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得朱元璋礼贤下士)

句子大全 2013-08-20 10:00:53
相关推荐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在文学史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刘伯温一生起伏转折不定,也可以说是先苦后甜。

一、年少有为招人妒,命运多舛

刘伯温年少时聪明却好学习,聪慧过人,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元统元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当时兵荒马乱,战火连连,他考中后在家闲居三年。到至元二年时,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后来因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刘基一怒之下辞官还里,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

二、初遇伯乐展才华,鲲鹏展翅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三、严明法纪为百姓,不徇私情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为帝后,重用刘伯温。刘伯温也大展其才华,在官期间,不畏强权,整肃纲纪。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

丞相李善长辞官归居后,太祖曾和刘伯温有这样一段对话:朱元璋说“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四、大封功臣位伯爵,后主追赐

洪武三年,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洪武八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明世宗嘉靖十年,刘基的同乡、刑部郎中李瑜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说:“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在这一年,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