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湖北摄协|中西方不同自然观语境下中国风景摄影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句子大全 2010-10-20 18:53:17
相关推荐

本文入选第十三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李进都

【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观。中国主张“天人合一”的一元自然观,西方主张“人与自然相对”的二元自然观。不同的自然观对风景摄影的观看方式和语言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第一、第二部分对中西自然观的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梳理了在中西不同自然观语境下风景摄影创作的不同路径和主要特点。第三、第四部分结合前文的分析就当前中国风景摄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中国风景摄影发展战略的角度就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摄影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自然观 天人合一 风景摄影 自然风景 社会风景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自然观的形成与人类所处的环境和文化的传承有着密切联系。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观。不同的自然观对风景摄影的观看方式和语言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深入研究中西自然观的区别和差异,梳理在中西方不同自然观语境下风景摄影创作的不同路径和特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风景摄影语言体系和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 中西方自然观的比较

(一)中国“天人合一”一元自然观

中国人的自然观概括一句话,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华先人们认为,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是和谐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这种自然观,我们称之为“一元自然观”。

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一直将人当作自然之子来看待。中国先哲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全息对应的关系,人与天是相应的。“人人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天地与我同元”的“天人合一”理念贯彻人们认识自然的全过程。《中庸》把“天、地、人”并称“三才”,说明人与自然是平等的,是共生共存的。《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周易.文言.乾卦》中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老子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圣贤这种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和关系。敬畏自然、顺从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构建和谐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真髓和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

(二)西方“人与自然相对”的二元自然观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这种自然观称之为“二元自然观”。

西方二元自然观的形成与西方文化传承有密切关系。西方文化有两个源头:一是古希腊文化,二是希伯来文化。虽然两者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斗争多、合作少,但对自然的敌视却构成了它们共同的特征。自古希腊开始,人类自我中心意识就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确立。他们认为,只有征服荒蛮的、充满杀机的自然,人类才能找回自己的主体性。在古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文化慢慢成为西方文化的主体。他们认为,自然是远离上帝的蛮荒之所,是人类受苦受难的流放地。在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二元论的发蒙者,他主张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源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二元论的继承和发扬者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他认为物质和意识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思想不能广袤,两者是彼此完全独立的。这两位哲学家的二元论思想在西方文化发展中影响深远,成为西方人世界观的主流意识。这就形成了西方关于人和自然二元的特有认识。人可以发挥一切能力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掠夺自然资源为我所用。这种观点的好处是能够激励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推进科学发展。其弊端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和感恩,为满足自我的欲望而肆无忌惮的开发,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难以修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遏制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中西方自然观的互补与融合

虽然在西方早期文化中有过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的观点,但没有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直到近代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问题,开始重视中国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对世界生态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意义。在西方,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首先被西方的生态伦理学发现,并赋予解决生态危机的功能;在东方,中国人在20世纪末真正体会到对自然的征服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后,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重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天人合一”怀抱。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说:“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新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中西方自然观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互补与融合的趋势。这是对近代工业发展带来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危及人类生存的反思和觉醒。

02 中西不同自然观语境下

风景摄影创作实践和特点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自然观的差异,中西方风景摄影走了一个不同的路子:西方风景摄影以写实为主流,中国风景摄影以写意为主流,虽然也有交叉,但总体如此。

(一)写实:构成西方风景摄影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路径选择

西方风景摄影以写实自然、纪实风景为主流,这与他们的二元自然观和艺术观特别是风景画的表达方式有关。西方风景画创作是遵循自然科学原理,讲究透视性,面对风景做符合人类视觉方式的精确的透视性描绘。摄影术诞生初期,就受到西方传统文化自然观和风景画的影响,走向写实的客观的纯粹摄影、直接摄影、纪实摄影,直到今天都是这样,尽管中间也不乏出现过画意摄影、抽象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等流派,但都没有改变纪实风景的主流传统。

1889年,以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Henry.Emerson,1856-1936)《自然主义摄影》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自然主义摄影流派的诞生。自然主义摄影提倡对自然的直接感受,要求把眼睛感受到的自然现象直接记录下来,真实记录自然风景而不是有意安排和设计。这为风景摄影回归现实开辟了新的道路。

上个世纪20年代,德国画家由表现主义转向现代的现实主义,于是,一个叫做新现实主义的摄影流派也因此产生,这对美国直接摄影思潮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大批直接摄影家应运而生。如保罗·斯特兰德(Paul.Strand,1890-1976)、查尔斯·谢勒(Charles.Sheeler.1883-1965)、阿尔费来德·斯蒂格里兹(Alfred Stieglitz,1864-1946)、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1886-1958)、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等等,这对世界风景摄影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风景摄影走向以视觉真实为境界的纪实风景,而且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摄影风格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局面。一批优秀的风景摄影家在对自然进行真实记录的同时,用摄影表达对地球生态的关注。比如埃默特·戈温(Emmet Gowin,1941-)在《铜矿残渣,亚利桑那》中用航拍方式拍摄了一张原子能实验的土地,以残酷的写实风格,试图唤醒人类的良知。约翰·塞克斯通(John.Sexton,1953-)以社会学摄影的方式,为保护美国西南部的历史遗迹做出了积极贡献。罗伯特·克莱恩·科齐姆(Robert.Glenn.Ketchum)则以更为激进的摄影展览、演讲、国会游说等工作方式,试图用影像告诫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改变社会发展方式。

沿着这个传统,1966年,美国摄影博物馆“乔治·伊斯曼之家”举办一个名为“当代摄影家——向着社会的风景”摄影展。策展人内森·莱昂提出了一个“社会的风景”的概念。这一概念包括了人及其创造的景物与景观在内的广义的风景。1975年,“乔治·伊斯曼之家”又举办了一个名为“新地形学”(New Topographic)的摄影展。这个展览的副标题是“人为改变的风景的照片”。参展的摄影家有亨利·维塞尔(Henry.Wessel,1942-)、罗伯特·亚当斯(Robberts.Adams,1938-)、尼克拉斯·尼克松(Nicholas.Nixon,1947-)等10位摄影名家,这次展览标志着“新地形学摄影”(相对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的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地形学摄影而言)的产生。参展摄影家以客观冷静的方式展示被人类入侵和破坏的风景,同时也打开风景摄影与纪实摄影对话的通道,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景样式。德国著名摄影家希拉·贝歇尔(Hilla.Becher,1934-2015)和她的丈夫伯纳德·贝歇从上个世纪50年末开始以大画幅相机采用直截了当的“客观”手段拍摄工业建筑,并按照功能、建造时期、地区特征和不同建筑材料将这些建筑进行分类,从而产生分类学意义的摄影新语言形式,再一次把风景摄影推向一个新领域。总而言之,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风景摄影走出了一个写实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纪实风景摄影之路。

(二)写意:构成中国风景摄影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路径选择

当西方风景摄影家不断从画意摄影中脱胎走向纯粹摄影、纪实风景、写实自然的时候,中国风景摄影却走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写意”之路。中国摄影家在风景摄影创作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往来和作品意境的构筑,善于画外言意,借景寓意,崇观达意,这与中国人“天人合一”自然观和中国画论“尚意”艺术观有关。回顾中国风景摄影近百年的“写意之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或者概括为三个方面:

模仿画意,影画合璧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模仿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方式、意境营造。当摄影从西方传入中国之初,人们对艺术摄影的认识是“写意照相”,模仿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经营方式构筑摄影“意境”。刘半农曾将艺术摄影称为“写意照相”,他说:“写意,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相机表露出来。”这种“写意”照相,又称为艺术摄影、美术摄影。他写了一本《半农谈影》,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摄影艺术的专著,影响深远。他的艺术摄影观点得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摄影家的赞同和支持,包括朗静山在内的很多中国摄影家都坚决地抛弃了“写实摄影”,画意、唯美的艺术摄影风气在上世纪20—30年代大行其道,产生了不少大师级的画意摄影家。“集锦摄影”发明者郎静山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一生酷爱画意摄影,创作了《晓汲清江》、《湖山揽胜》、《松鹤延龄》、《春树奇峰》、《枫桥夜泊》等优秀作品,有1000多幅作品在国际摄影沙龙中获奖,被西方称为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的第一人。他的画意摄影的创作理念对后来的风景摄影创作影响很大,比如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就深受朗静山“集锦摄影”的影响。他说,早年在一本法国摄影杂志上看到郎静山的作品,就“佩服郎老用摄影作为手段,弘扬中国文化”。陈复礼是继朗静山之后,又一位画意摄影大师,他的《影画合璧》开辟了画意摄影的新领域。1984年,他在内地举办一个展览,展出了50幅“影画合壁”摄影作品,使得中国风景摄影家看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影响依然是巨大的。

画外寓意,借景抒情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是从建国以后开始的。主要特点是用写实手法拍摄风景,通过特殊的技术处理或独特的风景对象追求画外之意,或运用合适的标题点明作品寓意。比如著名摄影家袁毅平1961年的《东方红》。这幅拍摄于天安门的日出风景照片,却赋予不同反响的意境。作品选取旭日和朝霞为背景来表现天安门广场,画面金光灿烂,使作品形成壮丽热烈的情调,象征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前程似锦。摄影大师吴印咸1961年拍摄一幅黄山景观,即生长在悬崖石缝间的一棵普通松树,当摄影家命名为《咬定青山不放松》时,画面意境油然而生,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拼搏精神。

画外寓意在中国的风光摄影体现比较突出,是中国风光摄影的主要修辞方法。中国摄影师在表现山水云霞和地理景观时,不是像国外摄影师那样直接反映自然景观实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景物,而是借着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表达画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比如著名摄影家何世尧的《巍巍长城》表达了“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的诗意美境,象征着中国人站起来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深深感染了观看者。1972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把这幅作品编织成挂毯,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并陈列在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陈复礼的《搏斗》发出“人生难得几回搏”的感悟,激励人们奋力拼搏,夺取更大的胜利。摄影家郭新1980年创作的摄影作品《生命》借着戈壁大漠胡杨树的形象,抒发摄影家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摄影家陈长芬1985年创作的《日月》运用两次曝光技术将日月融合在一张照片中,一阴一阳,一冷一暖,诠释了中国古典阴阳哲学的精神内涵,表达了摄影家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崇观达意,彰显个性阶段。

当代风景摄影重在观照现实,叩问社会、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通过影像表达作者的世界观、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于在外观形式上已不再纠结于是写实还是写意,也不在乎是美还是丑,表达观点是第一位的,作品意境是通过强烈的个性观看表达出来。这种趋势在时间进入21世纪就开始了,真正的觉醒是近十年的事,2010年3月,色影无忌发起并主办了一个主题为“不一样的风景”的展览。2011年11月,第7届连州国际摄影节,总策展人段煜婷策划了以“向着社会的景观”为题的展览,这些展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风景摄影的发展,逐步打开了风景摄影的新视野,一批新锐摄影家开始了新风景摄影的艰苦探索。比如曾翰的三峡系列、张克纯的《北流活活》、张晓的《海岸线》、程新皓的《对一条河流的命名》、骆丹的《318国道》和《北方、南方》、傅拥军的《西湖边的一棵树》、火焱的《新桂林山水》、杜子《瘢痕》和《填海》、颜长江、肖萱安合作的《归山》、塔可的《诗山河考》、王久良的《垃圾围城》、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黎明的《游山玩水》、朱鸿的《吾江吾河》等,都是这一阶段风景摄影新探索新成果。这些作品都是在人与自然地关系方面向社会发问,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一些作品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比如王久良的《垃圾围城》就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改变了政府的作为方式,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治理。这是风景摄影本体的回归,是当代风景摄影“崇观达意,彰显个性”的体现。

03 当前中国风景摄影创作面临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原因,中国风景摄影在发展道路上确实走了不少弯路,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历史意识,漠视社会现实,缺乏人本创作理念,是中国风景摄影最为突出的问题。

这首先源于我们对风景内涵的认识偏差。风景的内涵不仅仅是一个自然风光而已,还应包括人类和人类创造的社会风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二自然风景,而且很重要,它关系着第一自然风景的存亡,也关系着自身的存亡。摄影家应该多关注被人类改造的风景以及人的本身,而不是迷失在那个亿万年都难以改变的日出日落、风雨云雾之中。中国风景摄影最突出大问题是长期游离于社会,倾情于自然山水云霞,画意摄影、千人一面的唯美风光片占据中国摄影大半江山,这些作品拍摄内容重复化,表现形式雷同化,主题表达简单化,缺乏人本关怀,缺乏社会观照,对人的关注远远不及对风光美景的追逐。特别是随着摄影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爱好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可以拿起相机浩浩荡荡地成群结队地去追光掠影,制造被称为“糖水片”的唯美垃圾。没有独特的个体思想、没有独特的现实观照、没有独到的社会关怀“三没有”风景摄影作品大量存在。这可谓当下中国风景摄影最为突出的问题。

2.“东施效颦”式模仿国外大师摄影风格语言,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是中国风景摄影“缺乏自我面目”的现实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艺术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风景摄影的观念和作品也源源不断地流进中国,看着国外摄影家的新东西很新鲜,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的风景摄影似乎找到了信仰,模仿西方大家拍摄理念、拍摄方式、拍摄风格成为中国风景摄影创作的基本生态。这虽然不完全是坏事,但也不是绝对的好事。比如现在流行的美国新地形学摄影、新色彩摄影、类型学摄影等,实际上都是几十年前的理念,成了我们当下最时髦的摄影语言形式,不断神化,相继效仿,这是值得反思的。艺术贵在创新,强调原创性,一味的模仿最终只能得到形式上无限接近、离本质却越来越远的结果。

3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弥漫在风景摄影创作之中,是中国风景摄影最为痛心的问题。

当下的中国风景摄影创作,包括景观摄影,有很大一部分艺术家不是为了社会担当和责任去创作,而是为了某种名利去创作,为了标新立异去创作,为了获奖打比赛而创作,许多作品创作是“短平快”,缺乏必要沉淀和思考,犹如快餐和流行风,时髦一阵子就没了,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创作风气严重削弱了中国风景摄影的本体价值,也影响着中国风景摄影的发展问题。

4.理论创新与引领不够,是中国风景摄影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文化的吸收和转化不够。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丰富的优秀的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化,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些优秀文化对于风景摄影创作非常有指导意义。但我们对此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运用不够。二是对自己的风景摄影史缺乏系统的客观的梳理和研究。摄影术传入中国已有170多年,但由于史料欠缺,理论乏陈,治史无人,无法拥有自己的摄影史。因为没有历史,一个中国摄影师便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没有历史,我们摄影人也不能分辨好坏对错,只能凭感觉去创作或者模仿西方摄影家的作品。三是理论总结和创新不够。艺术要向前发展,就要不断创新,特别是理论的总结和创新。中国风景摄影几乎没有自己的成熟的理论体系,要么模仿山水画,在画意、唯美的圈子里打转转;要么奉行拿来主义,改头换面,换个包装,结果吃的全是西方几十年前的洋货,吃不到新鲜的东西,致使中国风景摄影老是在别人的后面跑。这是当今中国风景摄影发展中必须认真对待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04 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风景

摄影体系的若干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摄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随着历史的足迹进入新时代。风景摄影又是中国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面对新时代,中国风景摄影如何担当起历史使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的作品,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一)坚持文化自信,根植中华文化沃土,对接西方摄影理论最新成果,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摄影理论体系

文化自信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摄影术虽然诞生于西方传播于中国,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失去文化的自信。因为摄影作为技术,是通用的;作为文化,是互补相融的。摄影发展史也告诉我们,摄影语言的形成有其地理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我们要看到中国风景摄影的民族特色和取得的应有成就,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更没有必要否定中国崇拜西方。我们应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因为中华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特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然观,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和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中国风景摄影表现的是整个天地,以及创造和捍卫天地的精神,这两者都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埃利诺·康斯滕(Eleanor Consten)语)。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和理论体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摄影理论工作者应该加强中西文化特别是自然观的比较研究,加强中国风景摄影历史的梳理和理论概括,加强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中国画论与风景摄影的关系研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立足中国、借鉴外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从中国儒释道诸子百家和中国画艺术理论中吸取养分,对接西方现代摄影艺术理论,探索中国风景摄影的文化根源、民族特色和突破路径,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语言、中国精神的风景摄影理论体系,增强中国摄影话语权,指导中国风景摄影创作和发展。

(二)树立包容共荣理念,构建多元化风景摄影创作队伍体系

摄影发展主要依靠摄影家的创作实践。风景摄影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多数摄影人学摄影是从拍风景开始的。如何引导好、发挥好、锻造好这只队伍,是广大摄影工作者特别是各级摄影组织、摄影理论工作者、摄影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树立包容共荣的理念,打造多元化的风景摄影创作队伍。当前,我国风景摄影创作队伍是多元的,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有大气磅礴的也有诗意缠绵的,有恪守传统的也有锐意创新的,有关注自我精神构筑的也有观照社会现实的,面对这样一个多元的、队伍庞大的风景摄影队伍,我们应该尊重群众创造力,以包容心态、平等心态维护当前风景摄影创作生态;二是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摄影教育体系,加强对风景摄影发展史和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让摄影人明白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以先进的摄影理论和观念引导他们,共同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景摄影发展新局面。三是完善摄影组织体系,推动风景摄影的健康发展。建议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下设风景摄影专业委员会或成立中国风景摄影协会二级协会,加强风景摄影创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培训、展览传播和理论研究。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人与自然关系,探索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风景摄影创作体系

“天人合一”自然观,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中国人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金钥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古人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至高梦想。生长在“天人合一”自然观文化语境中的中国风景摄影,应该从中华母体中吸收营养,结合当今世界摄影新发展,探索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风景摄影创作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创作导向、创作观、创作语言三个方面内容:

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是人天关系的主体。社会是第二自然,是人类改造自然中创造的新风景。风景摄影不仅仅是走进大自然去追光掠影,要更多地深入人民生活,更多地去观照社会、关注人性、提出问题,去发现“不一样的风景”,用生动形象的摄影语言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精神、传播正能量。

其次,要树立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创作观。“天人合一”自然观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是和谐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伤害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身。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因人类的无知而不断激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风景摄影家要更多地关注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影像鞭挞一切破坏自然、危害人类生存的丑恶行为,引导人民树立正确自然观、社会发展观、消费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中健康发展。这是风景摄影应该担当的使命和历史责任。

第三,要积极探索“尚意”与“崇观”并重的创作语言形式。中国山水画最讲究意境,恬淡虚无,超然物外,天人合一。把这个传统嫁接在风景摄影创作中是中国摄影家的拿手好戏,而且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创造了摄影的“中国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语言、摄影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当代风景摄影的最大特点是“崇观”。摄影是一种观看方式,更是表达观点的工具。中国风景摄影家要敢于探索新语言,突破传统“尚意”的束缚,彰显个性观看,力成一家之言,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某国某名家的拍摄题材和语言风格,也不是在画意、唯美的千篇一律糖水观看中随波逐流,应该在继承“尚意”之风的同时,更加“崇观”,立足新时代摄影新实践,“观照现实,叩问社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摄影新语言、新路子。

(四)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完善激励机制,构建适应现代摄影发展的风景摄影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切艺术发展的原动力。中国风景摄影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持续发力的创新体系。一是尽快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以制度的创新促进风景摄影创新;二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量,鼓励社会参与力量,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多元的展览、收藏及传播体系,以体制的创新促进风景摄影创新;三是建立摄影发展基金,完善优秀理论成果、优秀创作成果奖励机制,以机制的创新推动风景摄影创新。(该文入选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并收入文集)。

(鸣谢:作者在该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徐为民,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创研部部长朱鸿的具体指导,在媒体传播中得到了著名摄影家李亚隆、徐为民、朱鸿等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美】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第四版),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

2.林路,《风景摄影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3.杨恩璞,《摄影鉴赏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鲍昆,《雪月风花近百年》,艺术评论,2004年第06期

5.徐淳刚,《中国摄影有多风光,中国摄影有多浅薄》,来源于互联网。

6.何伊宁,《地景的转向:当代风景摄影的多元实践》,中国摄影,2015年第11期

7.何伊宁,《中国当代风景摄影面面观》,上海艺术评论,2016年第04期

8.于莹莹,《中西自然观的对比》,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09期。

9.梁欣然,《论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4期

10.张晓霞,《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新西部》,2009年第24期

11.朱鸿,《关于景观摄影》,来自朱鸿的博客: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55d251b0101ez19.html。

李进都

李进都简介系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理论创研部副部长,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宜昌市税务局。摄影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大比赛中展览、获奖,多组(幅)作品在《人民摄影》、《大众摄影》等媒体发表。2008-2012年连续五年荣获宜昌市摄影贡献奖。

主要获奖和展览:

2008年,作品《胡同魅影(组照)》入展2008年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

2009年,作品《今日荆州古风情》(组照)和《过客》,入展湖北省第23届摄影大展并分别荣获记录类银奖和艺术类优秀奖。

2010年,作品《诗意残荷(组照)》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艺术类银奖。作品《荷塘冬韵》入展2010年第十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

2011年,作品《荆州玉面》,荣获 “楚国故都,三国名城”荆州全国摄影艺术大展银奖。作品《今日荆州古风情》(组照),荣获 “楚国故都,三国名城”荆州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优秀奖。《国家大剧院》,荣获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银坤杯”全球华人书画摄影大奖赛优秀奖和2011年第十三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综合类最佳色彩奖;

2012年,作品《音乐圣殿》(记录类单幅),入展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2012年,专题摄影作品《梦·碎片》(个展),入展2012首届中国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作品《等候》(记录类单幅)入展2012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

2013年,专题摄影作品《观照》(个展)入展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人民摄影》报于2013年10月23日专版推介《观照》系列作品。

2014年,受《人民摄影》报邀请参加新乡市承办的中国新锐摄影师作品研讨会和新乡市第十二届摄影艺术邀请展。

2015年,专题摄影作品《四方城》(个展)入展中国凤凰摄影双年展和宜昌市26人新影像展。

2016年,专题摄影作品《四方城》入选“好摄酒杯”人民摄影2016年纪实摄影比赛并在1月6日《人民摄影》报上推介。2017年,参加李亚隆摄影专家工作坊学习。

编辑出版影像画册和摄影理论研究:

2011年,编辑出版宜昌地税第一本摄影作品集《税影—2007-2011年宜昌市地税系统摄影作品选》(担任执行主编)和宜昌地税过百亿纪念画册《诗韵三峡》,于2011年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2年,编辑出版宜昌地税第一本书画作品集《税风清韵—宜昌市地税系统书法美术作品选》(担任执行主编),于2012年7月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4年,组织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税徽闪耀——图说宜昌地税二十年(1994-2014)》(担任执行主编);于2014年7月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8年8月,论文《中西方不同自然观语境下中国风景摄影面临的问题与思考》入选第十三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并收入文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