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郑州市区的唯一一座文庙 建于东汉(被称为“千年老二”)

句子大全 2011-01-13 05:22:28
相关推荐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形成同样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从古到今教育的形式一直在变化,但教育的本质却一直未变,教书育人是每个老师的职责与理想。

从古代的私家塾师到现代的大学,从教育的贵族化到现代人人都能上起大学,是时代的进步,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从百家争鸣到现代的学术开放,中华文明每个时代都重视着文化的传承,所以每个地方都有文庙的存在,而这个祭祀孔子的文庙,成为了历史上重要的儒家思想场所。

今日中原古文化走进郑州文庙,感受古代文化的浓厚和教育的意义,更体现了中华尊师重教的风气。

郑州文庙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900多年,当时郑州文庙占地已达37亩,在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的北京文庙、落成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吉林文庙和景祐元年(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南庙面前,郑州文庙的历史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公元前478年)。也就是说,1900多年前的郑州就颇有“尊师重教”之风,而且已经拥有学校和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

文庙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文化象征和符号的作用,更体现了中国儒学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

文庙的开端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死后,鲁哀公将孔子的三间旧居改作成庙堂,并将孔子的贴身衣物与喜爱之物供奉其中,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曲阜孔庙,也是中华文庙的开端。

自公元前478年到汉代,对孔子的祭祀一直未断过,虽然秦国的焚书坑儒对儒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到了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开始了对孔子和文庙长达千年的祭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更加的重视儒学,各郡县均祭祀孔子,并开创了文庙与学校合一的先河。

经过各朝代对孔子的加封与重视,文庙已经成为各位学子必拜的场所,而经过官方的加持,使孔庙成为了封建时期最高的祭祀之地。

一庙一千年,一儒一文明,跟随中原古文化传播的步伐,走进郑州文庙,感受历史遗留的儒家氛围,体会时代所赋予的不同文化使命。

时代的发展总是在覆盖中前进,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遗迹也早已寻找不到初建时的模样,但它总不会消失,而是以全新的面目回到大家的视野,这或许就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原因吧!

曾经的郑州文庙,有主体建筑大成殿,雄伟高大、巍峨壮观地坐落在文庙的中央,还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后院的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更有土地祠、东西角门、启圣祠、乡贤祠、存诚斋等200多间东西配房。

每个朝代的变革,也深深影响着文庙的变化,千百年来,郑州文庙几经兴毁,命运多舛,尤其在元朝年间,几乎化为灰烬,后来才仿照原貌重新修建,经过明清两代的多次修葺,才得以延续,但终究难以回到曾经的规模与宏大。

虽然仅有大成殿保留了下来,但每一次郑州文明在承受无尽灾难后,总能一一复生,这应该也是我们的人生经过,总在梦想中面对阻挡,总在顺流时碰到险峻,这样无数次的循环,让我们明白活着的价值。

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联系告知。

传承中原文明,书写中原故事,中原古文化传播关注河南古文化,编写整理河南各市、县、村古文化历史,如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中原古文化传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