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湘西型服饰)

句子大全 2011-03-10 13:30:04
相关推荐

本文乃作者翟姚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小编带大家说说湘西型服饰主要流行在湘西方言区。说湘西方言的苗族,主要居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市及晃县和麻阳县;贵州省东北部的松桃、铜仁、晴隆及榕江、紫云、望谟等县市;四川省东南部的秀山、涪陵、酉阳等县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丹、河池、都安县;湖北省的宣恩等地区。这一带的苗族服饰为湘西型。湖南的湘西和贵州的松桃等地构成一个大聚居区,其余是分散居住的。

湖南湘西地区的苗族,在历史上同汉族彼此交往密切,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之前,据说男女均穿花衣花裙,自“改土归流”之后,服饰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男子穿对襟短衣,缠头帕,裹绑腿。妇女已由古装红裙改装为裤,身着满族服装,即上穿圆领大襟右衽宽袖衣,下穿宽脚裤,系绣花围裙。衣襟、袖口、裤脚均饰花边。上衣外加套坎肩,包头帕,戴银饰。

湘西型服饰,可分花保、凤松、吉沪三个款式。花保式花保式服饰主要流行于花垣、保靖、古丈、吉首等县市。妇女穿圆领大襟右衽衣,习于卷袖,以露出白色挑花袖套为美。上衣无盘肩花纹,衣襟纹饰多。佩戴绣有龙、凤、花、草、虫、鱼等纹饰的围裙,戴黑、白布帕或丝帕盘绕于头。头帕层层环绕呈螺旋状,额前绕成平面,脑后似梯田形,末挽一道,平整于额眉。下着宽脚裤,裤下方有二道滚边,一道花纹,二道水纹或花带,穿花鞋。 凤松式凤松式服饰流行于湖南的凤凰、花垣等县及贵州的松桃县。特点为上衣有盘肩花及二道滚边,衣襟纹饰较少。戴绣花胸围兜,及银片胸围兜,下穿绣花裤、绣花鞋。还佩戴银披肩及云肩。头缠花格布帕或丝帕,层层环绕呈圆筒形,以高大为美。

吉泸式吉泸式服饰流行于泸溪、古丈、吉首等县市。妇女穿海南色立领大襟窄袖短衣,无纹饰,戴挑花胸围兜,男女均围白布帕,帕角绣青色花蝴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湘西型这三个式的服饰款式基本相同,但也有些局部差异。清代时虽然基本上接受了流行的满汉服饰,现在与当地汉族女装比较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了该型的民族服装。它的基本特色,款式为圆领右衽大襟衣,下穿栏杆裤。

上衣的身腰和袖口部较肥大,胸前、托肩、袖口等处喜欢绣花滚边,裤脚较宽,裤简下面至裤脚一般有三道纹饰及滚边装饰。传统盛装要着红色大褶绣花裙(也叫礼裙),裙长而宽,裙脚沿边绣满花纹图案,并饰栏杆等,五光十色,美观而富丽。穿绣花鞋,并喜欢佩戴银帽(冠)、银盘、银项圈、银链、银铃、耳环、手镯、戒指及银披肩等银饰。湘西苗族妇女擅长剌绣,手艺很精。她们绣出的折枝花鸟形象逼真。绣花多用于装饰衣裤的襟沿、肩沿、袖口、裤脚及围裙、背儿带、门帘、帐檐等。其绣品平滑光亮,色彩和谐。

再说说黔东型吧,黔东型服饰主要流行于黔东方言区。凡是说这个方言的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苗山、三江县;贵州省的都匀。三都、荔波等县市及关岭、贞丰、兴仁、安龙、平坝、福泉、清镇等县的部分地区;湖南省的靖县、会同等地。贵州的黔东南是大聚居区,其他是分散居住的。

黔东型服饰,男为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着长裤,扎腰带,缠头帕。妇女服饰有交领、右衽、筒袖半体衣;也有大领、对襟、敞胸短衣,内挂菱形胸衬;还有大襟衣,下着百褶裙,个别地区着裤。衣料为自织自染的青色、咖啡色棉布,制作亮布是该地区的特点。服饰工艺方面,刺绣、挑花、蜡染、编织等运用比较广泛,技艺讲究,图案以动植物花纹和几何花纹为主。在纹饰色调上,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妇女以红、绿色为主,色彩浓艳。南部地区及贞丰一带以蓝、绿色为主,色彩庄重典雅。妇女均蓄发挽髻于顶,以布包头或戴银牛角。有的地区,如台江县施洞一带苗族妇女的头饰,盘好发髻后,在发髻下沿包一块花帕,然后在发髻。上方挣上银花。

黔东型服饰分台江、雷公山、丹寨、丹都、融水五式:台江式台江式服饰流行于贵州的台江、黄平、施秉、镇远、凯里、雷山、剑河等县。清代从黄平迁到黔西南的贞丰、兴仁、安龙等县的部分苗族,其服装与此式基本相同。该式传统女装多为交领、右衽(亦有左衽),筒袖半体衣,将衣领与襟伸展即成直线,且前襟略长于后襟。下着中、长百褶裙,系围腰,裹绑腿,穿花鞋,佩戴多种银饰。凯里、雷山一带妇女在近几十年来也有改裙为裤的。

台江县苗族女装有以下几个特点:该县近郊苗族女装为大翻领、右衽,下着百褶长裙。衣之前后各有12个方块银片并下垂着小银链、小铃铛。戴手镯、耳环、戒指。头饰为粽粑式发髻或戴银凤冠。施洞地区的苗族女装亦是大翻领、右衽,衣之颜色以大红、青为主,前后有围腰,盛穿中、长裙。盘发髻,头上包一尺左右的格子帕,其银饰与城郊相同,脚穿绣花鞋。高坡地区苗族女装无花,只在袖口有少量的万字格花,下着长裤。银饰有凤凰、山花。戴小耳珠,脚穿无跟草鞋。

黄平县苗族女装,一般着中、长百褶裙,裙下花边十分讲究,盛装常用“谋加单如”(小人花),“谋灯包”(颗颗花)这两种图案,其花边宽,由几层组合,以绣、织相结合,绣工细,用丝线多,花色以红色为主。百褶裙料以丝织布为主。盛装穿2至4条裙子,前后各束一块丝织围腰,腰系5公分宽的花带。衣背是黄平妇女盛装的主要装饰部位。衣背花很考究,花纹图案多为想像化的花朵造型,纯几何纹样亦较多,动物纹样图案较少。色彩以紫色为基调。在剌绣技法上采用数纱方法以保证图案的整齐、对称。由于丝线走向不同,在阳光下有熠熠发光的艺术效果。姑娘们常戴咖啡色挑花帽,已婚妇女挽髻,用咖啡色亮布方帕(对折成三角形)包头。

黄平县加巴乡苗族女装为交领衣,石衽,前有衣角交叉,衣后端平,领有花边,衣肩、袖口均有纹饰,大袖口往上折叠,衣后是竖花边组成的大衣背。其衣料以丝织品为贵,如今多用缎子,染紫色,图案以红为主。内穿白、蓝两件交领衣,衣领和下端显露出边线形成带饰,其袖大而短,戴套袖,现在年青姑娘大都内穿衬衣,取代套袖。

凯里市挂丁乡苗族妇女上衣为右衽,向右边交叉,有领,两袖从肩至袖口均绣有花纹。衣前交叉下端,形成一角向左右伸展,下沿有方形图案。戴项圈、项链、手镯,盘发髻。发髻上有龙、凤、花叶等银饰。下穿百褶长裙,裙上端有直条花纹,裙下端满布花纹。衣料是自织自染的斗纹布,其图案五光十色,正如传说中的金鸡模样,走起路来,花裙左右滚摆,宛如金鸡展翅飞翔。

雷山县西江区苗族妇女的头盘发髻,缠一红布,布上钉有银饰,头后插银梳,两侧插银花,头顶戴银冠,插银角。颈上戴项圈、压领,脚穿绣花鞋。近几十年来,雷山等县苗族出现一种便装,为大襟右衽衣,下着长裤,仅在襟边、环肩等部位有花饰,胸带绣花围兜,这种着装大体与湘西型服饰相同。

参考资料《中国服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