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诗词中最美的16个“桃花”名句)

句子大全 2019-11-25 17:15:42
相关推荐

春天就要过去了,桃花已经零落成泥碾作尘了。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诗词中最美的16个“桃花”名句。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在人间(指的是庐山下的平地村落)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海拔较高的庐山上的大林寺这个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诗人白居易常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惆怅遗憾,却不知到春天它已经转到这高山古寺里来。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的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一般说, 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平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的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李白离开的时候,汪伦在岸上踏歌给他送行,李白遂写下这首诗相赠,表达感激之情。

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前往拜谒颜真卿,当时是暮春时节,河水大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4、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上的人: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吗?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桃花溪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5、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有一座桃花庵,桃花庵里面住着一位桃花仙人,他种着许多的桃树,摘桃花换酒钱。

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7、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8、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那美丽的姑娘脸庞相映着鲜艳的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

9、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这首诗是黄巢起义之前写的诗,充满了豪情壮志。

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10、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兰溪棹歌》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

11、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江上翻滚的浪花好像千里的雪,一望无际。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沉默不语,竞相怒放,把春天装点得十分灿烂。

12、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诗人因写了玄都观赏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作者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13、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元稹《桃花》

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14、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李白曾经多次隐居山林。他在少年时代,和逸人东严子隐居岷山。出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碧山桃花岩。此诗当作于李白在碧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15、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徐俯《春游湖》

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下了几天春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前人认为“蘸”字用的尖新小巧,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桃花依水的状态。“春雨断桥人不渡”不仅暗示了这天是绵绵春雨之后的晴天,使“燕子双飞”有了物候的意味,夹岸的桃花更显出了雨后的鲜红欲滴,而且映照了“蘸”字,因为水涨高了,岸边桃树半浸水中,所以桃花才贴着水面怒放,映的水上也是一片嫣红。“人不度”点出环境的幽静,与“小舟撑出”形成对比,动静相生

16、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王维《辋川别业》

细雨中被雨水涤尘的草翠绿得可以服染衣,水边桃花红艳得好像火即将燃起来了。

春播的季节,山野之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春草与桃花。春草是怎样的,桃花是怎样的,人们大都有亲身感受。所以,要处理得使人如身临其境,是不大容易的。但王维自有见地,他使用了“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这就是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用色法。把红与绿给予高度的强调——红得似乎要燃烧起来;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于是盎然的春意,便通过红绿二色的突出与夸张而跃然纸上了。

欢迎大家在评论里补充含有“桃花”的诗词名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