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登热搜 获官媒点名(走红3年的短视频IP 李子柒又火了……)

句子大全 2012-06-28 15:35:22
相关推荐

“中国味才养中国胃”,李子柒最新一期短视频,用黄豆酿了酱油;而短视频外,成名近3年的她在热搜上也打了会“酱油”。

近期,微博上一位自媒体人评价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视频影响力,称其为“文化输出”。这一观点引发了热烈讨论,甚至连央视新闻等官媒都参与其中。

作为短视频行业早期的一批达人之一,李子柒凭借古色古香的风格、极具诗意的田园意境和优质内容突围,成为短视频行业的顶级内容IP之一。

从一名内容创作者到官媒认证的文化输出,李子柒为何如此被力捧?我们想从短视频内容创作、IP打造及红人生命周期等角度,探讨李子柒的走红之路。

李子柒又火了

“这才是文化输出呀!”自媒体人雷斯林在微博上做出评论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后续会引来一场如此强烈的讨论。

12月2日,在微博上有着2110万粉丝的@李子柒发更新了视频,介绍了手工酱油的酿制。

从黄豆的种植到酱油的发酵、熬煮,视频中通过文字,配合一幅幅优美的田园风光画面,一一作了讲解。酿制好的酱油,又被拿来做出几道美食。生活、风景、韵律,都令人心生向往。

随着热度的持续发酵,不少自媒体账号就对此进行了相关传播,挖掘李子柒的故事,让这个本来就已火遍全网的短视频达人再度火了一把。

12月10日,在“文化输出”评论发出后的第9天,“央视新闻”参与该话题的讨论,当天的话题#央视评李子柒如何火遍全球#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二名,该话题阅读量截至目前已达10.1亿。

而围绕“文化输出”展开的微博话题#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目前也已经有着7.9亿的阅读量。

而由于广泛传播,关于李子柒此前的工作经历也被大肆报道。12月11日,关于她之前做过电音DJ的话题再度登上微博热搜,目前阅读量高达5.1亿。

但尽管网络上沸沸扬扬,事件的主角李子柒却始终没有对外发声,连一则微博都不曾发布。

行业内,则有业内人士猜测“微念(李子柒所在的MCN机构)对李子柒下一步是有什么大动作么?最近热度不断啊”......

对此,场妹向微念的相关工作人员咨询,其表示:“接下来没有啥大动作,还是会以内容创作为主。”

此外,其还表示高热度、过高的曝光对子柒已经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影响了子柒的内容创作。

这场热议中,有着大批量网友的肯定和支持外,不乏一些刻意中伤的人参与其中。

在李子柒及其机构看来,其仅是一个普通的内容创作者,更多地是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展现一种生活方式。

短视频IP养成记

李子柒属于早期的一批短视频达人。

她最早于2016年4月11日在微博上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期视频。视频内容以田园生活为背景,配上她对诗意生活的尝试与探索,每期有着美景、美食外,还有着许多城市青年未曾知晓的古法生活方式。

随后,她视频中的秋千架、葡萄皮染紫罗裙、面包窑等系列成为网络爆款,粉丝也逐渐积累。李子柒也开始从素人转变为全网知名的短视频达人,并和机构合作,开始更多探索。

作为一个崛起于2017年的短视频达人,在当下网红生命周期短暂、内容迭代迅速的环境中,李子柒还能保持住高热度,其优质内容有着强有力的支持,也离不开个人IP的打造。

网红生命周期短,变现方式单一等问题一直都困扰着众多直播短视频创作者、服务者。

因此,往往爆红之后,大部分网红往往都会选择抓住时机,或代言、或接广告、或电商,争取在延长生命周期的同时尽可能实现变现。

而与大部分网红的选择不同,李子柒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对个人IP的打造和重视。

从李子柒的视频中就可以发现,从她第一个视频开始,就在视频右下角放置有“李子柒”logo。

不仅如此,通过天眼查查询可以发现,“李子柒”的商标信息注册时间显示在2016年8月29日,此时距离她发布第一个视频的时间仅过去4个月,商标归属公司为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

据了解,一个商标从申请到成功注册需要花费的时间大概在1年左右,因此可以推断,“李子柒”商标大概是从2015年8月份左右提交申请注册。

不仅如此,2017年8月17日,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申请注册了“子柒文化”,而后经过两次改名,最终在微信公众号上成功认证“李子柒”商标。

由此可见,李子柒的IP意识是十分强烈的。

第二,慢变现,内容为王。

目前,广告仍然是短视频达人变现的首要选择。

2018年8月以前,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粉丝量和知名度,但对于广告、代言、合作、亦或者是其他一些商业活动,李子柒一概没有涉及。

在此前接受媒体的采访中,李子柒曾经这么说道,之所以选择现在的MCN机构微念科技,是因为这个机构理解和包容她,愿意给她更多时间一起成长,陪她一起婉拒大几千万的广告,希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对此,李子柒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内容创作上,出产了“楮皮纸”“面包窑”“活字印刷”等众多优质视频,很快在全网传播开来,为李子柒出圈“加了一把火”。

可以说,从2017年知名度逐渐提升,到2018年8月宣布成立“李子柒”个人品牌旗舰店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子柒并没有急着进入变现的环节中,而是对内容精耕细作,给账号IP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长的生命周期。

直到2018年8月17日,“李子柒”品牌旗舰店才正式上线同粉丝用户们见面。“子柒文化”也在织物及其纺织品,服、装、鞋、帽,鱼肉、果冻、果酱等多项商品分类下注册“李子柒”、“子柒”、“柒”“东方美食生活家”商标近百项,打造李子柒个人商标。

2018年8月17日,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后,李子柒官方旗舰店在中国传统七夕节当天于天猫购物平台正式上线,并与“朕的心意 | 故宫食品”达成了合作,推出了“苏造酱”“长白山参蜜”等带有中华传统意蕴的产品,整个旗舰店的调性与李子柒的短视频内容一致。

数据显示,店铺产品上线一周内,就有五款产品的店铺销售量破15万、销售额破千万,并在传统滋补类目等多个垂类中拿到了品类第一。

而在今年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中,李子柒旗舰店更是在5分钟内就突破了去年全天的销量,成绩十分傲人。

迄今为止,“李子柒”的品牌已经与故宫食品、国家宝藏、胡庆余堂、舌尖大厨等众多品牌达成合作,目前“李子柒”天猫店铺粉丝已达到276万。

深耕内容创作

以这场讨论的影响来看,李子柒身上的“网红”标签逐渐开始褪色,伴随而来的是更宏大的“文化达人”标签。

这个议题主要是讨论其内容出海。作为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她的作品能在国内外能获得大量粉丝的蹙拥,也有着亮眼的数据成绩。这也成了自媒体人和大众讨论、评判她“文化输出”的依据,这份成绩的背后和她的内容特色关系密切。

对用户而言,李子柒前期的美食制作,带有农村田园风格,虽然在整体的美食内容创作者中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但是只能满足在“吃”方面的幻想。

随着李子柒创作出更多的内容,用户的注意力也开始从美食转移到生活中。

视频中,李子柒可以搭自己的喜欢的秋千架;对于喜欢的颜色可以用技法拿来染衣;为了吃多更多类型的美食,自己垒出带着少女心和自己风格的窑……这种对生活的把控和建设感,让屏幕外许多粉丝产生了精神寄托。

李子柒的这些行为,都是在自己田园生活中,实现自己在生活中的想象。这种探索,更像是一种诗意化的行为。

对李子柒而言,“农村的题材是拍不完”。在农村田园生活之外,李子柒还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许多内容探索,像文房四宝、蜀绣,大力推广传统文化。

她愿意花费两年的时间学习制作中国文房四宝手艺和双面蜀绣,专门跑到浙江瑞安市东源村学习木活字印刷术,还有古法酱油、千层底布鞋、竹编家具等等,都曾经成为李子柒视频内容中的主角。

2019年3月,李子柒赴马来西亚会见国王,向王室们展示了她自制的中国发明:笔、墨、纸、砚,纯手工仿古制作工。

2019年8月,李子柒被授予“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称号。

11月1日,正式开启了李子柒品牌线下门店,入驻第六届前门历史文化街,并维持了半月的快闪亮相,吸引了许多市民粉丝游客的关注。

作为短视频行业的头部达人之一,深耕3年,从内容创作到品牌变现,再到加强文化推广,一路上的质疑声音从未停止,李子柒选择了一条并不容易的道路。

短视频达人的更迭速度一向很快,总有新人冒头,总有老将让位。而今年的短视频行业,变化更加剧烈,不少达人苦于内容创意、商业变现,开拓了更多的新模式,比如试水直播、拥抱电商。

而李子柒选择深扎内容,持续挖掘IP价值,让自己走得更远,也更踏实。但这条路,实则也难以复制,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终会结束,最终李子柒的未来会有哪些新动作,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 E N D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