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申论大作文想要快速提分(记住这些方法)

句子大全 2018-04-04 22:18:51
相关推荐

经常有学员在申论一点通公众号或APP上留言:大作文字数不够咋办?申论作文分数为啥总提不上去?看了很多范文,背了很多素材,为啥大作文还是写不出来?申论中的文章写作是申论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申论题型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申论大作文真的很难吗?其实,不是申论作文难,是考生朋友在复习时太盲目,没有方向,没有侧重点,以致考场上抄材料凑字数或者空话连篇不知所云。申论大作文如何避开挤牙膏凑字数的尴尬呢?老师将通过下面的批改作业展示为大家展开讲解。

一、题目

2018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A卷——第四题

题目:有知名学者说,“当一件件文物、一幅幅佳作走出高墙深闺,来到寻常百姓中间,虽然它的容颜依旧,它的价值却早已跨越了市场定位,带给百姓的不仅仅是自豪,还有自信,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沿着自己民族的道路走向未来。”(见给定材料6划线部分)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明确,论述透彻;(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科;(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0分)

二、低分答题作业

2.1作答展示:

得分:14分(总40分)

2.2老师点评:

优点:结构较完整。

缺点:①分论点不明确,且审题偏差。文章开篇将中心论点定位为“文化应走向共享,实现资源共享”,而后并未出现并列或递进的分论点进行论证,出现记流水帐的现象。全文更像是对材料的概括罗列,没有表述与论证自身观点看法,偏离了文章的主题。

②论证逻辑混乱,不够精炼。全文用了四段篇幅阐述互联网时代资源共享的意义,旨在论证“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文化”这一主体。从内容上看,文章用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S市的例子说明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共享,论据主要来自于材料。大作文中,如果大半篇幅的内容都来自材料,是很难得高分的。

③框架不合理,有凑字数之嫌。整篇文章共有九段,且出现单句成段的情况,这样的写作框架是万万不可取的,说明该同学的议论文写作功底非常不扎实。有一定经验的考生朋友都知道,议论文结构一般为五段式,最多不能超过七段。此外,文章多次出现语法错误,段末标点符号用错。这些细节未能处理好,卷面分也是大打折扣的。

建议&总结:那么在写大作文时,我们要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

①准确审题,提高论证能力。首先,弄清楚题目想要我们写什么内容,然后根据材料和客观题答题情况,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最后,梳理每则材料的段落大意,从中提炼出对策或意义,并借鉴前面小题答案,从而找到分论点。考生朋友需要注意的是,确保分论点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且分论点之间形成并列或递进的关系。

②学会排兵布阵,让框架了然于胸。对于一篇1000字的文章,我们需要合理的排兵布阵。一般情况下,申论大作文总分五段,开头、论证、结尾。字数要求为:开头一般200字左右,中间论证部分共3段,每段分别为250字左右,结尾为150字左右。再把材料像砌砖头一样分别对号入座,这样是不是觉得申论作文非常简单了呢。

③字数不够,例子来凑。很多备考的宝宝们都流传着这句话:字数不够,例子来凑。问题是这个凑字数宝典如何用?怎么用?正确使用例子来凑字数的标准动作就是,丰富论证方法。在申论大作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正反论证,使用好了,不仅可以轻松解决字数的问题,还可以使你的文章阅读性更强。

三、高分答题作业

3.1作答展示:

得分:31分(总40分)

3.2老师点评:

优点:①立意准确,逻辑清晰。本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十分明了,主旨清晰,开头简明扼要提出论点,主体部分用三段进行论述,结尾部分联系实际、深化主旨、发出号召。

②分论点切题,论证方法丰富。对比两位同学的作业我们可以看到,该同学不仅能对材料内容进行加工归纳,且提取的分论点能紧扣材料、准确到位。全文论证方法丰富,有正反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提升了文章的阅读性。

③行文流畅,语言精炼。该同学有良好的行文结构意识,全文一气呵成,且能按准公务员的角度进行立意,政论性语汇表达能力较强,这是能否夺取阅卷老师眼球的关键。

缺点:字数未能达到要求(1000-2000字)。

四、解题思路

本题题干给出材料6中一段划线语句,那么要想正确理解这句话,需要回到材料6,结合上下文理解。由材料6可以得出,划线语句强调文化应开放、共享,这有利于开展公共教育、树立文化自信。

本文落脚点在文化应开放、共享上,那么按照五段式的写法,开篇阐述文化开放共享的重要性,点明“文化应以更加开放共享的姿态面向公众”这一中心论点。而后按照“文化开放共享的意义、作用、举措”这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最后一段结尾既为本文的感悟升华,指出实现文化共享,让传统文化的力量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实现首尾呼应。

本文为申论一点通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ID:shenlun1dt)。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