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苏轼打15字“广告” 黄庭坚便成文坛“网红”(二人交情有多深)

句子大全 2018-07-14 23:50:59
相关推荐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他的父亲黄庶,是庆历朝的进士,亦擅长诗文。不幸的是,黄庶在康州(广东庆德)任上去世,当时黄庭坚仅有13岁,家中因而贫困不堪。

黄庭坚幼年时聪敏机智,读书数遍便能背诵内容,加上学习勤奋,故学识因此精进不少;其舅父李常到其家中,随手自书架上抽书来考问他,均对答通畅贴切,能通晓书中之大意,因此为了栽培他,而带他到淮南求学。

黄庭坚在宋英宗治平三年间进士及第,当时他才22岁。

起起伏伏,仕途多舛

27岁的黄庭坚,以优异的文章考中学官,进而担任国子监教授。

之后,他改任太和县(安徽太和)和德平镇(山东德州),政绩表现卓越;及至宋哲宗继位,奉召回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任实录检讨官;元祐六年(1091)进任实录官,升起居舍人。

这段时期,黄庭坚备受朝廷重用。

绍圣元年(1094)章惇等人重掌大权,贬黄庭坚为涪州(四川涪陵)别驾,过三年,又贬他至戎州(四川宜宾)安置。

这段时期,黄庭坚可说是命运多舛,仕途蹇滞。

直至宋徽宗即位,他才又受到朝廷重用。然而,好景不长,当他想辞官归隐时,却又受到小人之毁谤,于崇宁二年(1103)复被贬谪至宜州(广西宜山)。

黄庭坚长途跋涉到达任职之地,却因为身体过于劳累,于崇宁四年(1105)病逝于任所,享年61岁。

“文节先生”名垂千古

黄庭坚在诗词方面的成就甚伟,他是宋代诗坛的大家,创“江西诗派”。不过,他更显赫的成就,则是在书法方面。

黄庭坚在书法上独具风格,其学书的过程中,曾转益多师,使得书法因而精进。其实,他早期以周越为师,后来才转益多师。

在字体的肥瘦审美上,黄庭坚推崇肥劲之笔,故他在《跋张长史千字文》中说:

“瘦硬易作,肥劲难得。”

黄庭坚虽然曾师法颜真卿书,却自认为无法得颜书之笔法及神韵。此外,他于书法中讲求气韵,由“山谷乃悬腕书,深得兰亭风韵”,可知他亦向王羲之的书法学习,故书中有《兰亭序》之风韵。

黄庭坚的书法博采众家之特长,而成就一己之风格,他从大自然中感悟到书法之笔势和其中之意蕴,曾自述其领悟的过程说:

“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

由此乃悟得笔法,书法也有所增进。

黄庭坚由于努力从转益多师中求变通,并且尽力去除书中之俗气,所以成就不凡,他的书法植根于晋人,又融合颜真卿、杨凝式的变法于书法表现中,参酌北碑的特长,而自成一格。

宋徽宗对黄庭坚的书法极为赞颂,曾言:

“黄书如报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天下,无不如意。”

从宋徽宗的评述中,可知黄庭坚的书法已达到风韵佳且运用自如的境界了;除宋徽宗之外,后人赵孟亦称许黄庭坚书法说:

“如高人胜士,望之令人敬叹。”

是故,黄庭坚书法在宋朝占有极高之地位,备受书家之崇敬,他的书法以大行书成就最佳,雄逸遒劲;小行书则显得清丽温润;草书飘逸跌宕,是黄庭坚最晚成熟的书体;楷书作品不多,然其楷法亦十分可观。

黄庭坚的品格、文章及书艺,为世人所赞颂,门人于他身后私谥其为“文节先生”。他在书法上的成就极高,不仅把书法和个人道德文章相结合,且融合前贤及时人优点,而能自创一格,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他和他最好的朋友

黄庭坚小苏东坡9岁,自他少时,即十分仰慕苏东坡其人、其书、其作品,并尊苏东坡为师。

元丰元年时,黄庭坚33岁,担任国子监教授期间,苏东坡因缘际会,接触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

“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

由这十五个字,可见黄庭坚的作品受到苏东坡极高的赞赏。有了苏轼这则“广告”,黄庭坚便一跃成为当时文坛的“网红”,自此他的文名遍传天下。

之后,黄庭坚为了答谢苏东坡的知遇之恩,特以诗函赠予苏东坡;苏东坡十分称赞黄庭坚的文章和人品,曾说他:

“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此后,二人结交为友,互有书信往返,相交颇深。

元丰三年,苏东坡遭贬谪,黄庭坚也因被当成同党而遭到排挤;元祐年间的新旧党争中,他们皆因反对新法而屡遭流放。虽如此,黄庭坚依然秉持和东坡相同的立场,丝毫不减两人之间的情谊。

他们亦师亦友,在文学和书法上互为知音,由衷地推崇对方;他们仕途境遇相同,皆不顺遂,但丝毫不减对文学、书法之热诚,而得以双双在中国历史星空中闪耀光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