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西藏名胜古迹探秘:吐蕃藏文发展之地——帕崩岗

句子大全 2016-09-01 20:48:01
相关推荐

作者:白玉芬

编辑:李孝军

帕崩岗位于拉萨北郊的聂日山的山腰之中,此处保存着一块那苍劲有力藏文,书写在石板上的“六字真言”。据说是1300多年前吐蕃松赞干布书写的。

拉萨在历史上有四岗:帕崩岗、吉崩岗、铁崩岗、萨坡岗。帕崩岗,藏语意为“坐落在大石头上的宫殿”;吉崩岗藏语意为“供奉宗喀巴大师塑像的地方”;铁崩岗藏语意为“灰炭堆积的地方”;萨坡岗的意义及地址不详。这就是拉萨的四岗,四岗之中,帕崩岗为历史最为悠久。帕崩岗位于拉萨北郊的娘热沟之内。当我每次踏进它那怀饱里,站在帕崩岗那块大石头之下,看着它那巍峨的山石,屹立在那里,心情无限感慨,它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帕崩岗据说初建为九层宫殿,后来被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烧毁。

帕崩岗的历史便要从吐蕃松赞干布的大臣吞弥·桑布扎(1)讲起。吞弥·桑布扎出生于公元618年,藏民族早期的语言家、翻译家、吐蕃文字的创造者。他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的七贤臣之一。是西藏第一位翻译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他的聪明才智,是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吞弥·桑布在他15岁时尊松赞干布之命带着16名藏族青年,前往天竺,拜师访友,后来,拜天智狮子和婆罗门利敬大师门下,学习古梵语和天竺文字。他经过7年努力学习梵文、语法、诗经、佛经。于公元641年到达拉萨,在帕崩岗潜心三年后,在传承象雄文字的基础上,借鉴天竺古文字梵文的优点,完善和创造了现用藏文。吞弥·桑布扎一生翻译了许多部佛经,著书八部,但是,在吐蕃朗达玛(吐蕃末代赞普)灭佛时期被烧毁六部,现存只有两部(《三十颂》、《性入法》)。

吞弥·桑布扎根据梵文50个根本字母为楷模,结合藏语言的特点,创造了藏文30个根本字母;又从梵文中的16个元音中创立出了4个藏文元音字母;还从梵文中的34个子音中,去掉了5个反体字,5个重叠字,又在元音中补充元音“啊”,补充了梵语“加、恰、甲、夏、沙、阿(音译)”等6个字,制定出了4个元音和30个子音字藏文。他又仿照梵文兰扎体字,创立了藏文的有头字:楷书;又仿照梵文“吐都”字体创立了藏文的无头字:草书体。

吞弥·桑布扎是在帕崩岗创立了吐蕃文字。藏文、吞弥·桑布扎、帕崩岗三位一体。帕崩岗建立在一块大石头之上,体现了藏民族先民巧妙利用自然与建筑的结合。帕崩岗位于娘热沟半山腰的石头古堡上,它极为优静,平日里有老百姓朝拜和断断续续的游客也会在这座古堡里出一波又一波的热闹情景。

传说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征召了大量的居民百姓,在红山上破土动工,建造了雄伟壮丽的红山宫堡(布达拉宫前身)。红宫堡建成后,松赞干布举行盛大的庆典。各地的国王和首领,听说有个叫松赞干布的国王干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纷纷派出使臣,用骆驼、大象、骡马驮着丰厚的礼品,带着各自己国家的文字写成的祝贺信,来到了吉雪沃塘(今拉萨)参加庆典。庆典结束,藏王和大臣给各国的国王、首领回礼。可是有一个问题难住了,吐蕃当时没有文字,没有办法写回信,只好通过翻译,带几句感谢的话。

这件事,使松赞干布很丢面子。其实这之前,吐蕃就因为没有文字(但是在西藏象雄国度时,有象雄文字,大概失传),没法翻译经文、制定法律、通过文字与周边邻国联系,因此松赞干布也很伤脑筋。他也早想有自己的文字,他先后派出了好几批大臣到东南亚学习创制文字的方法。但是这些人在路上有的被强盗所杀,有的被野兽吃掉,有的在途中得病去世了,剩下几个人,都是两手空空地回来了。松赞干布突然,想到吞弥·桑布扎大臣,觉得他聪明机敏,而且非常能吃苦耐劳,于是特意把他召到身边并嘱托说:“我们吐蕃人没有文字,好比黑夜里走路没有光。你一定要将学会创造文字的方法学会,这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事情”。于是,派吞弥·桑布扎等人去印度学习。

有一天,松赞干布在新建的红宫堡上散步,忽然,他发现北面的娘热沟有一块貌似乌龟的大磐石闪闪发光。他曾研究过,汉地的阴阳五行,因而得知这是一个瑞祥之兆,于是他马上带领大臣待卫赶到娘热沟口去查看,这块磐石平坦宽阔,是天然的一个建筑平台。藏王非常高兴,他说一定要在这块磐石上建一位9层高的宫堡,等吞弥·桑布扎学成回来后,在这里创制文字。宫殿初建成后取名为:“工噶玛如”,后来叫做帕崩岗,意为“坐落在大石头上的宫殿”。

吞弥·桑布扎经过千辛万苦,翻山越岭山,翻越猛兽出没的喜马拉雅山,到达天竺(印度),走遍了天竺各地,最后找到了博学多才的一位大师利敬(又译为李瑾、利谨、骊宾)的婆罗门和一位叫作“拉热白僧格”的学者学习梵文和语言,他首先给大师,献上了一升金子,并恭恭敬敬地向大师学习,大师说:“我懂得六十四种不同文字,都刻在大海边的石碑上”。

吞弥·桑布扎在大师身边学习创制文字方法,又掌握了翻译的方法,带着一些书籍回到了吐蕃。松赞干布热烈欢迎吞弥·桑布扎的归来,亲自陪同他到帕崩岗的宫殿内住下,并让他安心创制文字。于是吞弥·桑布扎在此处一直闭门不出,像闭甲关修行一样,过了很多个白天与夜晚,有一天,文字终于创制出来了,派人向松赞干布通报,藏文已创制出来了,请藏王亲临帕崩岗,藏王和大臣们前往,看到文学后非常高兴,从此西藏的历史有了文献记载。如今在帕崩岗的日松拉康(殿)内,依可看到吞弥·桑布扎当年亲手写下的六字真言(2)。

帕崩岗是一座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宫殿,它充满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被后人称之为“圣地”。帕崩岗随着历史的发展,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但是它对西藏藏文历史考证,可提供历史价值。

【注释】

(1)吞弥·桑布扎:吐蕃松赞干布时期的大臣。吞弥·桑布扎的出生地:一说是拉萨尼木县吞巴乡吞弥家族;二说是山南隆子县。他出生于公元618年——?,是吐蕃藏文的创造者,他是藏族语言文学家和翻译家。著有《文法根本三十颂》、《文法三十颂集精》、《添性论》《解释文法疑难之鉴》等著作。

(2)六字真言:是观世音菩萨咒语,源于梵文,代表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

藏传佛教把六字真言,作为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复吟诵,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才能解脱。据说,藏学家最新研究,认为是六字真言是:“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阿弥陀佛!”(待考);还有的藏医学者认为六字真言的诗意解释为:“好哇,莲花湖的珍宝”(待考)。

作者简介

白玉芬,女,汉,藏二代,生于西藏那曲。

幼时随父母由西藏派驻甘肃、青海等地生活。1975年下乡当知青,1978年考入拉萨师范及湖南师范,1982年大学毕业。

先后于拉萨市七中,拉萨市文化局、拉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单位工作,曾任西藏收藏家协会理事、《西藏收藏》杂志副总编等,2015年退休。

在藏工作几十年中,长期从事西藏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了大量学术文章。在藏工作40年,游历了西藏所有县,寺庙,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考察调研,期间偶尔受西藏大学邀请授课研究生班,对西藏历史文化,宗教民俗,有较全面的了解。

已经出版的书籍:《拉萨千年沧桑史话》《拾梦青藏高原苏毗(孙波)女儿国》《西藏名胜古迹深度旅游系列指南(拉萨寺庙、名胜、古迹旅游指南)。

正在编写的书籍:《雪域高原情(藏二代知青)》《西藏寺庙志(七地一市,拉萨寺庙志》已完稿《西藏名胜古迹深度旅游系列指南(阿里、林芝、那曲)出版》《探访象雄王国(羊同)》。

百度百家号“文旅演艺”——原创文化旅游演艺领域优质图文内容,图文并茂,可以阅读,可以语音收听,欢迎关注,转发,投稿,商务合作请私信咨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