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句子大全 2011-11-29 18:34:25
相关推荐

#家乡#

【习作例文】(一)

家乡的除夕

双城区西官镇中心学校六年二班 吴鑫蕊

清早,只听“轰”的一声双响鞭就冲上了天空,接着,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没错,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小孩子们穿好新衣,照照镜子,心里美滋滋的。

吃过早饭,大人们开始熬浆糊,准备贴对联。在我们东北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对联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这对联啊,有上联,下联,还有横批,内容丰富,写着吉祥如意的语言。横批下贴上挂钱寓意年年有钱,同时还会贴福字,大人们都特意把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家了。

中午,家长们开始分工合作,有的洗菜,有的切肉,有的炒菜……团圆饭缓缓的拉开了帷幕。丰盛的佳肴摆了一桌,全家围在餐桌旁,吃着,谈着,笑着,闹着,暖暖的一幕,在这一刻,洋溢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家人们说生活,聊工作,论学习,无话不谈,还不时举杯相互敬酒,祝愿彼此来年更美好。温馨的话语,欢乐的笑声,热气腾腾的香气,一切都是那么醉人。

转眼间,就到了晚上,在各色各样的年夜饭中,饺子,则是一个不可缺的“主角”,家人们会边看春晚边为饺子馅儿做准备。先把准备好的肉切成小块,再由小块切成丝,然后再把肉丝剁几下,最后加上盐,鸡精,酱油等调料后搅拌均匀,肉馅就做好了。取一张饺子皮,并放入馅料,用手沾一点水沾在皮最外面,将右端边角捏住,右手拇指向外轻推内侧皮,食指将外侧皮形成褶再捏紧,这样饺子就做好了。到了晚上10、11点钟,就要开始煮饺子了。饺子象征着更岁交子,象征着对新的一年的寄托。

此外,在农村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女娲用土造人时,由于天气寒冷,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能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儿,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们为了纪念女娲,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包上馅(线),用嘴咬着吃。除此以外,在更多的饺子里,人们通常会在其中三四个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大家会觉得谁这一年会过得顺心如意,有好运气。

吃饺子前,家人们会到室外一起放烟花爆竹,有2000响鞭炮,彩色烟雾雷,开心果烟花,四响鞭炮……各种各样的烟花一个个从桶里蹿出来,随着一串串响声一朵朵灿烂的花朵在高空中绽放了,这开了几朵菊花,那开了几多牡丹花,瞧---那里又开了几簇丁香花,看地上又有几棵金灿灿的松树......把原本乌黑的天空衬托得更加亮丽多彩,如诗如画,那声音震耳欲聋。

回到屋内吃完饺子,对着父母和爷爷奶奶说着一些吉祥祝福语,磕几个头,父母和爷爷奶奶高兴地拿出红包给我,预祝我们小孩子明年取得好成绩,能健康成长!这时,12点的钟声敲响了,外面再次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天空绚丽多彩,如同白昼。

愉快的除夕夜就这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我真的希望每年都是幸福年,每天都是除夕夜。

【习作点评】

这篇习作小作者紧紧抓住了“家乡的除夕”这一天的民俗,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描写,运用生动的语言,渲染出一片热闹的场景,主次分明的把除夕这天热闹、隆重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展现出了这一风俗浓郁的地方特色。

(指导教师:张玲)

【习作例文】(二)

家乡的风俗

双城区第十小学六年一班 张鑫甜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各有千秋,我的家乡在东北,这里的春节别有一翻韵味。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称为扫房,从这天起,东北的年就算是正式开始了.这一天人人都要在家中打扫房子,为除夕做准备。同时,这一天也是祭灶王爷的一天.人们在爆竹声中用火点燃灶王爷的画像,美名其曰:送灶王上天!

小年过后的几天里,街上尤为热闹,各种年货,让人眼花缭乱,一转眼就到了除夕。

除夕早晨,家里的大人会用面粉制成浆糊,用来贴对联、门神、窗花、福字等等,并且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着“福到家”。大红灯笼高高挂,院里院外张灯结彩。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兴高采烈地在院子里又跑又跳,到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年夜饭是重点,我家通常是十个菜,妈妈说代表着十全十美。鱼是必须有的,寓意着年年有余,富足的意思。零点吃饺子,辞旧迎新,饺子里总会放一个硬币,谁吃到了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财运滚滚!

春节联欢晚会,是每年最期待的了,吃着瓜子、花生,啃着冻梨冻柿子,看着春晚,真是幸福满满!

除夕次日,就是大年初一,新一年的第一天,这一天,人们开始走亲访友拜大年,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幸福安康,福寿绵绵;长辈给晚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装进红包,送给晚辈,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了。

元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也代表着这“年”要结束了。元宵节,

吃元宵,寓意着团圆。与除夕不同的是,除夕的夜空一片黑暗,看不见一丝月光,而元宵节就不同了.无瑕的月光照耀着街旁洁白的雪花,银白色的雪反射着皎洁的月光,映亮了一整条街道。同时,轰轰隆隆的烟花声,响彻整个夜空,瞬息万变的烟花,曼妙地张开五颜六色的笑脸,花瓣如雨纷纷坠落,美不胜收。

家乡的风俗是独一无二的,热闹院子,欢乐的小伙伴,还有各种美食,是每一个人童年最难忘的回忆!

(指导教师: 许彦渊)

【习作例文】(三)

端午节的风俗

双城区第三小学校六年二班 杨絮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我对家乡端午节的风俗却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端午节的凌晨,我和家人两三点钟就起来了,到附近的公园、广场、人工湖去踏青,沾沾清露,寓意无病无灾,健健康康。往往在路旁还会碰到卖各种工艺品、小配饰之类的,各式各样,看得我眼花瞭乱,目不暇接。真是一饱眼福啊!

除了要去踏青,在端午节这天,吃的食物也很有讲究。家家户户都要吃煮鸡蛋,因为鸡蛋形状如心形,能使人心气好精神佳,期望一年不生病长灾。粽子,是端午节一定要吃的食物。包粽子的风俗就显得尤为盛行。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还要把糯米,各种豆泡好,并且还要准备蜜枣、葡萄干等配料。用提前泡好的粽叶把糯米和豆沙还有干果包在里面,用红绳绑好,放到锅里蒸上。到出锅时,尝上一口,嘴里顿时有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呢!真是回味无穷啊!

关于端午节包粽子,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相传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的一位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因为遭到权贵的污蔑,被楚王罢免了官职,再不能为祖国做贡献。后来楚王因中圈套而被囚禁起来,敌军也攻进了楚国首都,楚国危在旦夕。屈原知道后,满心愤恨,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自尽,含冤而死。真是“捐躯赵国难,视死忽如归”啊!后来当地的百姓得知屈原的死讯后,悲痛万分,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却怎么也捞不到,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吞食,人们就将食物用粽叶包着投到江里,慢慢就演变成了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的习惯。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不仅让我们铭记了伟大的诗人屈原,还让我们明白了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指导教师:张晓丹)

(推荐达人:裴秀梅)

【习作例文】(四)

欢乐幸福家乡年

双城区第十小学六年二班 顾姊蒙

日月交替,冬去春来。伴随着时钟的嘀嗒声,新年的脚步近了。就连冷空气中也弥漫着年的气息,还夹杂着缕缕的新年愿望。往日寂静的街道立即热闹起来了。

“莹莹,快起床啦!我们要去办年货喽!”妈妈大声催促着。听说是办年货一骨碌从被窝里钻出来,三下五除二的洗漱穿衣,欢快的和妈妈走出家门。啊!街道上人们像潮水一样川流不息,一辆辆车排成长龙,一派喜气洋洋。每一个家乡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人们都精心地挑选着年货,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带回家,不知不觉中已经大包小裹的了。

我不禁叹道:过年真热闹!

从我记事起,每逢过年,在我的家乡就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习俗:包饺子。

常听家人讲过年吃饺子,辞旧迎新春,大吉大利!饺子外形像元宝,又意味着包住福运!最让我们这群孩子快乐的事儿,就是和大人们一起包饺子。我们只负责包,准备工作都是由大人们来完成的。看着姐姐包出了精美的饺子,我也跃跃欲试。哈,太难了!我包的饺子,有的大,有的小。这时妹妹也跳出来说:“让我试试,让我试试!”那一张张粘满面粉的脸,一阵阵哄堂的笑声,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饺子……

就这样,一家人沉浸在“年”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中。

在我的家乡,每逢过年,家家都一团和气,过着欢乐祥和的幸福年!

(指导教师:韩 驰)

(推荐达人:杨双滨)

【习作例文】(五)

除 夕

双城区第三小学六年一班 郭禹辰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的民俗风格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许的不同,也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才令我们的生活更有滋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年除夕之时,鞭炮声此起彼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家乡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个叫夕的怪兽每逢年末的时候都会出来作乱,把人们搞得一团糟,大家决定杀死夕,却都不能把夕怎么样,后来一个聪明人发现了一个端倪:夕害怕红色和火,人们就在门前悬挂罩住红罩子的火苗,最后还用火烧竹子除掉了夕,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把这一天的名字定为“除夕”。

从那以后,每逢除夕之夜,我们这儿家家都会燃放烟花爆竹,夜晚都会挂起灯笼,寓意“吉祥如意、红红火火”。除夕时放爆竹、挂灯笼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事 。

今天早晨刚一起来,我就嚷嚷着要贴对联,到了上午九点钟左右,我们就架起了桌,把鲜红的对联铺在桌子上,用牙刷把熬好的浆糊涂抹上去,我们把它们贴在栅栏门、大门、以及储物棚的门上面,贴了好一会儿,总算是贴完了。该贴福字了,用透明胶把小福字贴上,再由我和弟弟四处粘,柜门上、冰箱上、书架上、床头上,甚至是电视的边角上到处都是,家中红红的一片,殷红且形状各异的一个个小福字在屋子的各个角落扬起了灿烂的笑脸,整个屋子似乎都被镀上了一层金红的光芒。哦!对!福字还要倒着贴,寓意着福“到”了,当然,门口的福字可不能倒着贴,不然把福倒没了可就不好了。

家乡的除夕夜还有一个特点,除了吃饺子外,还要在晚饭后吃上几个冻梨和冻柿子。我们东北的冻梨和冻柿子可是非常美味的呢!冻柿子是橙色的,外面一层薄薄的皮儿,轻轻一咬就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传出,既不失柿子的清新味儿,又保留了冰块的爽口感,甜滋滋凉丝丝,冻梨个大汁多,冰冰凉凉,像冰糕一样,还比冰糕多了点梨的甘甜味儿,甜而不腻,清凉爽口表面呈黄黑色,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卖相不好,圆润的外皮儿上凝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像一层冰雾缭绕在盘中,若隐若现,你说它讨不讨喜?又有谁会不想买一个来尝尝?又有谁能不爱呢?在晚饭后吃上几个,真是再好不过的人间美味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也是别具特色,如果有机会,欢迎你前来参观哦!

(指导教师:曹美娜)

【习作例文】(六)

粽香十里过端午

双城区第四小学校六年二班 汪婉群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风俗。我的家乡在祖国的东北部,五月五日端午节,这里家家包粽子。深吸一口气,空气里的丝丝粽香令人心旷神怡。

早晨我起了个大早,一头冲进厨房,只见一摞深绿色的竹叶安安静静地躺在锅里,旁边放着一盆泡在清水里的白白胖胖的糯米。我知道这是要包粽子了。妈妈问我:“你来干什么?”我答道:“来包粽子。”妈妈以为我在胡闹,就低头继续煮竹叶。过了一会,水中开始冒泡,竹叶们也不那么安静了,开始叽叽咕咕起说起话来,妈妈把它们捞出来放进冷水里,它们才又安静下来。一大盆糯米和一大盆竹叶被放在地上,妈妈开始包起了粽子。我洗了洗手,坐在妈妈对面,拿起一片竹叶也开始包了起来。

“你能包出个啥来!别白瞎了那米。”妈妈说。

我扮了个鬼脸,继续包粽子。我把竹叶卷成锥形,开始往里面填米。填至七分满时,把露在外面的一截竹叶折过来包好,又用线缠了几下。一个规规整整的三角形与一堆不规则的图形放在一起,真是鲜明对比。我可是在电视上学过包粽子的呀!妈妈也不由得佩服我。忽然,我包的粽子散了,米漏了,得意洋洋的我也再也得意不起来了,妈妈则哈哈大笑。于是,我包粽子,妈妈缠线。

据说,粽子这种美食可是大有来历呢!它是用来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因为被小人陷害而被逐出都城,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时,屈原心如刀绞,写下绝笔《怀沙》后,在汨罗江抱石投入水中自尽。楚国人民十分悲痛,将饭团投入江中,说鱼虾吃了饭团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了。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吃掉,就用蛟龙所厌恶的竹叶包饭团,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粽子。

粽子下锅了,我焦急地站在锅边等待着。粽子出锅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尝尝了,妈妈却说凉了才好吃。好不容易等到粽子凉了,我剥开一个粽子,咬了一大口,真好吃!糯米的甜糯配上竹叶的清香,让人吃了还想吃。在一片粽香中,我和妈妈一起吃粽子,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我爱家乡的习俗,更爱我的家乡!

(指导教师 于秀梅)

【习作例文】(七)

家乡的饺子

双城区第四小学六年四班 尹雨涵

一提到饺子,是不是立刻就让人想起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儿呢?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啦!说到饺子就会有人问了,为什么过年和冬至要吃饺子呢?又是谁规定的过年和冬至要吃饺子?我上网查询了一些有关资料,同我一起去看看吧!

饺子又名“交子”和“娇耳”,传说在古代,人们将饺子当做是最好吃的美食。因为有着合合美美的意思,所以每到冬至或者春节大家都会吃一顿饺子,关于饺子的传说,还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呢!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每到冬天,白河两岸的很多贫苦乡亲会衣不遮体,甚至还有不少的人耳朵都冻烂了,看到这些情景,张仲景十分心痛。于是,他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医棚,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用面皮包成一个像耳朵的样子的食物者熟后,免费发放给百姓吃。乡亲们一直食用到大年三十后,耳朵的病渐渐被治好了,后来人们便把这种食物称为“娇耳”或“交子”。

再后来人们把饺子馅儿又做出很多种,有鲜滑多汁的牛肉馅儿,有酸酸脆脆的酸菜馅儿,有清香美味的芹菜馅儿……在那些数不清的美味馅料中我最爱吃的就是三鲜馅儿的饺子了。

饺子的做法很简单,首先和一块儿白白胖胖的面团,揪成一个个汤圆大小的面剂子,按成小圆饼,再擀成一张张薄薄的面皮儿,然后把韭菜、鸡蛋、虾仁聚合在白亮的面皮儿里,最后将边缘捏合在一起。一个一个包好的饺子,就像元宝似的摆满了一整张面板,水开后,把他们一个个下入锅中,这些白白胖胖的饺子在热气腾腾的锅里争先恐后地冒出水面,这么可爱的饺子怎么不让人垂涎欲滴呐!端上桌再配上美味的蘸料,我的舌头就可以享受美味了!嗯——轻轻一咬,韭菜与鲜虾的清香顿时在嘴里爆发开来,真是好吃到飞起来!

经过多年的发展,饺子已经成为国内外人们最受欢迎的食物,人们常说“好吃不如饺子”,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中华美食文化的代表。

(指导教师:宋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