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日本自创伪中文 中国汉字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句子大全 2010-02-05 09:13:41
相关推荐

【爆笑测试!日本自创的“伪中文”,中国人真的能看懂吗?】最近日本很流行在SNS上用伪中国语来对话,那么这种伪中国语在中国能行得通吗?日本综艺节目专门来到重庆的超市做了个实验,用伪中国语写出商品名,超市小哥究竟能不能准确拿回主持人要的东西呢? #日本流行的伪中文# 来自\全球视频大魔王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说到文字:中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悠久,在寓意、智慧、教导上来说,世界罕见!因为中国的象形文字

不受时间而改变,而西方一些以音为基础的文字,会随着时间和口音上的误差逐渐失去真实意,从而来说:靠不住!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追求的都是永恒不变的智慧传承......

中国汉字:

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

据考证,这是中国古代甲骨文的某一载体。

据考证,这是中国古代甲骨文的某一载体。

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汉字已经有3600年的历史。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汉字的发生一定远在3600年以前。汉字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两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个阶段;从秦汉时代的隶书到如今是一个阶段。

2013年7月6日,来自全国的古文字研究专家们齐聚平湖,现场对这些符号进行论证。专家们认为庄桥坟遗址出土的确为良渚原始文字,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表示,庄桥坟遗址所有出土文物是真实而有科学依据的。 [4]

这一重大发现,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汉字性质

从汉字跟汉语的个体单位的对应关系看,

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汉字的内部构造来看,可以分成形旁(根据意义构造的有理偏旁)、声旁(根据声音构造的有理偏旁)和配旁(没有根据的无理偏旁)3种偏旁部件。 早期汉字很接近图画。只有1个偏旁的字叫做独体字。多一个偏旁的叫做合体字。合体字可以分成指示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主要是后面两种,特别是形声字占80%。

(1)形声字

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例如“鸠”字的偏旁“鸟”;声旁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例如“鸠”字的偏旁“九”。 随着表达越来越丰富,形声字逐渐增多,汉字中甲骨文中形声字比例为20%,到了《说文解字》就占到了45%。由于字义和字音的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已失去了表意或表音的功能。例如“球”本来是一种玉的名称,所以以“玉”为形旁。“球”字不再指玉,这个形旁就没有作用了。再如“海”字本来以“每”为声旁。由于字音的变化,“海”和“每”的读音相去甚远,声旁“每”也就不起作用了。有的时候,形旁和声旁都丧失了原来的功能,例如“给、等、短”。这一类字已经不能再作为形声字看待了。

(2)会意字

射的演变

射的演变

古人说“止戈为武”,“人言为信”。对于“武”、“信”两个字来说,这种解释是错误的。不过汉字体系里确实有按照这种方式造的字,例如“不正为歪”,“不好为孬”。这一类字的特点是会合偏旁的字义来表现整个合体字的意义。这种字为数很少,只有个别的例子。

形声字和非形声字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造字之初,形声字和它的声旁的读音本来就不一定密合。发展到现代汉字,出入就更大了。有人拿7500多个现代合体汉字进行统计。就普通话读音来说,合体字跟声旁完全同音(声母、韵母、声调全同)的不到 5%。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约占10%。只有韵母一项相同的约占20%。如果我们只把前两类看作形声字,那么形声字大概只占通行汉字的15%。如果把以上三类全看作形声字,形声字大概会占通行汉字35%的样子。要是把标准再放宽或者完全根据来历确定形声字,那么通行汉字中形声字的百分比还要高得多。

还有一些理据模糊的字,看起来是合体字。一种是由于变化,原来的声旁和形旁已经失去理据价值,例如“给、等、 短”等。一种是原来的独体字被分解成不同部件,例如“章, 按照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分析,“章”字从“音”从“十”。可是一般人说“立早章”(以区别于“弓长张”)的时候,是把它分析成“立”和“早”两部分。其实从古文字看,“章”本来是一个独体象形字,跟“音、十、立、早”都没有关系。

在汉字形成的过程中,由于部件的笔画化甚至讹化,以及古今异义等原因,很多字难解甚至错解,比如有个奇谈:用错互换的“射”字和“短”字。寸身不是很短吗?射字其实是短字。豆矢就是飞着的箭,短字其实是射字。实际上射在金文中就是引弓射箭的形象。不过在篆书中,左边被讹化成了“身”,右边的“寸”,“寸”作为构字部件同“又”一样是手的形象,而不是今天人们常用的“长度单位”义。短是个形声字,“豆”是声旁即便认为“豆”也可能是形旁,豆,食肉器也,造字部件中多为这个意思,而人们所熟知的“豆”义后起得多,是个假借用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