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在黄土地上写作文的高中生——让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

句子大全 2009-04-20 03:59:45
相关推荐

韩明月是柳树镇玍木村的一位高中生,今年读高三,他从高一开始就帮着父亲种菜。菜地的体力活,父亲并不用他干,但是种菜的策略都是韩明月给父亲出的主意。韩明月在县城读高中,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去都为父亲带回几本有关种菜的科技书籍。父亲种菜发财了,韩明月读书的尽头也更足了。

柳树镇隶属于辽北县,位于辽北县西南部,距县城27公里,医巫闾山余脉横贯镇南部。总面积15100公顷。有耕地面积3267公顷。全镇有11个行政村,103居民组,5158户,总人口17853人,其中农业人口17008人,非农业人口845人。

柳树镇可谓三山六水一分田,这里耕地少,历史上种植品种单一,人们总是习惯于种植玉米,不仅在大田种,就是房前屋后的零散地块也都种上。除了种植玉米外,另外还种植一些高粱、谷子、黄豆等。这些农作物的市场价格较低,全镇人均土地不到2.5亩。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如何带领农民致富?劳务输出并不是最完美的办法,因为农民工撇家舍业,即容易荒废了土地,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韩明月认为,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才是农民最理想的出路。

韩明月在初中时,作文成绩就好。他是个爱写作文。爱学习、爱思考的学生。上高中时,家里由于贫穷,交不起学费。为了挣钱上学,也为了改变家里人的命运,韩明月就在自家的土地上动起了脑筋。

柳树镇地处阜新市郊区,最北部的玍木村距城内市场不到20里地,三轮车能在20多分钟就把新鲜的蔬菜送到地方。近两年来,随着城市的延伸,郊区菜地的征用,市区居民需要一个大菜园子来满足人民的生活。为此,韩明月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发财的契机。柳树镇离市区近,紧邻市区,随着城市的扩大化,柳树镇必将成为市区蔬菜生产基地。从市区到柳树镇的路程无菜园子,多年来柳树镇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过去栽植大葱曾在地区创过品牌。由于临近市区,菜价好。近距离销售降低成本,容易和消费者对接,省时省工省交通;蔬菜市场的价格拉动,居高不下,而且年年有增幅。为此,韩明月就跟父亲商量,在自家的土地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增收致富的增长点。在发展蔬菜生产的思路确定之后,分三个层面来发展蔬菜生产,即裸地蔬菜、冷棚蔬菜和暖棚蔬菜一起上,实行三轮驱动,推进蔬菜产业持续发展。

韩明月帮助父亲种菜,爷俩靠种菜鼓起了腰包,同时也走出一条成功的种菜之路。即使遇上大旱的年头,也一点没影响他的收入。韩明月现在有冷棚6个,另外还经营裸地蔬菜15亩。这些菜地就是他的绿色银行。那大把的钞票,可以说就是从他的菜地里长出来的。

韩明月家是村里的非农业户,家中的耕地很少。过去家中没有任何其它经济来源,父辈们就靠死守那仅有的一点点地种大苞米维持生活,那时家中非常困难。韩明月跟父亲开始种菜,一开始,爷俩只是小打小闹,只经营了2亩地菜田,第二年有发展到3亩地。就这样发展,一直到现在,已经是20亩地了。种菜不仅使韩明月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生活,而且还有了一大笔存款。

回首种菜的经历,韩明月总是感慨万千。他上初中时,家里只有一亩多地和几间破旧的房屋。在父亲一次意外车祸中,又欠下了许多外债。这样的日子,对韩明月来说,别提有多艰辛了。韩明月说:“我自己还只是个学生,不能上班帮助家里改善生活,欠下的外债也根本无力偿还。”俗话说,穷则思变。韩明月经过仔细的思量,毅然走上种菜之路。

刚开始种菜时,热情很高,但是由于面积小,同时又缺乏技术和资金,辛辛苦苦地忙乎一年,却没有挣上几个钱。韩明月说“虽然收入很少,但是却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证实了我选择的路子没有错。”后来,韩明月又从书本上学习,向有经验的邻居请教,再加上父亲在第一年的实践摸索出的经验,以后逐渐就顺手了。第二年种的3亩地蔬菜收入2万多元,这跟当年种玉米相比,增长了十倍多。

这个收入一下子给韩明月打了兴奋剂一样,让他种菜的信心更足了。韩明月动员大干一番。他看好了河边的一片足有10亩的河滩地,准备承包下来种菜。他把这个想法和父亲一商量,全家都不同意。说那老河套,都是沙子、石头,咋种菜啊?韩明月也就没有了注意。可是,种菜挣钱的梦想始终在韩明月的脑子里闪现。他深知,发展蔬菜,是一条致富路。现在只靠家里房前屋后这点得,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啊。就这样,韩明月在母亲、爷爷的反对和村民的关注下,说服父亲,自己造地。

那一年,韩明月父亲投资4万元,雇铲车平地,雇大翻拉土造地。韩明月父亲硬是在那昔日的河边荒摊造出了12亩地。为了防水,他又在靠近河边的外围打了防水坝。看着自己造出来的这一大片地,韩明月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韩明月父亲在这块地上种上了各种大陆菜,足有8亩地,同时在另外的4亩地上还种上了玉米。可是天不遂人愿,韩明月父亲虽然在地边垒了防水坝,可还是有几亩地被洪水给冲了。当时,爷俩真是心疼啊。不过,即使这样,他的投入还是在当年就回本了,而且还有剩余。有了这个教训,韩明月就去镇政府的水利站请教。在水利部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他劝父亲又投资修建了两条石龙坝。

现在,韩明月家那12亩河滩地,种有茄子、黄瓜、柿子、辣椒等几样大陆菜,一天最低能卖600多元钱。一年纯收入10万元。他不但用卖菜挣的钱还清了外债,翻建了房子,买了一辆专门用于卖菜的大三轮车,另外还有了存款。韩明月说:“看着父亲开着自己的三轮车,拉着满车的菜,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村里人看韩家挣钱了,也都学着韩明月爷俩开始种起菜来。有几个在外地打工的都回来种菜了。玍木村一下子掀起了种菜的高潮,菜农们种菜的热情空前高涨。此时,韩明月心里却有了一点遗憾。为啥呢?因为村里开始发展冷棚了小区,韩明月家的菜地离村里规划的冷棚小区太远,未能规划进去。看着别人家在冷棚里种菜,韩明月的心里干着急。他早就知道,冷棚稳产、高产,一定挣大钱。拥有自己的冷棚,成了韩明月的一个梦想。这个梦一直在他的脑子里飞旋。直到两年前,柳树镇领导知道了他的想法后,给了他们爷俩很大的帮助,帮他协调了拉电的事宜,同时把他家的菜地规划进了冷棚小区,圆上了他们父子的梦想。

2011年,韩明月父亲一口气建了6栋冷棚,占地6亩。他在冷棚里专门种植大陆菜。6栋棚年纯收入达到9万元。韩明月在家时,经常给前来学习的人算一笔账。一栋冷棚黄瓜可以收入15000元;在裸地种一亩地黄瓜,最多收入8000元。韩明月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韩明月父亲用冷棚菜挣的钱,买了一辆大卡车,那辆三轮车光荣下岗了。现在韩明月家的菜效益最好时,一卡车菜能卖2000多元,最低时也能必保卖到700多元。尽管韩明月家不是最早发展冷棚的,但是在冷棚里扣上小拱棚的,他们父子是村里的第一人。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村里的人没人相信。一是嫌费事,二是感觉作用不大。今年,韩明月跟父亲在自己家的6栋冷棚里同时做实验。结果,别人家冷棚在4月份栽苗,韩明月家用小拱棚的办法比他们提前20天栽苗。虽然赶上了倒春寒,但是效果是非常好的。别人家开始栽苗时,韩明月家的苗已经开花了;别人家的黄瓜开花时,韩明月家的菜已经坐果了。棚户们都到他家来看,都信服了韩明月父子俩的做法。就是这6棚黄瓜,因为上市早于其它冷棚20多天,赶上了市场上缺菜的节骨眼,不但好卖,还卖上了好价钱。

提前20天,就是商机。因为4月份正是暖棚和冷棚菜衔接的时候,暖棚菜下架了,冷棚菜还没有上市,市场上就出现了一个蔬菜短缺的局面。就是这将近一个月的功夫,要是能把菜弄到市场上,不就抓住了这个商机吗。当时,一斤黄瓜批发价是1元5角到1元8角,比后来大量上市的冷棚菜多卖5角钱。

韩明月说:“冷棚菜,就是抢一个早字。”冷棚菜,管理简单,见效快。韩明月总结出冷棚菜的三种改进措施:一是在棚里扣小拱棚;二是浇粪水;三是菜的品种一定要全。韩明月今年准备把6栋冷棚换成钢筋骨架。柳树镇正在玍木村实施城市大菜园子工程。相信韩明月父子一定会在种菜这天路上,走出灿烂的明天。

“种菜挣钱,一亩园十亩田”。韩明月提出的这个这个口号,迅速在该镇的玍木营子村叫响。现在这个村的种菜户已经达到50多户,菜地面积共有600多亩,蔬菜年收入800多万元。

谈起今后的打算,韩明月语惊四座。他说:“我准备叫父亲去外地菜农家打工。”自家的菜地还得雇人干活,这主人咋还要去外地的菜农家打工呢?原来他是想去学人家的种菜手艺,把别人的手艺学回来,再通过自家菜地的课堂传授给村里的人。

韩明月在菜园的小屋里贴上这样一副对联:建生态菜园,产绿色果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