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福建非遗|南平历史文化之政和四平戏:中国戏剧活化石

句子大全 2009-10-14 22:50:56
相关推荐

四平戏又称“四平腔”,是明代在余姚、海盐、弋阳和昆山四大声腔外产生的又一戏曲声腔,盛行于徽州(即现在的安徽歙县)一带,其唱腔由“弋阳腔”演变而成,道白皆用介于普通话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土官话”,角色行当分为生、旦、丑、外等12种,现存传统剧目和折子戏30多部。明末清初,四平戏随商人、官员等传入福建的政和、屏南、福清、长乐、南靖等地。清中叶后,四平腔为徽调、婺剧等所吸收,成为常用腔调之一,而作为一个曾经独立的剧种,四平戏渐渐消失。我国戏曲史专家一度认为四平戏已不复存在,直到20世纪80年代发现政和县杨源乡的四平戏以古朴粗犷的历史面貌保存至今,戏剧史专家惊叹其为“中国戏剧活化石”。2006年,政和四平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平戏演出 来源:中共南平市委讲师团

据传说,政和县杨源乡上演四平戏与祭奠唐末福建招讨使张谨及副将郭荣有关。唐乾符年间(874-879),黄巢农民起义军入闽,唐王朝以张谨为福建招讨使,率官兵数万与黄巢起义军激战于今政和县铁山镇屯尾、石屯镇长城村等处,张谨和副将郭荣阵亡,葬于铁山镇。后人在张谨身亡地夏山(铁山镇元山村夏山自然村)修建张谨庙,北宋崇宁年间朝廷追谥昭烈,赐张谨庙为“英节大观”,并增建政和县城、杨源乡等三处英节庙,张谨后裔在政和县杨源乡定居繁衍,世代祭祀。

农历二月初九是郭荣的生日,八月初六是张八公(张谨)的生日,每到他们生日的前一天,杨源村的村民要派人先到铁山祭扫张八公,从坟上采来青枝,挂在英节庙内戏台的左柱上,再于次日举行隆重的祭祖巡游仪式,并在英节庙的古老戏台唱上三天的四平戏,以祭奠和缅怀祖先。

四平戏唱腔属高调系统,古朴粗放,句末帮腔,一唱众和。后台只有锣、鼓、钹、板鼓四种打击乐器,以鼓为主指挥,音律抑扬顿挫。这与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的“弋阳、四平腔,字多腔少,一泄而尽。又有一人启口,数人接腔者,名为一人,实为众口”的论述完全一致。动作有腾、挪、滚、打,随鼓缓急进退。其角色分生、旦、净、末、丑、贴(占)、外、夫(老旦)、礼九门等十二行当。剧本没有标注唱腔音符,只有标注轻重音符号,无谱有调,语言和唱腔完全靠口头代代相传。

从明末清初张氏后人请“咏霓轩”四平戏班入政和到现在的杨源四平戏业余剧团,四平戏在政和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杨源四平戏演出活动一度兴旺。雍正中期,戏班经常被请到邻县周宁、寿宁等地演出,每到一地演出均达半个月以上。杨源现保存有清代的手抄剧本《秦世美》和《英雄会》等,剧目继承明末四平戏那些以曲牌联缀体为主的传统剧目,如《苏秦》《刘文锡沉香破洞》等40多个,还有移植其他剧种的一些板腔体剧目,同时,从当地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出现一些江南小调演唱《叹五更》《玉美人》等剧目。角色行当亦趋完善,生行渐分为正生、小生。表演上生角强调文雅,旦角要求细腻,净角注重粗犷,丑角讲究滑稽,形成政和四平戏独特的表演风格。

目前,政和县拥有杨源四平戏和禾洋四平戏两个农民业余剧团。杨源、禾洋二个业余剧团能演出的整本戏尚有《九龙图》《白兔记》《英雄会》《刘文锡沉香破洞》《金印记》《宝带记》《琵琶行》《蔡伯楷》《王十朋》《荆钗记》《苏秦》等,折子戏则有《蟠桃会》《辕门斩子》《芦林会》《红太袄》《别嫂》《拜月记》《奏主》等三十多种。杨源乡至今还保存着道光至光绪年间三个四平戏古老剧本和数件珍藏三百多年的古戏装。2008年1月,杨源四平戏剧团的张孝友和禾洋四平戏剧团的李式青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政和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

政和四平戏无疑是戏曲界目前存在的最原始剧种之一,被中国戏曲界视为古老剧种的“活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