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1994年 张学良幼子重返祖国(因不会汉语在飞机上请人帮忙)

句子大全 2010-07-22 01:13:21
相关推荐

1994年,一架飞往中国的飞机上。一位64岁的老人正和邻座的一个中国通开心地交谈着,言语中透露着对祖国大陆的满满期待!“中国通”有些好奇地向老人问道:“您来中国是做什么的?

老人目光看向飞机下的中国大地,有些激动地说道:“回家!”

老人叫张闾琳,是张学良最小的儿子,也是是张学良现在唯一在世的儿子。

1930年,张闾琳出生于天津。在张闾琳10岁那年,母亲赵一荻便将他送到了美国,有好友伊雅格进行抚养,从此以后便一直生活在美国。

张闾琳和他的家人

离开祖国大陆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了,如今,张闾琳带着父亲张学良的心愿,终于再次踏上了这片自己念念不忘的土地。

可是,当看着眼前的土地离自己越来越近,张闾琳内心却反而紧张,忐忑了起来,这么多年来未曾回国,如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感触呢,回国之旅是否一切都会顺利呢?

是否回国?

1990年,李登辉当选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被囚禁了52年的张学良终于迎来了恢复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便可以和妻子赵一荻离开台湾并且前往美国看望儿子张闾琳一家。

父子二人交谈的过程中,张学良不止一次提到过,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再次回到祖国看一看故乡。可是由于台湾当局的禁止和自己身体的原因,自己是没有办法再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了。

张学良与赵一荻

1993年底,张学良和赵一荻两人商量道:既然自己二人是没有办法回国,那是不是可以让儿子代替他们回国,这样也算是弥补了二人多年来的夙愿了!

最后两个人一致认为,这个折中的计划,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于是赵一荻强忍着心中的激动给儿子打去了电话!

接到母亲的电话以后,张闾琳却是沉吟了片刻,不过最终还是欣然答应了母亲的请求!

晚年的张学良与赵一荻

张闾琳非常清楚“回国”是父亲和母亲最大的心愿;而他自身体里流淌着的华夏血脉也像是一直呼唤着他“回国”!

可是就要下定决心一定回国的时候,张闾琳反而有些紧张忐忑,有所顾虑起来。

第一:自己对于祖国的记忆还是停留在53年之前,已经过去的有半个世纪之久了!如今的祖国应该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会不会感到陌生呢?

再有,就是自己并不会说中文,这会不会使自己回国以后有些格格不入呢?这些想法不断地在张闾琳的脑海里环绕,一时间,竟然让他有些近乡情怯

第二:由于父亲的原因,自己回国之后一定会引起多方的反应;祖国大陆又会是对他有什么态度呢?

可是想着父母每一次提到故乡的期盼,想着脑海中对于儿时对家乡无法忘却的记忆,这些顾虑也就很快地被“回国”的决心所取缔!

而张闾琳之所以不会说中文,还要从他十岁那年说起。

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便被蒋介石一直囚禁了起来,面对被囚禁起来的张学良,赵一荻并没有选择离去,而是决心陪伴落难的爱人;

张学良与蒋介石

1940年,赵一荻得知囚禁张学良的地方被转移到贵州修文阳明洞后,当即决定要前往哪里陪伴着他。而自己年幼的儿子张闾琳,赵一荻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后,最终还是决定将他托付给自己在美国的好友伊雅格和他的妻子埃娜,由他们来抚养自己的儿子。

伊雅格,张学良年轻时候的至交好友,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在张作霖管理东北的时候,便已经是张学良的得力助手;

面对赵一荻的托付,伊雅格和埃娜夫妇发誓一定要将这个孩子好好地抚养成人;为了保护张闾琳,隐瞒他的真实身份不备国民党发现,伊雅格夫妇将张闾琳原来的姓名改了美国名字,同时还让这个孩子几乎完全西化,更是从不在他面前提起他的亲生父母。

直到与亲生父母再次相遇时,张闾琳一家生活在美国,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完全美国化。不过,每次见面的时候,两位老人还是会一遍又一遍地向张棕榈提到故乡的风土人情!

每每父亲张学良提及祖国大陆的时候,脸上的怀念之情总是会溢于言表!而在父母的不断描述中,祖国大陆的轮廓也在张闾琳的脑海里逐渐地清晰明了了起来。内心深处也总会冒出一个声音不断地呼唤着自己:“回来吧!回来吧!回来看一看祖国!”

很快,回国的契机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终于回国

张闾琳是著名的航天专家,曾供职于美国太空署高级工程师,即便是退休以后依旧热衷于对航天事业的研究。

恰逢1994年的时候,国内航天界要在北京召开一场关于航天技术方面的重要会议,张闾琳作为当时著名的航天家,当然也收到了这次会议邀请函。

收到邀请函的张闾琳十分高兴,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父母,因为这意味着自己能够顺理成章地带着父亲的心愿回到祖国,而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父母也显得十分高兴。

临行之前,父母对他更是万般嘱托,父亲张学良拍了拍张闾琳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回去以后,不要忘了替我祭拜一下你的祖父;一定要好好地看一看祖国,回来给我们认真地讲一讲!”

背负着父亲和母亲的心愿,张闾琳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归国之旅。

归国飞机上的忐忑

在飞往祖国大陆的飞机上,张闾琳发现自己旁边坐着的人对中国十分的熟悉,竟是一个“中国通”,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关于祖国的一切,张闾琳便与这位邻座开始交谈了起来

在交谈的过程中,张闾琳一直问对方关于中国的一些问题,一些问题甚至看起来显得十分幼稚。比如中国的楼层有多高,中国人民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邻座的中国通”也不厌其烦地给张闾琳讲解着。最后,中国通”有些好奇地向老人问道:“您来到中国做什么的?”

张闾琳看着眼前云端之下那若隐若现的祖国大地,声音中有些颤抖地说道:“回家!”

张闾琳

当飞机盘旋着降落,张闾琳的心又紧张起来。自己已经五十四年没有回来过祖国了,对于祖国的记忆,张闾琳依旧停留在儿童时期;如今的祖国是不是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自己会不会感到陌生?还有自己不会中文,会不会格格不入?祖国对于自己的到来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所有的问题不停地在张闾琳的脑海里徘徊着,这让张闾琳愈发的忐忑了起来。

但随着飞机降落在机坪之上,舱门打开,张闾琳踏上舷梯,当他落地的那一刻,忐忑不安的心瞬间被抚平,内心满满的只有激动。

归国后的所见所闻

由于对祖国大陆的了解知之甚少,在还没有下飞机的时候,张闾琳便有些惴惴不安地想到:万一下飞机以后没有人接待自己怎么办?

这种不安很快就化为虚有,让张闾琳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刚下飞机便受到了来自祖国的热情接待,当时的中国外专局司长亲自在机场迎接着张闾琳夫妇

回国后的张闾琳

为了能让张闾琳夫妇更好地休息,不受到打扰,他没有给他们安排任何的活动,也没有进行媒体宣传;所有的活动和行程都是在遵循夫妇二人的真实意愿下悄悄进行;

不久后,张闾琳如愿地参加了这次的重要会议;在参观过相关模型和实物后;张闾琳不禁惊叹祖国的航天技术在短短的几十年之间,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竟然一步步发展到足以能够媲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也分外的骄傲。

会议结束后,张闾琳夫妇也参观了很多名胜古迹,包括天安门、长城,故宫等!

拜访了许多故人,如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学思的儿子张仲昆等人。感受着祖国带给他的风土人情,张闾琳深深切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接着,夫妇二人来到了东北,到达沈阳以后,张闾琳不忘父亲叮嘱,立刻来到父亲和祖父曾经经常待在的地方——大帅府。看着眼前保存完好着的建筑,张闾琳夫妇既惊喜,又感动。

大帅府

当来到赵四小姐楼前,张闾琳驻足观望,心情确实格外的激动,孩提时期的记忆,再次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往日的种种,历历在目。

当来到了“九一八事变”纪念塔,夫妻二人站在塔前久久肃立,深深鞠了一躬。这一刻,他好像能够深刻体会到,几十年前面对日寇的入侵时,父亲的愤慨和接到蒋介石“退回关中”命令时的无奈和懊悔!

到了东北大学以后,张闾琳夫妇站在张学良题写的东北大学校名前合了影;父亲张学良曾经担任过这所学校的校长,还将祖父留下的大半遗产都捐送给了这所学校,为的就是能让广大青年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更好地报效祖国;

张闾琳认真地参观了学校的每一个地方,要把这里的一切都刻入脑海之中,等回去以后,他一定每一个细节都认认真真地讲给父亲听。

之后,夫妻二人来到了“大帅陵”,祖父的墓地之处。“这座墓地”位于抚顺市东北60公里的高丽营盘上,是父亲张学良为1929年在皇姑屯事件中丧生的祖父张作霖所建。回国之前,父亲张学良曾不止一次嘱咐过自己一定不要忘了替我去祭拜一下你的祖父。

对于祖父张作霖,张闾琳出生之前,他便已然逝去,所以脑海之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记忆,但通过祖父曾经种种的事迹,他对祖父多少还是间接有一些了解。

“大帅陵”,这么多年时间过去了,现如今依旧保存得十分完整,张闾琳的心中满是感激。此时,站在祖父的墓前,张闾琳再也忍不住眼眶打转的泪水,一直不会讲中文的他,却突然面对祖父的坟墓字正腔圆地喊出了九个大字,“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微风吹过,吹动着老人的衣角,似乎是对老人的回应。

大帅陵

为了能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父亲放心,张闾琳还专门用摄影机拍下了陵区的全部景物,带回美国,以解父亲的思乡之情。

在到了沈阳以后,沈阳市的副市长亲自宴请了张闾琳夫妇,宴会上夫妻二人亲口品尝到了父母无数遍提到过的家乡的味道,这让夫妻二人忍不住的热泪盈眶,不仅是回到故乡的激动,更是祖国为了祖国大陆的悉心照顾而感到。

当张闾琳夫妇准备回去时,中央领导再次宴请了他们,并向他们表示祖国的大门永远欢迎他们回家;最后,中共中央还向他们表达出了对张学良将军的高度评价,并告诉他们,祖国永远欢迎张学良将军回家。

回去以后,张闾琳将在祖国的所见所闻一一地讲给父亲张学良听,而听完以后的张学良,心情也是激动地久久不能平复;自己多年来额遗憾,自己的小儿子张闾琳,终于代替他完成了他的心愿。

晚年的张学良

2001年10月,在美国夏威夷的一家医院中,张学良缓缓地闭上了他的双眼,永远地沉睡过去,享年101岁。

由于身体的原因,直到最后一刻,这位老人也没有再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但他的儿子和孙子们却一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弥补这位老人晚年的遗愿。

在张闾琳的教导下,两个儿子都十分的优秀,大儿子张居信在2004年的时候还被北京大学聘请为教授。

2005年,这一年已经是75岁高龄的张闾琳,再次携带着全家再次回到了祖国,探访了西安、沈阳这些地方。

对于这些海外的游子,即便多年来一直都在海外,心中的信念和流淌的血脉却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即使身在海外,他们依旧以其他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