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为什么汉文帝不削藩(汉景帝开始削藩)

句子大全 2019-01-28 07:48:36
相关推荐

题目说汉文帝不削藩,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

如果把刘邦剿灭异姓王那档子破事抛开不算,西汉的削藩行动恰好是从汉文帝时期开始,汉武帝时代结束的。

汉文帝时代的削藩叫做众建,汉景帝时代是直接削藩,汉武帝时代叫推恩令,名称不同,方法不同,动机完全一致,都是削弱地方势力,预防诸侯反叛,保证中央权威。

下面我就分别为大家介绍这三代帝王具体采取的削藩政策和造成的影响。

汉文帝时期的众建,谋臣贾谊

众建的计策,是大才子贾谊提出来的。贾谊认为,要想天下太平,必须增加诸侯的数量,减少每一家诸侯拥有的实力。因为诸侯国的实力减少才会遵守君臣之义;诸侯国地盘小才不会生出邪念。这样海内之势就像身体指挥胳膊,胳膊指挥手指一下,令行禁止。

那么刘邦分封了这么多的诸侯国,改怎么样进一步切蛋糕呢?

贾谊的思路是先把齐国,赵国和楚国这些地盘较大的诸侯分割掉,让原先一些已经失势的诸侯王后代继承这些地盘。说白了就是让诸侯王的子孙也成为诸侯王,每一家都必须分得地盘,这样的话一个势力庞大的诸侯国就会被分割成若干个势力弱小的诸侯国,而且彼此之间一定会因为利益分配等各种原因产生矛盾,各自的实力又会进一步削弱。

地方上互相争斗,实力削减,中央的帝王自然就会江山稳固。

这个主意,不得不说,够损够绝。

汉文帝采取了贾谊的计策,对部分诸侯国实施了众建的方法。比如齐文王刘则死后,因为没有子嗣,就把齐国一口气分成六个国家。淮南王死后又把淮南国分成了淮南、衡山、庐江三个诸侯国。

一句话,汉文帝时代实施了众建这种削藩措施,成功的对部分诸侯国实施了削藩。

汉景帝时期的削藩,谋臣晁错

实际上汉文帝时期晁错就向汉文帝建议过直接削藩,但是没有被采纳。不过汉文帝还是很欣赏晁错的政治才华,因此在汉景帝继位之后晁错成为了汉景帝非常器重的政治骨干。

晁错在那篇著名的《削藩策》里面直截了当的说:今天削藩他们也会造反,不削藩他们也迟早会造反。削藩,他们会反叛的更早,但是祸害会小;不削藩,他们的造反会来的迟一点,可是实力也更加壮大,到时候危害更大。

而且晁错的削藩手段非常的简单粗暴,就是直接从诸侯国身上割肉,把割下来的地盘直接划归中央管辖。这样的话,诸侯国数量没有变化,但是地盘减少了,实力减少了,相对的增加了中央的资源和实力。

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之后削掉了楚国、赵国和吴国的黄金宝地,尤其是吴国国王刘濞,原本和汉景帝就有杀子之仇,现在又把他吴国最有油水的会稽、豫章两块肥肉割走,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不造反没天理了。

七国之乱就此发生。最后晁错被腰斩,幸亏有周亚夫力挽狂澜,要不然汉景帝恐怕要被地方诸侯剁成肉酱拌芥末。

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谋臣主父偃

汉武帝时期,诸侯坐大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中央还是有削藩的需求。这个时候老谋深算的主父偃出来一个妙计。他对汉武帝说,削藩势在必行,因为地方上势力太大,存在反叛的潜在威胁。

可是不能够简单粗暴的直接抢夺地方地盘,那样的话会引起地方的直接叛乱。

怎样削减诸侯国实力,又不会引发反弹呢?老奸巨猾的主父偃想了一招推恩令。所谓推恩令啊,就是诸侯国往下传递家产的时候,要雨露均沾。不能只有嫡长子继承诸侯国的地盘,老二啊、老三啊都要分给人家一点地盘,虽然做不成王,当一个有地盘的侯爷也是很好的嘛。

这个计策的高明之处在于,推行难度小,看似人畜无害,除了嫡长子谁都不会反对,身为诸侯王的父亲也乐得个大家欢喜,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解决了一个王朝最大的隐患。

不得不说,主父偃这个老狐狸比晁错高明很多。只可惜他得势之后收受贿赂,自己屁股不干净又被政敌抓住了把柄,汉武帝骑虎难下只好把他给咔嚓掉了。

东哥的回答,各位满意否。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常来常往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