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做人 若胡乱说话(快人快语 即使言者无心 也会产生严重后果)

句子大全 2014-03-25 14:26:26
相关推荐

尘世之中,有一个很著名的概念:“非想非非想。”非想,不是一般的思想,没有了思想,不知道了;非非想,并不是不知道。换句话说,非想就是说不用很强烈地分别意识思想,但是它有知性与知觉。非非想,脑子里没有“空”,也没有“有”,这是一种禅定境界。

对处于“非想非非想”状态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反对来,自己“非想非非想”了,也就“不可说”。思考是有层次的,先是“非想”,接着“非非想”。强调思考,但又反对过于思考。不思考,说出来的话经不住推敲,过于思考又会影响交流。

吕纯阳是黄龙禅师的弟子,有一天他到南京,扮成一个很可怜、苦恼的老头子,到一个专门卖軔鱼的老太婆那里,天天吃鱼,吃了不给钱,吃了好几年。

这个老太婆水远不向他要钱。吕纯阳后来问这个老太婆,为什么不要钱?老太婆回答:“我看你这个老头子没有钱啊!”

吕纯阳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只有你是个好人,你要不要成仙呀?”

老太婆说:“我不要成仙,我卖我的枴煮,很舒服。”

“你要不要发财?我有一个法子传给你可以点铁成金。”吕纯阳说着,就在她那个铁锅上一点,铁锅就变成黄金了。

老太婆说:“嗯!蛮有道理,我还是不要。”

吕纯阳心里想,这个人真好,世界上只有这个人是好人。最后又问:“老太太,你究竟要什么呢?”

老太婆说:“把你的指头给我就好了。”吕纯阳稍一愣,摇摇头说:“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他说的“众生”不是佛学这个众生,是指人意外的生命。吕纯阳认为,众生容易度,人最难读,是因为人们之间是存在观点认识上的差别,而语言的沟通常常因误听误解,而产生矛盾冲突。

有一种聪明人,总以为自己的许诺会打动对方,错误地判断对方的需要,开口前不思考,结果说出来的话毫无用处,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老太婆只要吕纯阳的手指头,因为它才是实用的,胜过所有语言。

佛教不是完全怀疑语言,而是以“否定之否定”来提升语言的功效,这种怀疑精神,有利于开发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慧。相对于“说”而言不达意“不说”就成了一种领会“意”的途径。

有一位沩山禅师,他是后来禅宗五家七宗(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黄龙派、杨岐派)中的一宗的宗主,他有一次问一位叫香严禅师的师弟:“我听说你平常机锋敏锐、口若悬河,是锐不可挡,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今天我不问你所有的其它的问题,我只问你一句话,你回答我:在你父母没有生你的时候,你给我说一句话看看!”

香严禅师一听,觉得这话太厉害了,他百思不得其解,想来想去没有答案,然后翻遍了佛教的经典,也没有答案。他只得问沩山禅师。

沩山禅师说“我不能对你说,我如果对你说出来,就是我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的东西。”

香严禅师决定发奋参究这句话,他参了很长很长时间,有一次在偶尔的瞬间,当他在劳动的时候用一个瓦片,锄掉另一个瓦片,那个瓦片一甩,碰到了棵竹子上,发出很清脆的一声响,把他生命的谜团就一下子给震开了,他所有的疑问就烟消云散了。

这个“父母未生的时候”,成为禅宗经常参究的一个话头。“混沌未分时”,混沌,天地还没有产生的时候。混沌是本原性的一种状态,混沌没有分的时候,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本来面目”。

同样,禅宗认为我们的清净的本心,它是超出于言句之外,随着语言的、意识的产生,“不思善、不思恶”这种本源性的状态、这种原整的状态就被破坏了,真实的自我就淹没于言句之中。

由此可见,口若悬河,机锋敏锐,其中却有着“善”与“恶”的涌动,稍稍把持不住,就会伤害对方,或被对方抓住破绽。所以,为人处事喜欢说话的人往往容易招惹是非,尤其遇事不冷静,快人快语,即使言者无心,也会产生严重后果。

清朝有一个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大人尊姓?”

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没有呀。”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

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

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不再当县令。

可见,乱说乱问,是很危险的。我们每个人都得谨慎手中的“瓦片”,甩出去不要伤了人啊!开口前适时地思考一下,不仅是一种智慧,而且也有实际的好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