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王金玉老师谈作文之记叙文真情实感

句子大全 2012-09-04 04:02:13
相关推荐

中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资源库(原创)

高考成绩揭晓,笔者执教的高三,据后来学生成绩统计,全班59人,120分以上17人,110分以上39人,平均分114.67分,超过实验中学111分,如果说句最大的体会,就是在高三一年的作文指导中,狠抓了记叙文写作训练,现将记叙文五次训练方案整理如下。

高中记叙文写作训练之一——记叙文写作“四字真经”真新美深

高中记叙文写作训练之二------真情实感永远是记叙文写作的第一要义

高中记叙文写作训练之三------记叙文写作的结构模式

高中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四-------描写手法综合运用

高中记叙文写作训练之五-------立意文采及其他

中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之真情实感

【作文题目】: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一句话甚至可能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目的】:台湾作家琦君在散文《泪珠与珍珠》中有这样一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种“泪”是感激感动之泪,不用说流泪,我们曾多久没感动过了?我们从何时心变得不再敏感了?我们天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遗失了多少沿途的风景忘却了多少曾经的感动?“蓦然回首,不复存在的心灵伊甸园”,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庞过早地蒙上了功利的冰霜,不由人不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像孩子了。本次作文旨在找回孩子们那颗敏感的心灵,用善感的心灵细细品味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悲一喜,逐渐发现被刻意隐藏了的浓浓的真情,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的美好。还要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注意细节描写和议论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作文不足】:1、事情不真实,素材道听途说,随意敷衍。

2、泛泛记叙,不注重写作的切入点。

3、不关注细节描写;只叙不议,文章浅薄,无法深化主旨。

4、以“感动”为题,内容却无法让人感动,缺乏真情实感。

【针对指导】: 1、写你熟悉的人,真实的事。

2、切口要小,但挖掘要深,做到“以小见大”。

3、注重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生动真实;叙议结合,适当的抒情议论能增加文章深度,深化话题主旨。

4、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文章首先感动了自己,别人才会感动!

【优秀片段赏析】(赏析重点:细节描写和适当的抒情议论结合,文章才能收到感人的效果)

1、晚上回家,还没到家,母亲就已将家门敞开,站在门前等待我了,我问母亲是怎样知道我回来了,母亲说,不知怎的,一听到那种上楼声,就有种直觉是我回来了。我听到后心中一颤,我是否能听得出母亲的上楼声呢,她的话使我感动。

桌上的饭都是用碗罩着的,母亲怕菜会凉。母亲做饭不会太晚,她怕我放学回家会饿;母亲做饭也不会太早,她怕菜会凉了……

2、阳光透过落地窗折射进来,毛衣针飞舞着,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毛线上脱落的毛毛在空气中飞舞着,像是一只只小精灵穿梭在这温馨的空间里。它们共同编织成一首熟悉的旋律,静静地在我心中播放着。这段旋律似曾相识,好像从来都没停过,它一直重播着,给我温暖,给我力量,给我勇气。

3你以我为圆心,以爱为半径,在我生命中将画一个让我感动一生的圆。

……我曾经在想,你和我的缘有多长,原来就像这跑道,一圈又一圈,永无终点,你给我的感动,一头连着现在,一头连着未来。

4爸爸艰难的蹲在地上为我洗苹果,他圆滚滚的啤酒肚被不情愿地挤在那里,让我看着都为爸爸难受,可是他执意要亲手洗净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它们光洁的皮上印画出爸爸无言的疼爱。

5、碗里是精心处理过的草莓,每一颗鲜红的草莓被切成若干小份,那些饱满的果粒中倾吐着透明的泡沫,红与白的果肉散发出诱人莹润的光泽,空气似有似无的飘着果清香。仔细一看,那些垂涎欲滴的果肉里夹杂着细小的白色颗粒,这是什么?难道……我瞪大了眼睛,看着妈妈,妈妈的眼圈又红了,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那是药粒,我弄碎了拌在草莓里,你就能吃下去了。”

【优秀习作一】感动

济钢高中 尹璐

一叶知秋,秋的到来是落叶告诉我们的,还有那丝丝秋风。

风从窗口挤进来,把日记本吹起几页,这样的凉爽让我清醒。记忆像泛黄的日记,一页一页放映在脑海。画面定格在许久之前的那个冬天,随之而来的,是那“吱——”的一声。

那是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不知道是因为下了鹅毛般的大雪,还是因为心里的寒冷。本以为寒假可以很轻松,却被辅导班塞满。我只得每天早早起床,机械般的洗漱后,骑车上学。不与爸妈说再见就关门离去。

又下雪了,我在心里狠狠地说着。我下意识的把头缩进高高的领口,这样的天,出奇得寒冷。我推车出了门口,忽然听到一个柔柔的声音:“看,姐姐去上学了,宝宝长大后也要上学的。”我转头向一楼窗口看去,是一个阿姨抱着宝宝在看雪。我朝她们浅浅一笑,目光不经意的顺着楼层上升。

突然吹来的风把我没来得及收回的笑容僵住,我愣在那里。

五楼,那个大开的窗口,与其他窗口的紧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窗后的女人穿着单薄的衣服,竭力探出头看着什么,寒风把她的脸冻得通红,把她的头发吹乱……五层,那是我的家。那个女人,是我的妈妈。

眼泪被感动挤出,我装作什么也没有看到,迅速转过头去,然后骑上车离开。被我极力克制住的眼泪,还是落在了雪地上。

我快速蹬着车子,在转弯处听到了“吱——”的一声。那是我每天都会听到的声音,似乎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可我却从没想过去探究它的出处。我转头看去,五层的那个窗子在慢慢合拢,随着“吱——”的一声,最后的一点缝隙也消失了。(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汹涌而来的感动将心里的寒冷温热,原来,无论春夏秋冬,妈妈总会在我离开时打开窗子,将身子竭力探出,捕捉我最后一丝身影。从那以后,每次离开前我都会向那个窗口望去,向妈妈会心地笑。

那份感动,被我镀上了金色的花边,随着那“吱——”的一声,被我牢牢的锁在了心里……(体会议论抒情对于打动人心、深化主旨的作用)

指导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内容朴实、情感真实的好文章,每次读都会收获一次感动。之所以达到这样感人的效果,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1、取材生活化,可以说是就地取材,相似的经历容易引起读者共鸣。2、细节描写恰到好处。比如母亲的动作细节描写、我的心理细节描写、下雪天的场景细节描写等。这些描写使文章具体可感,真实生动。3、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议论抒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使抒发的情感更加圆润饱满,也使记叙文上了一个档次。作者不仅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4、倒叙手法的运用,“那‘吱——’的一声”给人极大的阅读期待,使短短的文章显得波澜起伏、生动感人。

【优秀习作二】感动

济钢高中刘婧

倚在公园的长椅上,回忆着你给我的感动。

——题记

漫长而又凄寒的冬天何时才能过完?偌大的公园中,只有我和一对幸福的母女。寒风吹过,不禁打了个寒颤,将你送我的围巾围紧些,再紧些。我亲爱的女儿,最近还好么?

岁月蹉跎,不经意中我们好像换位了。

我拄着拐杖走在小径中,踩踏这地上的积雪,步履蹒跚,追赶不上你轻燕般的步伐。你放满了脚步,拿走我的拐杖,用双手搀扶我向前走。那一刻,我感动。为你对我的搀扶感动。

我和你一起在沙发上看电视。虽然时间流逝,我仍改不了唠叨的习惯。也许因为牙齿退化,我口齿不清却又冲你唠叨不停。你目不转睛的盯着我,用心倾听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倾听我对你的关爱和关怀,即使我已说过一万次。那一刻,我感动。为你的用心倾听感动。

清晨,我醒的很早,想要穿好衣服却因双手颤抖怎么也穿不上。你轻轻的推门进来,小心翼翼的给我穿好所有的衣服。把我搀扶到沙发上,又忙着为我准备早点。那一刻,我感动。为你帮我摆脱年迈的不便感动。

我们一同享用晚餐,也许因为口与手的协调能力变差,我弄的满桌饭粒,甚至地上也是。你嫣然一笑,拿起我的饭碗和筷子,一口一口的把饭送到我嘴边,又轻轻的为我拭去嘴角的饭粒。直到我吃完,你才端起自己的饭碗。而我,只是坐在那里安静的注视你。那一刻,我感动。为你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进餐感动。

……

我跨过岁月的羁绊,感受着你带给我的点点滴滴的感动。我亲爱的女儿,你长大了。

感动你对我的搀扶,记忆中我也曾帮你跨过人生的第一步;感动你的倾听,记忆中我也曾这样教你人生的第一次呼唤;感动你为我穿衣,记忆中我也曾这样帮你第一次装点人生;感动你帮我进餐,记忆中我也曾给你人生的第一次盛宴……

寒风愈加凛冽,将围巾围紧些。放眼望去,那对幸福的母女已手牵手走向远方。

我的女儿,你让我感动。

指导教师点评:这是一篇比较特别的习作,特别之处表现在:1、叙事角度——主人公“我”是一个年迈的母亲,这种角色颠倒引起读者很大的阅读兴趣;2、表达主题——一个年迈母亲感动于孩子对自己的照顾,而文章最后也点出母亲也曾这样照顾过孩子,这个母亲无疑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出了一个懂得感恩与回报的好孩子,“感动于孩子的感恩”这种主题在中学作文中也是鲜见的,读来感觉耳目一新。

另外,文章从细腻处落笔,通过四处细节描写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抒情,使感情饱满自然,让人充分体会到了母女情深与亲情的美好——这个母亲和这个女儿为彼此的付出都让人感动,她们的内心是多么充实而又幸福啊!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这世界需要你

爸爸,你就像一块海绵,将苦水统统吸到肚子里,却向我们炫耀被幸福撑得好饱。

——题记

柳絮飞扬,一如往昔,也将我的思绪带到了那段天真漫的时光。

懵懵懂懂的小丫头站在你的脚边,傻傻地看着你将一株幼小的柳苗栽入土中,嫩黄的柳枝在你手中任你摆弄,那样听话。你将我高高举过头顶,去触摸那最嫩的一片叶,柔柔的小手握着嫩嫩的柳叶,我和它的世界一同被你那宽大的手掌举起,从此开始生命的旅程。

瘦弱的柳苗在你精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而你的小丫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背起了书包上学堂。清晨,坐在小柳树旁,大声朗读着老师教的课文:“我,爱,爸,妈,妈。”细长柔软的柳条在微风吹拂中随意摆动,清晨的露珠洒入我的脖间,逗得我咯咯直笑。你停下手的活,看着我,呆呆地笑着,像个孩子。我跑去问你:“爸爸!爸爸!什么叫‘爱’呀?”你不语,只是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那一年,柳絮纷飞的时节,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涩与你的隐忍。妈妈病了,你在家与医院之间来回奔跑,照顾年幼的我,照顾生病的妈妈。暴风雨的夜晚,我看你坐在黑暗的客厅中,烟头的光亮闪在黑暗中,窗外的柳条在狂风暴雨中呼喊,似在挣扎,可听起来却又很无力。在生活的玩弄中,我们总是显得很脆弱。从此,这个世界只剩下我们两个,相依为命。送走妈妈的那天,你坐在客厅中,目光呆滞,心似乎也随妈妈离去。我缓缓走到你身边,抱着你说:“爸,女儿长大了,我们要好好活,你想哭就哭吧。”你愣了一会儿,然后抱着我痛哭起来,我强忍住眼中的泪水,对自己说:“从此,不能再让你受伤,”屋外的柳絮散落一地,像下了一层薄薄的雪,在阳光下闪着光。

转眼间,我已上了高中,寄宿生活让我离你更远了,我心里一直担心你一个人会不会太孤单。每次大休回家,你都会站在柳树下,等待着我,一脸的期待。每次,你都乐呵呵地接我回家,跟我说柳树又长高了,你们厂又加工资了这样的琐事。可是,父女连心,我又怎会不知道你面对的压力和承受的苦楚。我不想揭穿你微笑背后的无奈,只是看着你稀疏的白发,一边心痛,一边加倍爱你。

柳絮纷飞的时节已渐渐逝去,我也不再是你的小丫头,可是,爸爸,我希望你知道,如同土地将柳树孕育长大,你宽厚的手掌将我的世界举起,柳树离不开大地的滋育,而我,又如何能离得开你?

【阅卷人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篇文章将“你”定位为“父亲”,将“这世界”定位为家庭,抒写自己与父亲之间的需要关系。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将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文章写得情深深,意浓浓。

此文真实、本色、真情、纯净。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女儿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作者巧妙地选择了一个特殊又富于意蕴的意象——柳。将柳苗成长与我的成长叠合在一起,将人与物融于一体,有双关意味。这株柳树令人过目不忘,也不禁让人想起归有光那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这是一棵永远苍翠的亲情树!

文章开篇用一句精彩至极的话语作为题记,展现父亲的宽大胸怀;结尾用我的长大、柳树的成才,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这世界需要父亲”的主题,卒章显志。关于题记,我还需要提醒以后的考生,如果没有精彩的、恰到好处的话语作题记,就不要从形式上追求“题记”,以免弄巧成拙。由于一些所谓考场优秀作文的误导和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的辅导,每年都有一些学生用病句或者和文章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字作了题记,开篇即让阅卷老师的“印象分”大打折扣,比画蛇添足更为危险。

高考阅卷中最打动阅卷老师的,给我们“视觉震撼”的,往往是一些言之有物、富有真情实感、细节感人的作文。但这类作文确实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要写出感情真挚的美文,生活体验很重要,选材也很重要。中学生社会阅历尚浅,生活积累还不是很丰富和深入。所以,选材时要有“自知之明”,要避开自己陌生的材料和区域,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亲耳所闻的,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深切感悟的,了然于心的……),这样才能避免中学生写作中“胡编乱造、情节失真、感情苍白、矫揉造作”的现象,抒发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真挚情感。

母亲的闹钟

济钢高中2013级8班潘信君

临近佳节的思念可以有多种方法,一封相隔两地的书信,一句真挚的话语,一个9:35分准时响起的闹钟。

我的母亲因为生命中平添了一个我,一切都改变了。她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放弃的了工作,每天待在家里,做家务,等我和父亲回家。没事钩点东西,上上网,养些花草,感觉母亲很轻松。但我现在要住校了,母亲便又开始工作了,我其实是有些替她累的。

在这周,我从学校回来,才发现母亲变了,她开始孜孜不倦的跟我说着她单位发生的事,她的眼睛在说起工作的时候,突然亮起来了,还一闪一闪地,满脸抑制不住的高兴,连鱼尾纹好像也减退了一般。像是一个孩子说起自己最心爱的的玩具。我有些诧异,便问了一句:“妈妈,那你是更喜欢在家里呢?还是上班去呀?”没想到,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上班了。”那眼神,仿佛是问她一加一等于几一样。我刚想问,母亲便自己开口了,她说她没上班的时间,在家里很无聊,所以她会养花草,养鱼,养乌龟,养狗。上了班了,有人陪她说话,有事可做,过得很充实。

我彻底呆住了,大脑里一片空白。这时,闹钟响了,我走过去,将它关上,时间显示的是9:35,我有点奇怪,但一想也许是定错了,所以没管,可妈妈说她是特意定的,就是为了别忘了这个点给我打电话,她还说一到这个点她就守着固话,不断重拨免提,重拨免提,但我宿舍的电话一直占线,有时一直打到10:00还打不通。

我哭了,我真真切切的哭了,即使是在学校想家的时候也没有掉过一滴泪,现在却扑在了母亲怀里,我感到深深的自责,母亲将她为事业打拼最好的年龄全部付出在了我身上,好不容易能够上班了,在家的这一丁点时间她也不肯放松自己,不断坚持着我与家唯一的联系。

那晚我哭了很久,母亲也只当我是为中秋节伤感。

母亲的闹钟寄托着对我的思念,对我浓浓的爱,就像昨夜的月亮,黄黄的,发着温暖的光,默默地亮着,拥抱着地面上的一切,照亮了游子回家的路。

高中组第十题

时光深情且残忍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2013级8班赵鑫

(指导教师:王金玉)

秋雨寒骨。午睡时,我做了噩梦,哭着惊醒,泪痕满面,心里像是肆意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雪,北风席卷。

我梦见了母亲,蓬草般枯槁的白发,老态尽显,陌生又熟悉。她一个人蹒跚着走,背影渐远,决绝又孤寂。我哭着喊她,不知所措。我让她留下来,泪水流进嘴里,酸涩。她没有听见,没有回头,她狠狠的甩开我的手,她走远了。

黑夜沉沉的压下来,让人窒息。我仰着头,有凉意的水珠落尽眼里,世界朦胧,模糊成一副水墨。

我惊醒了,空气里满是室友香甜沉睡的安然气息。我无声的哭。

有这样一种残忍的力量,被人们称作时光。他手持利剑,在你的灵魂深处刺下,于是伤口处,缓缓流淌了出无色的血。时光渐流,你我渐老。

曾经看过一本书,作者说,有一天,她生病了。她向年老的母亲撒娇,如同幼年时一般窝在她的怀里。她以为母亲会像以前一样抱抱她,心疼的安抚她,她以为她会看见过去那双深情的眸子。可是没有。母亲茫然的歪着头,告诉她,家里的小鸡生病了。母亲颤巍巍的拉过来一个水果盒子,笑容欣喜,母亲喊她的全名,真漂亮啊,这个能送给我吗?她的心里流泪,却微微笑着,说,好啊,送给你了。于是母亲笑了,像个孩子。她从头至尾,没有关心她一句,“你的病,还好吗。”

她能如何,她只能笑着,笑的心都疼了。时光如毒酒,毒哑了喉咙,毒销了记忆。深情,却也残忍。他许以我们温情相聚,却又让我们惨淡别离。

母亲常对我说,若是以后老了,宁肯留着白发,也不会染发。有一天,我惊异的发现,母亲的发乌黑,如同过去一样。她有些尴尬的笑,她说,白发太多,和你走在一起,别人还以为我是你奶奶呢。我怔怔的望着她,她不自然的整理着发,我发现,她矮了,过去我需要昂头看她,如今,我却要低下头去。我发现,她老了,她黑发里穿梭的手,苍老皱缩,不复以往。

我发现,时光,在母亲的身上如此深刻。我发现,我还未真正长大,母亲,却先老去了。如此残忍。

过去她也曾陪我奔跑在田野,为了放飞一只美丽的风筝。她也曾恼怒我的调皮,在人来人往的街上与我追逐。她也曾伶牙俐齿,与我计较一字之差。她也曾穿最曼丽的裙子,身材姣好,青春洋溢。她更曾与我一样,二八年华,为一朵花的绽放欣喜,为一树枯叶的凋零悲伤。她曾经是年轻的,年轻的如同一树海棠,远望是丝锦,近观是刺绣。她曾经肤如凝脂,长发飘扬,笑起来,温雅的如同一朵梨花。

她初做母亲,也是年轻的,力气饱满。她能端着一盆的洗碗水,刷一声,泼在石子路上,泼在一架葡萄下。后来,她就这样,泼一盆水,泼了几十年。石子路变成了柏油路,葡萄藤长成了满满一架葡萄,结出果实,饱满甜腻,一颗颗,如同紫宝石,坠在藤下,吃也吃不完。而她,却渐渐皱缩。柔顺的黑色长发,变成了枯槁的短发,灰白的发,隐匿在期间,躲也躲不开。身材走形,再也穿不下过去的裙子。她端不动一盆水,换季的节气,她总是会生病。

春天来了,她看着我奔跑,看着我放飞一只熟悉的风筝。那天,春风轻拂,暗香浮动,空气里是蓬勃的生命气息。她摘了一瓣迎春,黄橙橙的鲜艳颜色,放在手心,被风吹走了。她仰头,我看见她侧脸,下垂的眼皮如此明显。她说,遗憾过去很少亲手放风筝,以后再也没机会。

听见这句话,酸涩突然涌上心间。

她不喜欢我宅在家里,常劝我多出去走走,看看河山风光。那时她低着身子拖地,起身时突然扶住了腰。皱眉,良久,才不满的埋怨,“你看,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会后悔的。”

我突然好想问她,你后悔过吗。为了我,奉献了整个青春与生命。

我不曾拥有像李娟一样的机会,与母亲在西北深处生活。不曾与母亲穿梭在最古老的森林,去摸寻一把木耳。我只是被母亲牵着,从懵懂的孩童,一步步的大了,大了,再大了。而母亲,一天天的老了,老了,又老了。时光来了,披着铠甲,拿着利剑。过去他是多么温柔啊,如今却这样冷清。

当我慢慢长大,迈着步伐,大踏步前进,我不曾注意母亲老了。我还以为她永远都是那个坚强,年轻,健康的女人。当我偶尔停下步伐,回头,我却哭了。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她老了,脆弱了,不再健康。我不曾参与她的老去,而她以全部的生命,微笑看我长大。

这是我们的区别。

当我明白,却已晚了。

她已经老了,许多事,不能做了。许多遗憾,已成定局。

十年

姓名:李天悦

导师:王金玉

学校: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高中]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可能是生命中最温暖明媚的一段记忆,可能是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爱恋,亦可能是肠断天涯、孤寂难捱的一段岁月。无论悲喜,十年的时光,终是在生命的纸张上渲染上浓重的色彩,抹不去,忘不掉。 于我而言,十年的时光,是从寒冬到盛夏,是家中的老槐树从抽枝吐绿到白雪压枝,是生命的年轮在不停旋转。时光飞逝的光影里,我听到骨骼拔节的清脆声响,看到我越来越挺拔的身影,而曾经爱护我、陪伴我,与我一步一执手的那个人,却在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衰老下去。 儿时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便把我放在爷爷奶奶家。小学三年级前,我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住。上幼儿园时,我因为不会自己扎头发,每天早晨给我扎小辫就成了一件“大工程”。一开始是奶奶给我扎,可是因为我十分挑剔,而奶奶又是个急性子,过了一段时间她就受不了了,劝我说:“把头发剪了吧,早上节省出时间你还可以多睡会。”那时我对头发莫名地无法割舍,摇了摇头就要哭出来,爷爷见状忙说:“唉不就扎个小辫吗,明天爷爷给你扎。”我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看着他。然而第二天当我去幼儿园时,就连幼儿园的老师都问我“这小辩谁给你扎的,真漂亮!”我大声答道:“爷爷给我扎的!”然后老师就“噗嗤”一声笑了,边笑边看着我说“你……你爷爷真厉害!”我当时也满心欢喜,心想,我爷爷真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爷爷。 家里买菜、做饭的也是爷爷,儿时我最爱去厨房玩,看那些瓶瓶罐罐里面装的盐、白糖等各种调料粉。爷爷在烧饭时,我就跟在他身后转悠,爷爷回头看到我就舀一勺白糖给我吃。甜津津的白糖,厨房锅下簇簇的小火苗安静燃烧,锅里飘出饭菜的香气,是我现在想来都觉得温暖静好的美好画面。后来长了蛀牙,奶奶和爸爸发现了爷爷经常给我糖吃的事,把爷爷数落了一顿,爷爷看着牙疼的我,很是愧疚地摸了模我的头,说:“以后不吃糖了,爷爷给你做其它好吃的好不好?”我点点头,“好,爷爷做的饭最好吃了!” 小的时候我是个马大哈,随手拿着的东西走哪放哪,经常在家里走一圈,东西就找不着了,而爷爷总是能把我随手乱扔的手套、帽子、小手链一一收好,等我发现那些东西不知被我扔到哪时,再一样不落地把东西放到我手上,同时叮嘱我“别再随手乱扔了啊。”我信誓旦旦地答应,但是这毛病却总也没改。后来我离开了爷爷,离开了家,上了寄宿制学校,这毛病才总算改好一点。或许,之所以有些毛病总也改不掉,是因为曾经有人一直宠着你,让你可以肆无忌惮,而当长大后,必须独自一人之时,便能明白,没有人能一直宠着你,因此轻而易举地改掉多年的坏习惯,磨平任性的棱角。 我记得小时候被大家问过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爸爸妈妈你最喜欢哪一个?”或是“爷爷奶奶你最喜欢哪一个?”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喜欢爷爷!”为此被老爹老妈和奶奶骂过好几次的“白眼狼”。 然而这几年,因为在寄宿制学校读书的缘故,回爷爷奶奶家的次数大大减少。两周一次的见面,长时间的分别,让我轻而易举地发现爷爷和奶奶的衰老。 那天,奶奶打电话给父亲抱怨“老头子越来越糊涂了!出门买菜忘了带钱,做饭次次做的和咸菜一样咸。还经常贪小便宜,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买回家的那些便宜东西根本不能吃、不能用!”听到这话后我将信将疑,爷爷明明那么厉害,怎么会办糊涂事呢? 那日回爷爷奶奶家,我说要吃西瓜,爷爷便从厨房里抱出一个大西瓜,拍了拍西瓜皮冲我说:“知道你回来特意去买的,今天去赶集去的早,这个西瓜可便宜呢!”“哎呀,老头子,你买的这西瓜皮怎么这么厚!”奶奶把切开的西瓜放在我们面前,父亲看了看,说道“爸,以后买东西别老贪小便宜,便宜没好货,跟你说过多少次了!”爷爷还是犟道:“皮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买之前我尝过,这瓜可甜呢!”说着拿起一块瓜咬了一口,父亲将信将疑地也吃了一口,还未待咽下去表情便有些哭笑不得,“别吃了别吃了,又涩又不新鲜,扔了吧!” 爷爷不满道“就你阔,花钱大手大脚的。” 有一次,爷爷买回来几样闪闪发光的金首饰,说是今天去街上发现搞促销,纯金首饰三样才二百元,就买了回来。“留着,将来给我孙女作嫁妆!”我听后一口茶哽在嗓子里,顺了顺气才说道“爷爷,你想的太远了,我才多大啊!”“不远不远,上了大学马上就要谈男朋友了,爷爷就盼着多活几年,将来看你结婚呢!”本来因为“嫁妆”一词觉得好笑的我,听到这话心里莫名地堵了一下,特别郑重地说:“爷爷你肯定能活好多好多年,不仅能看着我结婚,将来还能给我孩子做饭吃呢!”父亲在一旁突然说道:“等等,爸,纯金哪有这么便宜的,你还是在街上买的,不会又被骗了吧?”结果就是,爷爷买的那三样首饰其实不到五十块钱就可以买到,他又被人骗了。 十年光阴如梭,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很多。听说任何东西都敌不过时间,我看着爷爷在时光中日渐老去,看着我记忆中那个无所不能的爷爷因为爱贪点小便宜总是被奶奶和父亲数落,看着他日渐稀疏的银发和脸上、手上越来越多的老人斑唏嘘感怀。 但我想,这世上一定也有些东西,是无论时光怎样冲洗,都不会褪色的。就像爷爷对我的爱。就像我每次回家,他都会给我做丰盛的大餐,就像他记得我爱吃的每一道菜,就像他无数次在大雪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我家来送饺子,就像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孙女最棒、最争气,如同我一直觉得我的爷爷最好、最厉害。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