孙也死,曾孙立;长房断,次房继;若无嫡,自庶起;贵贱分,贤愚比;比不好,看《周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