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句子大全 2019-04-02 08:23:01
相关推荐

一本脉络非常清晰的书,从基础、实战、素材三个篇目回答了书名提出的问题: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基础篇围绕文稿起草的初心展开,重点是厘清初心与激起决心。实战篇从“磨刀子”开始,依次讲解“定盘子”“搭架子”“敲键子”的要诀,以“收果子”结束,全面介绍了写材料平时出力、战时出彩的方法。素材篇是机关公文常用词语集锦,按字数分了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词语或短语,按词性分了常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大类。

从读第一大篇的第一小章起,我就已经得到了“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用功用功再用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再多再快的捷径也休想省去努力用功的步骤,再好再妙的方法最多也只能充当努力用功的状语。因此,比起作者总结归纳的那些写出好材料的方法,更打动我的是以下三个点:

1.大胆展现了材料写作者在体制内单位的境遇

材料写作者群体中,写得好的叫“笔杆子”,写得一般的叫“材料狗”。可无论“笔杆子”还是“材料狗”,普遍都有无力感。作者从体制内单位缺写手的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了无力感产生的原因。

体制内很多单位都缺写手,按照供求规律类推,紧俏对材料岗的影响应该是待遇好、地位高、话语权大,妥妥的美差、肥差啊。可事实上,愿写能写的,逐渐转化为能写却不愿写的;不愿写不能写的,乐于在跑跑颠颠中坐等退休;愿写不能写的,因缺乏指导和锻炼而工作激情式微,逐渐转化为不愿写不能写的。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有材料写作者自身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视单位大环境的影响,况且影响非常深刻:

从单位宏观层面看,主要是缺乏支持深度思考的激励手段,缺乏深度思考的氛围和价值追求。谁愿写能写就统统让其写,谁愿写不能写、能写不愿写或不愿写不能写就放任自流,存在着严重的‘年轻人’依赖症、‘骨干’依赖症、‘政研室’依赖症、‘办公室’依赖症、‘文字综合’依赖症。

作者称这种管理模式为“鞭打快牛”。愿写能写的就是“快牛”,5个“依赖症”则是频繁举起落下的“鞭子”,导致“快牛们”成为急难险重任务的先锋,也充当杂七杂八任务的清道夫,长期透支体力、脑力、精力和心力,补给的草料往往只有一句“能者多劳”。他用“不疼不痒”来形容“能者多劳”,进一步说出了广大写材料的“老黄牛”的心声:

短短几个字,风轻云淡间,就把应该业务处室干的全面梳理上情、下情、内情、外情及工作谋划、设计、推进、落实推得干干净净。

哪有那么多‘能力问题’,在牛到一定程度之前,全是‘态度问题’。

够直接也够辛辣,对问题不遮不避,相信能引起很多材料工作者的共鸣。

2.原生态式的材料写作复盘

实战篇中,每一章都有专门的“实战复盘”部分,复盘内容贯穿材料写作的各个环节,真实还原了好材料诞生的全流程。中央机关某部研究室原主任雄文这样评价:“这本书贵在原生态式的复盘……原汁原味重现了一个省直机关的笔杆子从调情况、定盘子、列提纲到具体成稿的全过程。”

比如针对“如何精读”的问题,他复盘了自己精读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具体过程及方法。精读前,定好原则和思路:学习讲话中关于党建工作、组织人事工作的新论断和新表述,研究思维逻辑,做到“上情与技法兼得、内情随上情而思”。精读中大致分三步曲:第一步,扫总导语,找准主题——“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第二步,扫一级标题、标题后导语和二级标题,研究逻辑框架,提炼出整体思路并研究各部分如何为主题服务。具体操作是,梳理出讲话的整体思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如何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从中发现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技法:拟的各级标题,从形式上看“大象无形”,从内容上看能完美概括提炼段落主旨。第三步,逐字逐句精读,前后反复对照精读。要精到分析出一级小标题如何服务于讲话主题、各级小标题如何服务于上级标题,精到分析出起承转合的手法,精到找出好观点和好词句并标记、批注和摘录,做到精读留痕。

这些原生态式的复盘,让人有听老师讲解材料分析题的感觉,学生最想看的不是成文答案,而是老师对材料进行抽丝剥茧、去粗取精、语言组织的完整过程、详细步骤和具体方法,学会这些才是学到了“神”。代入感强,便于学习者在效仿中习得、内化。

3.介绍了一个青年干部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的励志故事

作者李永新的笔名叫“愚拙小儿”“愚拙”,名字取得非常谦虚。他毕业于清华大学,任职于某省直机关政策研究室,代拟过省长讲话稿,起草过全省系统年度工作报告,曾在一个月写出过20多篇大小汇报材料。说他聪明绝顶不一定,“拙”则一定不。不仅不拙,又有上进、刻苦的优良品质。某市委机关某部主任科员醒客评价这本书:“不仅介绍公文写作技巧,还介绍了一个青年干部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的励志故事。”

李永新在书中复盘了自己读一份《人民日报》的全过程,报纸是2018年8月16日的电子版——

头版,逐篇认真看:《〈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出版发行》,文章中论述的8个专题名称摘录在词句集锦里,方便反复揣摩及备用,将书名记录在笔记本里以便尽早买来研读;《中国经济——形隐 质优 势好》,属于经济类通讯消息,被他归入需要详读细研的文章类别,因此从形式到内容不放过任何精华;《创业热土充满活力》,时间紧张只能略读,发现了其中有特色的标题,做了记录。第二版和第三版,快速浏览标题,没有时事政策、业务相关内容和触及兴奋点的文章,跳过。到第四版,《人民论坛》是必读栏目,根据文章内容同时结合实际工作,选择或精读或粗读。此时,他的身体开始感到疲乏,于是采取先复制粘贴到文档中的办法,把值得品味的地方标黑,留待翌日细品。第五版是评论版,篇篇必看。依然采取先copy下来的办法,把重点、亮点、启发点标黑。读到第六版,他的身体已经很疲乏,加上没有找到兴趣点,跳过。第七版是理论版,每篇至少要点开。他从中发现了关于经济形势分析的理论文章《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想细读深读,奈何状态不佳,还是copy下来并做好标记,打算第二天重点研读。剩下的版面快速浏览,记下取得不错的标题。整个读报过程,他像榨汁机一样榨取读物中的精华。

那天的报纸一共有24版,通读一遍需要耗费的脑力可想而知,他也几次提到“疲乏”“体力和精力不支”。而这还只是一份报纸,他一天的阅读量肯定不只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坚持下来的人在我看来都是猛士。作者的勤勉与奋进,从读报的这个小片段可见一斑。

在复盘一次代拟省长在某项业务的座谈会讲话提纲时,他提到了当时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业务储备方面存在短板,二是缺乏5个认知:①对省长关于全省工作谋划摆布缺乏系统认知;②对省长关于这项工作在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定位及具体思路缺乏系统认知;③对省长关于这项工作同高质量发展、思想大解放、民营企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的关系缺乏系统认知;④对跳出所在单位、站在全省高度看这项业务工作的内涵外延缺乏系统认知;⑤对省长的逻辑思维特点及语言特点缺乏认知。看起来只有两个挑战,实际上和套娃一样,大挑战下套着小挑战,小挑战中还有一堆难题,个个都是烫手山芋。

为了写好这篇讲话提纲,他找素材:有关这项工作的当前进展、下步打算、相关场合发言材料以及文件柜、库中的系列综合资料、业务专题材料。当我以为前期准备到这里已经基本完成的时候,他还有进一步行动:在省政府网站读遍了省长到任后所有政务活动的新闻稿,百度搜索了省长到任前关于该项工作的论述;查阅了当年省政府所有来件,研读了省长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从思维、内容、语言方面逐一研究;查阅了总书记视察该省期间的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近一年来的重要会事和文件。用心用力至此,最终结果毫无悬念:领导充分认可,当即指示报送。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写下来不过8个字,念出来只要几秒钟,而用行动诠释它的内涵,要有多强的毅力、下多深的功夫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励志故事,是人家十年如一日孳孳不息的真实日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