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题(有答案)

句子大全 2011-11-04 14:14:22
相关推荐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的“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对于其他共同体思想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的问题。

B.历史上共同体观念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C.“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中找到思想本源。

D.当今世界并不是一片祥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一开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接着引出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文章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本源有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并就两者之间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在论证中多次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旨在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

D.文章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并不平坦,需克服很多困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个别大国能够打破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不以假想或者现实的敌人为目标,那么将会减少大国间的对抗因素。

B.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形成的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进行创造性改造,就不能让它焕发新的活力。

C.“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主要是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提出的,也反映了中国的自我定位。

D.只有全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国际关系中的对抗因素,才有可能实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愿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庙里的男人

林扶宵

清朝年间,江南杨桥县爆发了瘟疫,县令见疫情严重,便请南塘县名医杨福亭前来救急。

杨福亭带着徒弟阿世来到杨桥县,见过县令后,便去浮螺山采药。两人从山腰一直采到山顶,药材足足装了一箩筐。此时,两人觉得有些累,见山顶建有一座庙,便进去休息。

刚进大门,只见院子里烧着一堆火,两人正纳闷,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男子抱着一捆干柴,从屋里走了出来。那男子的注意力全在那堆火上,根本没发现杨福亭师徒二人。然而杨福亭的神色却变了,一种恐惧与惊慌从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来。阿世刚想问他怎么回事,杨福亭便拉着阿世,匆匆走了出去。

阿世从没见过师父有如此狼狈的神色,就算面临传染性极强的瘟疫,师父都是那样从容不迫,怎么见了庙里的这个男人,却害怕成这样?因此一到外面,阿世便好奇地问道:“师父,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认识那个男人?”

杨福亭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我不认识,你不要多嘴。我们采药的任务已经完成,赶紧下山去吧。”就这样,阿世稀里糊涂地被师父拉下了山,然而那庙里的男人,还有师父反常的举止,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几天后,他们采来的药材眼看就要用完,而杨福亭因为诊务缠身,又走不开,阿世便自告奋勇地提出由他去采药。杨福亭点点头,又叮嘱道:“你去也行,不过快去快回,不要耽搁。”

阿世重新来到了浮螺山,不过他没心思采药,因为他想先到山顶的那座庙里去看看。

还没走到庙中,一股香味儿便已扑鼻而来。进去一看,原来是庙里的那个男人在烤野兔。阿世也没理他,自顾自地往里走,先在庙中供奉的神像前磕了几个头,接着便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不时看着那男人的动静。

男人转头看看阿世,突然问道:“你是大夫?”阿世浑身一激灵,回道:“你怎么知道的?”

男人笑了笑说:“不是大夫,背着药筐干吗?”阿世不服气地说:“也有可能是采药夫啊。

男人笑道:“采药夫可没你这么细皮嫩肉的。”

阿世被他说得哑口无言,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是干吗的?怎么一直在这庙里住着?”

男人苦笑道:“我从外地来,想去南塘县。因为翻过浮螺山后,从杨桥县进入南塘县,是最近的道路,便跋山涉水来到这里。之所以在这里住下嘛,是因为我身上一文钱也没了,只好先在浮螺山采几天药,等卖药赚了钱,再继续赶路。”

阿世点点头,劝道:“那你可要小心点,杨桥县正闹瘟疫呢。”

一听到“瘟疫”两个字,男人的脸上突然显出兴奋的神采,也没兴趣烤兔子了,他径直来到阿世的身边,神秘地往四处看看,确定没人之后,这才重新问阿世:“你真的是大夫吗?”

阿世有些生气道:“这有什么可怀疑的?我之所以来杨桥县,就是为了消灭这场瘟疫的。”

男人一拍大腿道:“太好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听着,我现在有一条发财的好门路,你走不走?”阿世坦白道:“谁不想发财?到底是什么门路,你说来听听?”

男人小声地说,他想跟阿世合作,让阿世利用大夫的身份,在治疗瘟疫的药中做手脚,使得瘟疫无法在短时间内被消灭。而他呢,因为认识某位道教宗师,所以可以从宗师那里弄到一批符咒。等到符咒一到手,他就去杨桥县附近的各府县兜售。他相信,到时那些府县一定陷入了瘟疫蔓延的恐慌之中,那么,号称有驱邪消灾作用的道家符咒,定能卖出高价,绝对可以狠狠发一笔横财。而阿世要做的,无非是不要过早使用有疗效的方子罢了。最后所得的钱财,两人一概平分。

男人说完了他的计划,得意地看着阿世,问阿世意下如何。阿世气得脸都红了,当场表示自己做不出这种卑鄙无耻的事来,并警告对方,小心天打雷劈。说完,他起身想走,不料却被男人叫住了。

男人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嬉皮笑脸地说:“你装什么清高?这年头谁不爱钱?我问你,你可听说过南塘县的名医杨福亭啊?”.

阿世心中一惊,不知男人提到师父作甚,便含糊道:“杨福亭的大名自然听过,怎么了?”

男人冷笑道:“五年前,寿湖县大疫,我与杨福亭联手,就赚了个盆满钵满。要不是我这几年染上赌瘾,我还是富人一个。不瞒你说,我此去南塘县,就是为了找杨福亭要点钱来花花。如果你愿意与我合作,我也不用跑去南塘县了。怎么样,心动了吗?连杨福亭这样的名医都不拒绝这种赚钱的捷径,你一个小大夫还装什么?”

阿世彻底震惊了,也终于知道师父为什么害怕见庙里的这个男人了,原来是有把柄落在他的手里。

男人见阿世迟迟不动弹,便催促道:“怎么样,考虑清楚了吗?”

阿世不屑地白了他一眼道:“你还是去找杨福亭要钱吧,他就在杨桥县。我就不奉陪了。”说完,阿世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刚一出门,却迎头撞见了杨福亭。阿世也不打招呼,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径自往前走,直到杨福亭喊了声“站住”,他才停下脚步。

杨福亭淡淡地问:“你知道‘非人不传’是什么意思吗?”

阿世没好气地答道:“如果一个人品行不良,那么,就不要把技艺传给他。”

杨福亭微笑着说:“过去三年中,我只教了你一些简单的药学知识。但从今天起,我打算教你真正的医术。过来,先见过你的师叔。”

阿世惊讶地转过头,只见庙里的那个男人正笑嘻嘻地看着他。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首段写杨桥县县令请南塘县名医杨福亭出山帮忙消灭瘟疫,不仅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还从侧面烘托了杨福亭高超的医术,对人物形象的勾勒极为简练精当。

B. 杨福亭看见庙里的男人后一系列反常的神态举止引起了阿世的好奇心,而作者却迟迟不揭示原因,这种引而不发的写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C. 庙里的男人动员阿世在药里做手脚,先是晓之以“利”,遭严词拒绝后,又动之以“例”用杨福亭举例来诱惑他。这一处作者以对话的形式推动情节向前发展,颇为引人入胜。

D. 小说在最后写到“庙里的那个男人正笑嘻嘻地看着他”就戛然而止了,阿世是不是后来又改变心意答应了他在药里做手脚,我们无从得知,这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尾。

8. 这篇小说悬念迭生,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来设置悬念?

9.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毛士龙,字伯高,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杭州推官。熹宗即位,擢刑科给事中,首劾姚宗文阅视乖张。杨涟去国,抗疏请留。天启改元,正月疏论“三案”,力言孙慎行、杨涟等有功社稷,而魏浚辈丑正害直之罪。帝是之。

是年五月,魏进忠用事。进忠广开告密,诬天津废将陈天爵交通李承芳,逮其一家五十余人,下诏狱。士龙即劾锦衣骆思恭及诬告者罪,请究治妖言奸党并主使逆徒,进忠益憾。

至九月,士龙劾顺天府丞邵辅忠奸贪,希孔、允成亦劾之,辅忠大惧。刘朝等因诱以超擢,令攻士龙。辅忠遂讦士龙官杭州时盗库纳妓,进忠从中下其疏。尚书周嘉谟等言两人所讦,皆风闻,请宽贷。进忠不从,削士龙籍,辅忠落职闲住。进忠后易名忠贤,显盗国柄,恨士龙未已。四年冬,令其私人张讷劾之,再命削籍。明年三月入之汪文言狱词,谓纳李三才贿三千,谋起南京吏部,下抚按提讯追赃,遣戍平阳卫。已而辅忠起用,骤迁兵部侍郎。六年十二月,御史刘徽复摭辅忠前奏,劾士龙纳访犯万金,下法司逮治。士龙知忠贤必杀己,夜中逾墙遁,其妾不知也,谓有司杀之,被发号泣于道。士龙乃潜至家,载妻子浮太湖以免。

庄烈帝嗣位,忠贤伏诛。朝士为士龙称冤,诏尽赦其罪。士龙诣阙谢恩,且陈被陷之故。帝怜之,命复官致仕。竟不召用。至崇祯十四年,里人周延儒再相,始起漕储副使,督苏、松诸郡粮。明年冬,入为太仆少卿。又明年春,擢左佥都御史。时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惠世扬皆未至,士龙独掌院事。帝尝语辅臣:“往例御史巡方类微服访民间近高牙大纛①气凌巡抚且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富可敌国宜重惩。”士龙闻,劾逮福建巡按李嗣京。十月谢病归。国变后卒。

注:①纛dào: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往例御史巡方/类微服访民间/近高牙大纛气凌/巡抚且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富/可敌国/宜重惩。

B. 往例御史巡方/类微服访民间/近高牙大纛/气凌巡抚且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富可敌/国宜重惩。

C. 往例御史巡方/类微服访民间/近高牙大纛/气凌巡抚/且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富可敌国/宜重惩。

D. 往例御史巡方/类微服访民间/近高牙大纛气/凌巡抚/且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富可敌国/宜重惩。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新皇帝即位或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可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可称为“改元”。

B.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C.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国家各部委的部长。如吏部尚书,是吏部的长官。

D. 嗣位,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长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士龙敢做敢为,敢于弹劾为官不正的官员,他曾弹劾姚宗文、骆思恭、邵辅忠、李嗣京等多名官员。

B. 毛士龙因得罪权贵,被魏进忠及其党羽诬陷削籍,差点被杀害。后来毛士龙被重新任用,担任过左佥都御史。

C. 魏忠贤掌握朝政大权,广开告密,诬陷朝廷重臣,遭到毛士龙的反对。后来,魏忠贤被判死罪。

D. 毛士龙、杨涟都是有功之臣。毛士龙经历过几位皇帝的统治,被重用过,也被冷落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夜中逾墙遁,其妾不知也,谓有司杀之,被发号泣于道。(5分)

(2) 士龙诣阙谢恩,且陈被陷之故。帝怜之,命复官致仕。(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品令茶词

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孤令:孤零。金渠:茶碾,金属所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好像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B.词人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C.词人在松林喝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到十分惬意。

D.这首词上阕主要写品茶过程,下阕着重写品茶的感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15.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表现对茶的喜爱之情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面文段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是用银钗打拍子敲碎,酒弄脏衣服也不在意,表现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之雄心,也怕会是“_____________”的结局。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说明了六国获得珠宝玉石的方法,____________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秦人对待珠宝玉石的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进入新年,一段时长3分钟的“乡村版迪迦奥特曼”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 )。近年来,此类“土味文化”,已经成为网络上一股重要的文化风潮。我们知道,趣味低下、搞怪猎奇、内容浮浅的感官刺激之作必然。但“乡村版迪迦奥特曼”的跨国大热,以及去年华农兄弟“竹鼠系列”视频的全民火爆,与过往的“土味文化”有着巨大区别。这些创作者更加“接地气”,擅长用优质的创作传达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我们乐见这种乡村文化的繁盛。文化产品要做到特定时代的“社群生活的表达”。二十世纪西方出现的众多艺术流派,与曾经的艺术表现形式。事实上艺术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方法。

扎根时代、扎根生活,这是文化产品创作的。而今,全民文化时代正在徐徐拉开大幕,优秀的“土味文化”无疑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五名“90后”费时半个月拍摄了这条短视频,网友纷纷转发,以示支持

B.五名“90后”费时半个月拍摄了这条短视频,获得了网友大量转发支持

C.这条短视频是五名“90后”费时半个月拍摄出来的,网友纷纷转发支持

D. 这条短视频由五名“90后”费时半个月拍摄,获得了网友大量转发支持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独树一帜 昙花一现 分庭抗礼 终南捷径

B. 独树一帜 稍纵即逝 大相径庭 终南捷径

C. 异军突起 昙花一现 大相径庭 不二法门

D. 异军突起 稍纵即逝 分庭抗礼 不二法门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明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B.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达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C.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现真实的生活,这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D.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揭示真实的生活,这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① 。电磁波就是这样,一方面无线通信信息要靠它来传输,但另一方面, ② 。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能够透过人的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 ③ 。

21.下面是某公司总经理开业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今天,我们隆重恭贺本公司正式开业。首先,我谨代表公司全体人员,向亲自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公司从筹备到开业,有幸得到诸位的热情支持,对此,我们感恩戴德。今后,我们将诚信守法经营,鼎力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祝愿大家身体倍儿棒,生活幸福!

①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左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3)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4)……批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写一篇演讲稿;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详解答案

1.C(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狭隘、片面,“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错,应该是“全人类的、世界的”,原文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B“历史上共同体”说法扩大了范围,以偏概全,原文是“历史上不少共同体”。D“是全世界负责任大国的共同责任”,无中生有。)

2.B (根据原文第三段,作者未论证两种思想文化本源之间的关系。)

3.C (“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张冠李戴,文章中提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过程中逐步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非其提出的背景。)

4.A【解析】“在三年内实现”错误,原文为“有望实现”;张冠李戴,“有望在三年内实现5G覆盖中国”的主体是中国塔,而不是中国移动运营商。

5.C

6.【答案】内容上的侧重:①材料一侧重报道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中国5G领先的原因。②材料二侧重报道中国5G领跑与中国企业坚持创新密切相关。③材料三侧重报道5G发展为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如何突出的:①材料一主要通过中外对比,突出我们的优势。②材料二主要通过列数字,突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付出和收获。③材料三主要通过实例来突出5G发展为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7. D

8. ①凸显反常。描写杨福亭的反常言行,却迟迟不揭示原因,产生了悬念。②描写神态。庙里的男人说话的神情渲染了神秘感,增强了悬念。③插叙故事。阿世准备离开时,庙里的男人又讲述了与杨福亭的“纠葛”,把悬念推向高潮。

9. 我认为主人公是杨福亭。①情节发展上:小说主要讲述杨福亭设计考验徒弟医德的故事。②人物塑造上:他是小说的灵魂人物,作者借他向德艺双馨的医生表示敬意。③主题表达上:小说借杨福亭强调“非人不传”,凸显了“医德最重要”这一主题。

我认为主人公是阿世。①情节发展上:小说借由他的视角铺开情节,他是线索人物。②人物塑造上:他是小说着墨较多的人物,小说的结局是他通过了考验。③主题表达上:小说借此表达了“医德最重要”这一主题。

10.C 【详解】 “近高牙大纛”,是说“声势显赫”;“富可敌国”是固定词语。可以排除AB和D项;“气凌巡抚”是对“御史巡方”气势的描绘。另外,“且”引出后文“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也可以排除B项。此句的完整翻译是“以前御史出巡四方,就像皇帝秘密在民间探访。声势显赫,气势胜过巡抚,而且在公署前后都通过各种渠道纳贿,每次奉命出使,富可敌国,应该加重惩处”。故选C。

11.D 【详解】D项,“嗣的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长子”错误,嗣的本义应该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故选D。

12.C 【详解】C项,魏忠贤“诬陷朝廷重臣,遭到毛士龙的反对”错误,由原文“魏进忠用事。进忠广开告密,诬天津废将陈天爵交通李承芳,逮其一家五十余人,下诏狱。士龙即劾锦衣骆思恭及诬告者罪,请究治妖言奸党并主使逆徒,进忠益憾”可知,魏忠贤诬陷的是废将陈天爵,陈天爵不是朝廷重臣。 故选C。

13. (1)(毛士龙)在夜晚翻墙逃跑,他的小妾也不知道,认为是官员杀害了他,披散着头发在路上哭泣。

(2)毛士龙到朝廷感谢皇上的恩惠,并且陈述了自己被诬陷的缘故。皇上可怜他,命令恢复他的官职退休。

【详解】第一句中,“(毛士龙)夜中逾墙遁”是省略句,“逾墙”应理解为“翻墙”,“有司”应理解为“官员”,“被”通“披”,“号泣于道”是状语后置句。

第二句中,“诣阙”应理解为“到朝廷”;“被陷”应理解为“被诬陷”;“故”应理解为“缘故”;“致仕”应理解为“退休”。

参考译文:

14.C项, “在松林喝茶”,听“掠过松林的风声”理解错误,因为“汤响松风”是比喻写法。汤响,是煮茶的沸腾声。“汤响松风”,煮茶的沸腾声如掠过松林的风声。(3分)

15.①细节描写,对碾茶、煮茶的具体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品茶过程中词人的愉悦享受。

②衬托,以酒意衬托茶的味浓香永,渐成佳境,表达了词人对茶的喜爱、赞美之情。

③比喻,用孤灯之下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的感受来比喻喝茶后的感受,惬意而满足。

④多感官描写,通过分茶、碾茶的视觉描写,煮茶的听觉描写,品茶的味觉描写,表达对茶的无比喜爱。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每点必须包含“手法+解析+情感(效果)”三要素,缺一个要素扣1分。)

16.(1)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剽掠其人 弃掷逦迤

17.D 【详解】根据文段前后内容可以知道,此处以“这条短视频”作为主语,与上下文陈述对象一致,语言更连贯,因此排除AB,与C项相比,D项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衔接更为紧密。C项前后主语中途易辙。

18.C 【详解】第一处: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力量突然出现。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这里是指“土味文化”兴起,用“异军突起”比较合适;

第二处: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过去了(多指时间、机会)。这里是指那些“趣味低下、搞怪猎奇、内容浮浅的感官刺激之作”会很快消失,用“昙花一现”比较合适;

第三处: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根据语境这里是说二十世纪西方出现的众多艺术流派,与曾经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别大,用“大相径庭”更符合语境;

第四处: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终南捷径:比喻求名利最近便的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语段是说文化产品创作的路径,用“不二法门”符合语境。

19.C 【详解】在本处语段中“表明、表达、揭示”这三个动词与“真实的生活”都不能搭配,“真实的生活”只能是被表现出来的;而且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现真实的生活”这件事儿,前面分句的主语是“创作者”,前后主语不同,不能省略“这”;

20.①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②其辐射却是人类的隐形杀手

③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意思对即可)

21.“恭贺”改为“庆祝”;“亲自莅临”改为“亲临”或“莅临”;“感恩戴德”改为“心怀感激”;“鼎力”改为“竭力”;“倍儿棒”改为“健康”

【详解】邀请函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 “恭贺”是祝贺别人,应改为“庆祝”;“亲自莅临”重复赘余,改为“亲临”或“莅临”;“感恩戴德”程度过重,应改为“心怀感激”;“鼎力”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感激,此处说的是“我们”,应改为“竭力”;“倍儿棒”为口语,不适合庄重的场合,应改为“健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