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古风汉服摄影知识:汉服文化中的发饰(头饰和饰品)

句子大全 2016-09-30 08:30:23
相关推荐

汉服文化中的发饰、头饰和饰品

(一)中国古代的发式、头饰中国古代妇女的头饰及各种其他饰品,是古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中也可以看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皇室贵族、平民百姓们生活和文化的发展。

古代男女均留长发,以笄、簪、钗来簪发和装饰,女子年满15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

自秦汉后,汉代女子以梳高髻为美,有谣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也就有了垂髾、分髾、蔽髻、灵蛇髻、飞天髻等发型,并配有金玉花兽、五彩珠玉的簪钗和敷粉施黛,妆美之风盛世流行。而至唐代时,女子更注重头饰的妆扮,云髻、峨髻、半翻髻、反绾髻、环钗髻等发式就出现在了《簪花仕女图》中了。杜甫《丽人行》中的“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鬓唇”,可见当时的贵妇人是极其讲究发上的花饰的。唐代后又有了如意髻、迎春髻、银锭髻、欣愁髻、瑶台髻、芙蓉髻、太平髻、灵蛇髻、缬子髻、飞天髻、朝天髻、流苏髻、随云髻、十字髻、凌虚髻、百合髻、合欢髻、大盘髻、同心髻、螺环髻、宫样髻、老姥髻、牡丹髻等上百种。

唐代的步摇多用金玉制成乌衔珠状,以杨贵妃的丽水金玉摇最为精美。面妆则为胭脂秀颊、黛阔八眉、丹朱红唇,“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以丹青朱红圆点点面的著名的“点绛唇”风靡唐代和当时周边的其他各国。至宋代时女子的发髻更多,有了朝天髻、同心髻、牡丹髻,并配额上“梅花妆”(一直流行至清朝)。弯月眉、花耳环也成就了晏几道《六么令》中的“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到了明清时期,女子的发型变化更多,出现了桃心髻、罗汉髻、芙蓉头、叉子头、燕尾头发型和鲜花绕髻的清新亮丽形象,频频出现在了《红楼梦》各女子的描写中。(二)中国古代饰品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非常重视,梳蓖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蓖不离裹,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插蓖的风气,自魏晋至唐代尤盛。古代女子最常用的头饰就是簪和钗。簪是由笄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步摇是一种附在簪钗上的首饰。除簪和钗之外,梳头用的梳和蓖也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头上饰品。

商代和西周已有白玉、青玉,有珩、璜等的玉佩礼仪款式和金钏;春秋战国及汉代已有簪钗、项链、戒指等,妇女发钗较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发髻上的饰品最高贵的就是金步摇;而唐朝以金银珠翠的簪、钗、步摇、手镯更为丰富;宋明时期则有鸾凤、花枝、金梳背,以及金镶珠宝,技术更精湛,风格更奢靡。胜:头戴之物,其形以一圆为心,上下有梯形两翼,以辟邪。笄:古之发簪,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多以木、骨、金、银、玉、锡配珠宝,女子成年后才盘发插笄,故称“及笄”“笄年”。钗:发钗,以金银制,两股合成,固发髻。

步摇、珠簧:附于簪钗之上的一种金玉饰品。栉梳:多以木、金、银、玉制成,梳髻理发,言其齿疏也。亦可插于发而作首饰。簪花:亦称“插花”“戴花”,鬓发、冠帽上簪以鲜花、像生花,簪之风尚也,多以牡丹、芍药为主。佩:古之“佩饰”,系于腰间,以饰其属。荷包:亦称“合包”,佩戴于袍服外的花式小囊。作盛物之用,后亦作佩饰可相赠友人或大臣。

除以上这些,还有其他饰品。

头饰:金约、桃心、勒子、额箍、分心、笄、簪、钗、步摇、华胜、春幡、长命缕、端午索、艾虎、钗头符、玉梅、雪柳、梳篦、簪花、耳环、耳坠、耳坠、茱萸插、重阳菊插等百数十种。项饰:项链、项圈、长命锁、串饰、朝珠、领约、念珠等30多种。

胸饰:胸牌、胸带、胸针、胸花等20多种。带饰:绶带、绅带、大带、佩绶、鞓带、万钉带、通犀带、同心带、连理带、芙蓉带、九环带、紫金带、笏头带、宝金带、玉带、金带、宝带、行服带、狮蛮带、吉服带等50多种。佩饰:佩猳、褡裢、刚卯、腰挂、绶囊、紫荷、青仪囊、五明囊、锦袋、昭文袋、书袋、佩袋、帛鱼、玉鱼、龟符、鱼符、香荷包、金玉包、对子荷包、洞房荷包、绣春荷包、玉佩、大佩、玉环、环佩等上百种。

还有很多诸如手镯、手链、戒指、臂钏、扳指、顶针、足饰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