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印象古城 |(海滨邹鲁的文脉之舟)

句子大全 2010-11-08 17:12:38
相关推荐

以下文章来源于闽南网 ,作者唐颐

闽南网

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的新闻门户网站,经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许可审批,具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

海滨邹鲁的文脉之舟

文/唐颐

(一)

神州境内文庙煌煌者,自然是曲阜孔庙;而八闽大地文庙煌煌者,应是“海滨邹鲁”之称的泉州府文庙。

自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诏令州县学皆立孔庙(后又称文庙、夫子庙),庙学合一,遂成定制。文庙迅速遍布大江南北,到清朝,发展到2000多座。而今,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只有21座,泉州府文庙位居之列。

壬辰小暑,赤日炎炎,吾辈前来拜谒,幸会泉州府文庙管理处何振良主任。整整一个下午,何君陪我游览导说。与之促膝长谈,我有如沐一缕清凉之风,临一汪平静之水。何君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的收获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当年曲阜览古,拜谒孔庙,那巍峨的大成殿,林立的卸碑亭,沧桑的古松柏,着实使人震撼。后来也看了不少地方的文庙,其模式大体相似,规制却小了许多,也就没了当初的感觉,可一踏入泉州府文庙,又有了那种震撼感。呜乎大哉!就如明代大理学家蔡清所言:“盖举闽之学宫,未有若斯之盛者,居八闽之首”,而且附属建筑多,少见的宏伟、繁复和美轮美奂。

岳萍萍/图

何君说,当年的文庙比如今更壮阔。

泉州府文庙唐代始建,初于衙城右侧,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写的匾额。北宋太平初年(976—981年)移建现址。按照“左学(即府学)右庙”建制,逐渐建起明伦堂、大成殿、东西庑、棂星门和周边的15座先贤专祠......成为荟萃宋、元、明、清建筑群大观。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35.3米,进深22.7米,高约9米,用48根石柱承托,而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6根,为全国现有文庙中所罕见。令人不禁想起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檐下,那10根栩栩如生的盘龙柱。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巡幸时,孔子后人生怕触怒龙颜,用红绫布裹得严严实实。泉州府文庙这8根盘龙柱虽比祖庙小了一圈,但也足见其规制之高。

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坐像,两旁有四配十二哲塑像。主要文物有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殿前砌露台,台下为甬道、拜庭,两旁300年的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大殿的东西两侧建有东庑和西庑。空旷的地面有几千条花岗岩条石铺就。何君告诉我,文庙建筑,具有象征意义之处可多了。那铺地条石共3000条,寓孔子3000门生(这是泉州府庙特有),泮桥上石桥横铺条石72块,寓孔子的72位贤人,外行第7条石断为两截,寓被逐出孔门叛徒樊迟。桥上两旁雕有石象,寓太平盛世。棂星门,即天上的文曲星所进出的门,寓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是下凡的文曲星。大成殿更明白无误告诉你,孔子思想乃集古代圣贤学说之大成。

(二)

泉州的文脉还体现在文庙的东、西庑长廊。西庑是“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供奉着唐至清各朝代38位文化名人蜡像。我逐一拜谒,不时见到如雷贯耳之名字。第一位蜡像是唐代欧阳詹,晋江人士,乃泉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南宋朱熹曾为欧阳祠堂题咏:“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即泉州)甲第破天荒”。更让泉州人扬眉吐气的是,欧阳詹那一年以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与韩愈一起中了进士,被朝野称为“龙虎榜”。能和后来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公为同学,况且校长还是当朝天子,仅此一举,就足以说明,“海滨邹鲁”的文脉由此发端,绵远厚重,光照千秋。

我对长廊里各有一对“文臣武将”印象深刻。“文臣”乃蔡清和李贽,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高峰。蔡清何许人也?仅举一例,便可让你惊讶得嘴巴圆张。在文庙的祖庙——曲阜孔庙里,供着“七十七位先儒”,蔡清名列第七十位。这位晋江人氏,成化十三年(1477年)登进士及第,做了近三十年的官,倒不见有什么丰功伟绩,但蔡公能从祀孔庙,完全是因为他的理学成就,特别晚年,他以精通易学而著名,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和《虚斋集》等而闻名于世。而著名的明代思想家李贽,他矮矮的故居坐落在鲤城区的一条小巷内,当你凝视着他故居里清癯脸庞的半身雕像,和文庙里瘦弱身躯的全身蜡像时,似乎很难和那代表一个时代高度的思想文化奇葩联系起来。当然,错误在于世人往往以貌取人。

历史上真正称为一代名将的并不多,但这里就有两位,郑成功和俞大猷。几年前,我曾在南安石井郑成功纪念馆里看到一幅郑成功夫妇的肖像画,上有郑成功亲笔题诗:“只有天在上,而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如此气吞山河,仿佛让你看到将军率义师4万,战船数百艘,乘风破浪,渡海东征,浴血奋战,驱逐荷夷,收复宝岛的场景。而明嘉靖年间的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时与戚继光齐名,世称“俞龙戚虎”。他当年是以泉州“十大才子”闻名的文秀才,后来立志抗倭,习武于清源山,武艺高超,竟达到“剑术天下第一”。真是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风雅儒将。大概为了让世人确实信服,如今清源山上,还有他练武用的一块“练胆石”。而嵩山少林寺的十方禅院外有一块《新建十方禅院碑》,见证了俞大献把泉州南少林棍法回传嵩山少林寺像的一段佳话。

何君特别给我介绍一位明朝艺术家——何朝宗,这位德化人的名字与德化陶瓷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瓷雕,以象牙白胎釉烧制的佛像被誉为“凝脂美玉”,代表德化陶瓷明朝鼎盛时的高峰,他的作品至今还在欧美许多博物馆里熠熠生辉。他开创的瓷雕技法至今仍被“福建瓷都”奉为经典,他自然无可争议成为德化瓷雕艺术的师祖与“瓷圣”。

文庙东庑是“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陈列泉州古代灿烂辉煌的教育史。自晋代中原士人徒泉后,带来中原文化,家塾兴起,至唐代已有士子先后登科。官学、书院、私学相继兴建,宋代泉州除府学外,各县均建有县学,书院林立,如雨后春笋,时有“十室之间,必有书舍”。唐至清末中试文进士共2428人(含金门县),武进士115人,其中状元10人(含武状元2人),榜眼20人,探花8人。宰相25人,尚书25人。这些灿若星辰的英才和枯燥的数字印证着泉州“人文之胜,甲于闽省”,“海滨邹鲁”享之无愧 。

(三)

朗读文段

那天,我们站在文庙前广场上,何君为我介绍: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是泉州最大的菜市场,而文庙里还驻扎着多个企事业单位。千年文庙遭遇围困,本世纪初,一场浴血重生的突围之战在这里打响,泉州市斥资1.28亿元,重修文庙,搬迁菜市场。仅“还市民以广场”就达1.9万平方米。有人测算,这块黄金宝地的经济价值超20亿元。但令人欣慰的是,决策层没有听到任何一丝反对声音。泉州人大概都认为,保护文庙就是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海滨邹鲁”的文脉之舟。

然而,在许多泉州文史工作者心中,仅仅复建,文庙还没有真正突围。2008年接任文庙管理处主任的何君便是其中的有识之士,他说:“我们努力探索并坚持的思路是,将文物的物质性保护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非物质性保护相结合。既要传承文庙传统的文化、教育功能,更要拓展文庙融入当下的社会功能,从而真正实现文庙的突围。”

这些年,每年9月28日祭孔典礼都引来不少市民观摩,2009年,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祭孔大典,更是盛况空前。每年春秋两季“新学年~拜孔子~送红蛋”活动,开笔礼、拜师礼、毕业礼、成年礼等颇具儒家特色活动都会如期举行。各种诗词吟唱会、诗歌朗诵会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也时常在此举行。文庙管理处还与有资质的国学教育学校共同举办文庙读经班和“国学经典与传统教育”论坛等。令何君津津乐道的是,2009年举办的首届闽台孔庙保护学术研讨会,两岸13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并共同出版文集《儒风同仰》。与台南孔庙共同签订协议书,实现共同研究常态化。 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活动,无疑是古为今用,服务社会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实践。

当晚,阅读何君送我的《儒风同仰》一书,其中一篇厦门大学何乃川教授写的《文庙与教育——拜孔发红蛋随笔》,文风清新,通俗好读。他从文庙三天内发五万个红蛋,学生二万多人参与的热闹场面,想到要让学生至少记住几句有关孔子论学习的语录,青少年记性好,将会终身受用。他开出的语录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十分凑巧的是,第二天晚上,我在广西卫视看到赵忠祥对文怀沙老人的专访节目,文老在谈国学热时说:国学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儒学。而程朱理学可概括一句话:“除了敬字再没学问”,一个敬字解国学,敬就是端正态度。文老接着又说,学《论语》三句话最重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哈哈!文老与何教授虽各有角度,却异曲同工。我觉得他们的解读很有意思,很浅显,很深刻,很给力。

此番采风,我发现泉州有两艘大舟。一艘如今静静地泊在“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里,它曾经乘风破浪,扬帆“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走向世界的开放之舟。而另一艘,便是泉州府文庙,它忠实地泊在闹市,承载的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海滨邹鲁”的文脉之舟。

它们一定都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文作者

唐颐,祖籍福州,1953年4月出生于古田县,1982年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系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插队知青、工人、教师、公务员。

著有《树犹如此》《二十八个人的闽东》《闽东纪事》《山水有道》《寻找苏联记忆》等文集。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报纸副刊、华东报纸副刊、福建新闻报纸副刊奖等,《二十八个人的闽东》获得福建省第23届优秀文学作品二等奖。

朗读者

李小梅,新华网新华号、华人头条号【小梅诵读】栏目创建人及主播,“闽南网·印象古城”、“光明日报阅读公社·寻味”、“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西海岸文学平台·小梅之声”、“诗客·小梅诵读”等栏目主播,中国共青团杂志、福建作家、厦门日报、泉州通FM朗诵嘉宾,福建省海峡朗诵艺术团成员。

印象古城 · 征稿启事

“印象古城”面向大众征集以“印象古城”为主题的原创文学作品,可以是发表过的,也可以是还未发表的。栏目将择优集纳推出,凝结古城与文学的渊源,更生动地讲好泉州故事。

投稿方式:QQ邮箱 188595000@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泉州市委网信办、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宣传部、闽南网

协办单位:泉州文学院、鲤城区作协

详情>>>http://www.mnw.cn/wenhua/yxgc/

来源:闽南网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印象古城 | 海滨邹鲁的文脉之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