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位文武全才的诗人 写下一首思乡的诗(月是故乡好 露从今夜白)

句子大全 2014-08-18 03:06:40
相关推荐

思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和素材,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通过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和回忆。且不说在诗词高峰时期的唐宋,即使在诗词没落的明朝也有不少的思乡类的诗作,令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同身受。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明朝诗人韩雍。

韩雍 ,明朝诗人,江苏苏州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少有才名,为人中正不阿,性格刚毅沉稳,历任广东、江西、广西等地刑名和军务等官职,才干卓著,为官有道,治军严谨,但多次被牵连和诬告,起起落落,几经沉浮,因性格刚直而经常遭非议和诽谤。后受命平定边疆少数民族之乱,因功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诗人耿直而不变通,因不阿谀宦官而遭猜忌排挤和倾轧,不因权势而逢迎,不以位卑而忘言,最终以年老致仕。

韩雍,一生四处为官,漂泊流离,但笔耕不辍,诗作颇多,语言平实,直抒胸臆的诗作居多。最喜欢韩雍的这首“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诗中将诗人初夏与友人夜宴后归来的所见所闻描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动静结合,静谧柔美,画面朴素真实,色香味俱全,场景感非常逼真,前后联系紧密,转接自然,令人印象深刻、感同身受。

诗人在两广为官期间,来往于苗瑶族之地,奔走于群山大河之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安定苗裔之民而东征西讨,评定内乱,外抚蛮夷,立下了不少的功绩。有一次在桂江之畔,品尝到鲜美的桂江鲫鱼,恰逢佳节之时,于是提笔挥毫写下一首小诗。

《桂江鲫鱼甚巨且美食之有作》

明代: 韩雍

桂江霜鲫长如许,绝似松江一尺鲈。

鲫美终非故乡物,临风长啸忆三吴。

前两句以写所见之物鲫鱼,桂江流经广西北部,是西江的一大支流,河流湍急,暗礁密布,但水质洁净,鱼虾品质高,因此桂江鱼虾蟹成为当地的美食和特产。桂江秋冬之际的鲫鱼能长到一尺多长,体态修长,身形俊美,味道鲜美,能极大地勾起人的食欲。然后第二句采用对比和想象的手法,桂江的鲫鱼虽然体态优雅,与家乡松江府的鲈鱼非常相似,都是一尺长左右,体形朗逸,味道鲜美。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可能也说出了鱼之鲜美。

桂江的鲫鱼和松江的鲈鱼作为对比,通过鱼的对比穿透时空的距离和情感的维度,身处桂江的自己和安放在松江的心灵遥相呼应,平视中透出淡淡的思想情怀和故事。站在桂江之畔的诗人,长身而立,遥望东方,看桂江一江冬水向东流,心绪和意念仿佛也随着这一江之水回到家乡松江,而桂江之鱼和松江之鱼却是这思乡和怀念的载体和平台,遥知此鱼不是此鱼,但由美食美味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家乡,美味又成了联系所处之地和家乡之地的桥梁和纽带,衔接的非常的自然,足见诗人的文学功底的深度。

后两句由写景自然的过渡到写思乡之情,写景抒情,动静结合。桂江的鲫鱼虽然鲜美无比,可惜毕竟不是家乡的物产和特产,淡淡的失落和惆怅在笔尖流淌和触发,身在异地,即使异乡的物产在丰富毕竟不是故乡,国人安土重迁的情怀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因此,诗人长身而立,在江风的吹拂下,站在桂江边,而思绪却已经飘向千里之外的吴地故乡,回忆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人物事情,简直是身在邕桂而心在姑苏,离家很久了思乡之情只能靠大吼一声聊以自慰。三吴是长江下游江南的统称,泛指江南地区,也表达出诗人的故乡籍贯。

韩雍的这首诗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法,将桂江和松江、为官之地和家乡之处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特征,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人在之地为生养之所,心之所向之处则为故乡。诗作语言平实却包含深意,情感浓淡相间,语言细腻,读起来朗朗上口,以鱼为素材有趣,很容易的拉近时空距离,贴切而生动,的确是一篇写思乡的佳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