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解放战争时期 鲁中南解放区的文化建设(为后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句子大全 2011-10-30 08:29:38
相关推荐

解放战争时期鲁中南解放区的文化建设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放区的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中南解放区的文化建设配合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全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一元性、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服务于战争和生产的实用性。

坚持群众路线,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在文化实践中培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高质量干部。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区的人民政权,为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事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根据

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是鲁中南行署领导解放区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解放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教育、宣传、科技、卫生及体育事业的具体实践,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着深邃丰富的文化思想。从文本考察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文化建设进行专题论述,关于“文化”概念的使用频率也没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词语高,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的“文化”概念具有丰富多义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现象的研究是通过“思想观念”、“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等概念来阐述的,并在著作中对文化的内涵、起源与本质进行了重要论述。

第一,关于文化的起源与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集中论述。恩格斯还阐明文化需要借助于语言和意识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生产实践中论证文化的起源和本质的。

第二,关于文化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将文化概念概念扩展到人类文明,认为文化等同于文明。马克思、恩格斯用文学、艺术及文艺等词语直接表达文化概念,其中文化与水平连用的情况出现了11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表达上,有时还将文化等同于意识形态。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

列宁根据俄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论述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列宁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第一次将无产阶级的崇高理想变成现实,其文化建设思想和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列宁提出要辩证地对待剥削阶级的文化,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发展无产阶级文化的基础和方向。

第二,列宁提出要重视发展教育,教育不能脱离政治。列宁主张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第三,列宁提出要重视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普及教育,实现知识治国。列宁尤其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

列宁还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这是保证社会主义文教发展方向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三、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

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坚持民主科学,为中国文化的正确发展指明方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沿此方向,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中国革命的先进文化的理论,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体系,并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第一,关于文化的民族性,毛泽东强调,文化不能失去其民族性,文化的迷失即民族生命的丧失。此外,毛泽东强调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民族主体意识,在坚持辩证观的基础上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文化。

第二,关于文化的科学性,毛泽东主张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的思想文化。

第三,关于文化的大众性,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在他看来,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也是对文化总体价值取向的科学定位。

毛泽东认为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在国家建设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的著作中有大量关于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论述,推动了文化建设的稳固发展。

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形势。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积极谋求和平建国,而国民党反动派谋求独裁统治;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形势严峻,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出于各自利益支持国民党统治集团,尽快实现中国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一、国共两党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蒋介石一方面放出“和谈”烟幕,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一方面调兵遣将,准备内战。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

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在农村中,要紧紧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坚决地解决土地问题。在城市中,要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切进步分子。在国民党军队中,应争取一切可能反对内战的人。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并没有认真遵守协定,仍然不断制造摩擦,国民党军自津浦胶济两线进攻山东解放区。1945年12月10日,山东省参议会驻会委员会发表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前线保卫和平保卫人民的山东各界同胞书》,号召参军参战,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前线把反动派的军队打出山东去。因此鲁中南行署贯彻党中央的指示,一方面,努力进行民主改革,同时向破坏民主和平的反动势力作严肃的斗争,以保卫和巩固解放区。

二、国共两党在军事战场上的较量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出于满足人民渴望和平建设环境的需求,积极展开国共谈判,主张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而国民党统治集团谋求一党专政,不断挑起战争。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鲁中南解放区成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重点地区,此后鲁南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接踵而至,打赢军事斗争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主题。

1948年7月,鲁中与鲁南区党委合并,鲁中南区党委正式成立,领导人民进行生产、土改及支前等工作,以相当的力量胜利的支援了胶济线作战,以及津浦线解放兖州、泰安等地诸战役。1948年9月,济南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中国共产党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区攻克南京,解放战争取得了全局性的胜利。1949年8月,山东全境解放。

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解放战争的胜利是解放区的中心任务。在1947年至1949年的三年时间里,包括鲁中南、胶东、滨海及渤海解放区在内的山东解放区先后有59万青年参军,700万民工随军征战,各区党委领导解放区军民加强战争观念,统一政策思想,胜利的完成生产支前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资上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鲁中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开展

经济力量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军事斗争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主题,发展经济建设以支援前线则成为军事斗争及解放区发展的保障。山东省人民政府为了战争的胜利,耗资巨大,减少医疗卫生、文教及宣传等事业的支出,将财政支出向军务支出倾斜,例如194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军务支出高达50.23%。

为支援庞大的军务开支,支持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鲁中南解放区落实、展开土地改革及复查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解放区人民更热烈和更坚定的支持。鲁中南区党委以更大力量加强生产工作的领导,进行大生产运动、完成土地改革及复查运动,使老区农业生产提高一步,并且使战争观念与生产建设观念统一起来,克服了当时某些地区干部思想上存在着的“要支前就没法生产的错误思想”,为更好地支援战争,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鲁中南区党委自成立以来,组织领导各地干部与民众学习新华社《把解放区农业生产提高一步》及大众日报《加紧组织领导秋收秋耕秋种》的社论,领导大生产运动,保障战争支前与土地耕收同步进行,在人民群众中普遍进行发展生产、宣传土改政策的教育,贯彻宣传“生产发家,劳动光荣”的口号。

鲁中南解放区各地委积极贯彻落实鲁中南区党委组织编印的各地工作指示和宣传教育提纲,克服人民群众中存在的“谁过富了挨斗”、“怕冒尖”及“怕再重分土地”的思想顾虑,农民自动增置农具、耕牛,学习和生产热情不断提高,有力地保障了生产支前任务的完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