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获诺贝尔文学奖8年后 莫言《晚熟的人》:余生(做一个晚熟的人)

句子大全 2014-05-31 22:18:53
相关推荐

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

7月31日晚,莫言首次直播,有150万人围观,莫言调侃自己“流量很小”。

“这是30年前的一件衬衣。别的衣服都穿不了了,这一件当时肥得不能穿的,现在穿出来却显瘦了。”

莫言在《晚熟的人》线上分享会上,说自己的书“应该比30年还要漫长”。这本书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闭关”8年的作品,他既是《晚熟的人》的写作者,也是作品中的人物,深度地介入到这部书里去。

莫言曾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同时,他还是一个爱用第一人称“我”讲故事的人,《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我”还对应着莫言本人的年龄和身份。

莫言是真正将自我与作品合二为一的人,《晚熟的人》少了些剑拔弩张,多了些沉静平实,细细读来,各有滋味:

1、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成为一个什么,那么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都魂绕梦牵的什么。

2、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胆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胆越来越小,这就是早熟和晚熟的区别。

3、人类的幸福是建立在痛苦基础上的;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丑陋事物的存在。

4、我们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时间干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业绩。

5、一个人,只要能对自己违背常理的行为,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别人还真不好说什么。

6、有时候,谣言的核心是事实,就像某些故事有真实的原型一样。

7、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

8、我也喝醉过,但醉了皮肉,醉不了心。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的作品一直有一种强劲的创作力量,你能够从中感受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邃。在解读当下时,莫言说:

“一切历史都曾经是当下,所有当下都会成为历史。当你意识到一切当下都会成为历史,那也就意味着你的一切作为都要负责任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下,则让我们可以温故知新,可以从当年的当下中吸取教训、获得智慧。”

千言万言,何若莫言,莫言的故事都在他的作品里了。《晚睡的人》在十二个故事中,讲述故乡人与故乡事,展示莫言对时代的思考。

晚熟,其实是一种“后知后觉”,在挫折与磨砺中,在成长与蜕变中,依然保留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少年气”。他们心思单纯,但能洞穿人心。

世界文坛一直流传着一个著名的“诺奖魔咒”:得了诺奖就很难再出好作品。

一是获奖后流连于喧嚣与热闹之中,无暇甚至没有兴趣再写东西;二是不敢甚至不会写东西了,生怕坏了自己名声。

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也曾评价莫言:“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写出伟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种力量,没有人会阻止他。”

至于莫言能否打破“诺奖魔咒”,读完这本《晚熟的人》,相信每个人自有答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冬月的书影小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