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十首古诗词赏析

句子大全 2008-10-22 14:11:10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了十首古诗词,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进一步增加积累,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诗词大意,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准备。十首古诗词都配有插图,勾勒出诗词中描写的景物,画面简洁,意境深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

1、《采薇》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戍边战士在返乡途中抒发感慨之作。写返乡士兵由眼前的情景勾起内心的复杂情绪,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大意是:昔日从军出征时,只见杨柳随风飘摇;如今我回来了,眼前是大雪纷飞之景。路缓缓走来,已经是饥渴交加。我的心里充满了悲伤和哀痛,没有人能明白现在我胸中的感慨。

清代学者王夫之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种以相反的景物来衬托感情的写法,常能获得更强的艺术效果,因此这两句诗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经典。

后两句写归途漫漫,饥渴交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清代学者方玉润在分析《采薇》一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

2、《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古人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大意是:渭城早上的雨润湿了路面的尘土,客舍旁的柳树显得格外青翠、清新。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诗的前两句写离别之景,“朝雨”“浥轻尘”“客舍”“杨柳”勾勒出清晨雨后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奠定了本诗轻快、悠远而并不悲伤的感情基调。诗的后两句写离别之情,选取的是饯行之宴接近尾声时的一个劝酒的场景。本诗气度从容,意味隽永,抒发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离别之情,因此被广为传颂。

3、《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大意是: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夜雨悄然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温柔地滋润大地万物。阴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唯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到了早上,那被春雨润泽而显得沉甸甸的花朵,恐怕就要铺满整个锦官城了。

诗的第一个“好”字点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把春雨写得仿佛通了人性,特地选在这个万物萌生、急需雨水的时节降临。接着进一步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雨的“好”。然后写野外一片漆黑,只能辨认出江船灯火。诗人想象第二天清晨,春花会带着充足的水分绽放,潮湿的花瓣看上去似乎沉甸甸的,整个锦官城都要被这艳丽的春色覆盖了。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写给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唐代诗人张籍的。唐代文人喜欢称呼排行,形成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张籍在兄弟一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这首诗写出了长安早春的景象,大意是:皇城中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远望去有一片青草之色,可近看却又看不出什么。一年中最美好的春色就在这早春了,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暮春之景。

诗题点明了时间是“早春”,开篇就写了场小雨,诗人形容它是“润如酥”,用酥酪来形容雨,那种滋润、顺滑、细密的感觉便呼之欲出了。接下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堪称绝妙佳句,写春草初萌时,远看有一片极淡的绿意,但早春的草芽还很短小稀疏,凑近了看反而不明显。

由于满眼是这般美好的景致,诗人不禁发出一声感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个“最”字,正是诗人喜悦心情的绝佳写照。全诗风格清新自然,几近口语,但看似平淡的背后,却凝聚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和别出心裁的巧思,从而造就了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一种艺术化的景致。

5、《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大意是:江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都只爱鲈鱼鲜美的味道,可渔民们的一叶小舟,就要为了捕鱼而在风浪中出没。

第一句说江上往来的人很多,是为了什么呢?接着引出第二句“但爱鲈鱼美”:原来是因为鲈鱼味道鲜美,人们到江边来,是想要尽快买到新鲜的鲈鱼。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切换了镜头,写渔民们为了捕捞鲈鱼,不得不乘着一叶扁舟“出没风波里”。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但通过吃鱼人和捕鱼人之间的鲜明对比,诗人的言外之意已经呼之欲出:渔民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顶风破浪去江中捕鲈鱼,这鲜美的味道是靠渔民们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啊!这首诗语言质朴,言近旨远,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一诗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饱含了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

6、《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长江相对,钟山也只在数重山外。春风吹过,江岸上的春草又变绿了,那日复一日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乡呢?

诗中的第三句最负盛名,一个“绿”字,不仅写出了春日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更写出了春风吹过草木、送来一片生机的动态变化,甚至令人感到春风都带有了人的情感,极富表现力。

7、《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写出了诗人在春日的所见所感。诗的大意是:大概是不想让青苔上落下木屐的痕迹吧,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来开门。可是满园子的春色却不是一道门能够关住的,正有一枝红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前两句写诗人来到园外敲门良久,却没能进入园中,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到自己虽然没能进去,却发现有一枝红杏越过墙头、伸到园外,由此想象园内一定是百花盛开、春色满盈,已经不是一道门或者一堵院墙能够关住的了,先前的遗憾在此时已转为惊喜。诗人写春景,是于小中见大、于所见推想未见:虽未亲眼得见“满园春色”,但却能从出墙的这“一枝”,遥想墙内诸多花木该是怎样争奇斗艳,想象的空间一下子扩展开来,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宋代词人王观送别友人鲍浩然时所写的一首词。词的大意是:水就像流动的眼波,山就像聚拢的眉峰,想要问朋友将要去哪里?正是那有山有水的浙东之地。才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你走了,如果你到了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可一定要和春天同住啊!

这首词的上阕把山水比作眉眼,顿时令景物也有了几分惜别的情意;同时,这里也不再单纯用山水形容女子的眉眼,而是说词人自己的眉眼,“眼波横”是送别时的泪眼,“眉峰聚”是因不舍而紧蹙的眉头,暗合了离别的情绪;而“眉眼盈盈处”,既是指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山水灵秀的浙东,同时也表达了无论朋友走到哪里,自己的目光都会一直追随而去,可谓一语双关,精巧绝伦。送别时百般不舍的情态和心思,从这样一个绝妙的比喻中丝丝透出,含而不露,令人叫绝。

下阕开头直接点出了送别的主题,“才送”“又送”的递进把词人心中的离别之苦描摹得更加深刻动人。但词人却没有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情中,转而殷切叮嘱将要启程的友人:“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表面上吐露的是惜春之情,实际上寄托了对朋友前景的美好祝愿,希望对方能和四季中最美好、最具有生机的春天同在,其中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不已。作为一首送别之作,这首词没有陷入伤怀的气氛中,而是以精巧的比喻寄寓委婉的情思,进而含蓄地表达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可见作者构思之巧、运笔之工。

9、《浣溪沙》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词。词牌“浣溪沙”下的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简要记述了写作背景,从中可以知道这首词是苏轼游览清泉寺和兰溪时所写的。

词的大意是:山脚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间的沙路干净得一尘不染,日暮雨声萧萧,其中还夹杂着杜鹃鸟的啼叫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年轻一次呢?这寺门前的流水尚且能够向西流,不用哀叹白发生、以老去为悲。

整首词从写景到抒怀,运笔流畅自如,用典自然无痕,既描绘出清新淡雅的景致,又蕴含哲理,激发人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10、《清平乐》

《清平乐》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词,是一首清新的惜春之作。词的大意是:春天将要往何处归去?她悄悄地走了,没有留下行踪。如果有人知道春去往了哪里,请把她叫回来一起居住。春天没有踪迹,谁能知晓?除非去问黄鹂。可是黄鹂那婉转动听的叫声没有人能听懂,小鸟只好借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远去了。

整首词一扫惜春常见的惆怅之情,充满了空灵动人之感。上阕起首便把春天拟人化了,将悄悄归去的春天描摹得极为可爱、鲜活,紧接着问有没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还想把春天唤回来,充满天真、浪漫的情趣,充分表达出作者留恋春天、不舍春归的深切感情。下阕中,作者想到要想抓住春的行踪,那只能去问黄鹂了。可见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