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品洛阳非遗之美)

句子大全 2009-01-28 21:34:43
相关推荐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增辉洛阳城市品牌,对于洛阳而言,文化资源是特色优势,也可以说是最具竞争力的长板所在。

司马光在《过故洛阳城》中写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历史上,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在洛阳建都。洛阳的都城史有1500多年,是我国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古都。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洛阳有这个底气。接下来,文旅洛阳将为您推出系列文章,今天带您走进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洛阳自信。

行走洛阳 读懂历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今年以来

第五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先后出炉

洛阳新增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27项

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医药等

覆盖非遗名录全部十大类!

01 皮雕

皮雕是一种以皮革为雕刻材料、“跳跃”在刀尖上的雕刻工艺,其线条流畅,立体感强,色彩柔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浓厚的文化韵味。

中式皮雕传承人周佳慧介绍,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皮革制品,最初皮革只用作屏风,后来才对皮革进行加工,雕刻花纹图案,通过蜡染做出鲜艳的色彩,或镶嵌宝石、玉器等,使其在精致的艺术范畴中脱颖而出。 一件皮雕作品需经过构思、绘图、描线、刻刀线、数十种印花工具的敲打、上色、防染、手缝等几十道工序。周佳慧借鉴西方皮雕技法,融合中式皮雕元素,不仅传承了中式皮雕,而且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她以刀为笔,以皮作纸,一刀一锤,一针一线……一件件皮艺作品精彩呈现,见证了艺人匠心。 02 三彩釉画烧制技艺

三彩釉画烧制技艺主要分布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发端于夏二里头原始瓷,传承于汉、唐三彩釉色工艺。从宋代开始,三彩技艺手法开始注重器表的装饰工艺,以线条和釉色勾勒造型。明代珐华三彩的立粉勾勒,更为三彩釉画烧制技艺奠定了工艺基础,从此日趋成熟、完备。

三彩釉画烧制技艺,是在素烧过的平面瓷板或器型上,二次或多次立线施釉烧制而成的,分为采矿、炼泥、开模、制坯、素烧、立线、阴刻、煅烧、配釉等数十道工序。

传承人郭爱和历经近四十年传承发展,将三彩釉画传统釉色从十余种发展到可烧出大红、翡翠绿等上千种釉色,用调和、重叠技法解决了三彩釉色流动不可控的难题,烧成的瓷板幅面也由小到大,三彩釉画作品有着艳、亮、透、流、融等特征。

03

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

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明代,兴盛于清代,主要分布在洛阳白马寺镇的白马寺村、陈屯村、分金沟村一带。 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了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技艺,全面展示了古代金银器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其制作流程复杂,包括范铸、失蜡铸造、捶揲、錾刻、焊接、鎏金、掐丝、镶嵌、镂空、浮雕、累丝等步骤,在原汁原味保留纯手工制作技艺外,又根据时代发展进行了创新。 第十七代传承人王亚强,在创作一系列造型逼真、题材广泛、文化底蕴深厚的金银器作品的同时,大力宣传金银器文化,培养了大批纯手工制作金银器制作技艺的人才,为传统金银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04

宋氏面塑

头戴金冠、脚踩云履的孙悟空,金刚怒目的四大天王,簪花抱琴的亭亭侍女……每逢节会,造型精美的宋氏面塑总能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

“我要用传统的工艺结合现代的审美做出大家喜欢的作品。”宋氏面塑传承人宋展克介绍,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的色彩,经捏面艺人之手捏、搓、揉、掀和简单工具的点、切、刻、划,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宋氏面塑始创于清末,到现在已传承四代。宋氏面塑继承传统面塑艺术精髓,以传统面塑艺术和现代真人肖像为主,改良创新,融入现代雕塑元素,内做骨架、外做身形,充分突出面塑的特质,色彩艳而不俗,作品生动传神。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面塑,每逢双休日,宋展克会专门带着作品在各个公园里现场展示制作过程,亲手教小朋友制作,弘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洛阳旅游

见习编辑:谷伊珂

审核:李新伟

看完点个再走呗!

或者转发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行走洛阳 读懂历史

请关注文旅洛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