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临近春节 中国“年货”深受老外追捧(张贴“英文版对联”成潮流)

句子大全 2011-08-05 18:07:03
相关推荐

十二月底的现在,多少人忙碌在工作岗位上,抓紧将那层层叠高的工作完成,其实就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了“回家过年”。因为区域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如今国人背井离乡的人特别多,奋斗在外,无非就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但其实生活在外面真的不容易,好在的是多数人心里还有一个温暖地,那就是“家庭”,而春节的长假刚好能让人有时间能够回到家里。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对中国人的重要含义,是很多外国人理解不来的。

传统意义上,春节是中国人的“岁节”(年节),是中国农历上对新一年的描述。而这个节日位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但重要性要比清明,端午,中秋要重要得多。都说百节年为首,上古时代,那个蛮荒年代,中国人就懂得祈年祭祀,它代表的时候中国人敬天,又敬祖先的传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如今它是中国人交流问候传递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用来加固感情的。所以中国人重视这个节日,并要求“年味”一定要有,张灯结彩,爆竹声声,来符合喜庆的氛围。

传统年货风靡外国,春联走出国门

而到了春节,年货就是寻常百姓家里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戴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都有,统名称为“年货”,年货的置办向来没有规定,但总有几个是不能不买的,就红包袋和春联就是每个家庭都会置办的。而春联作为中国的传统年货,代表的是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只不过如今这样的文化却也在老外这里引起了风靡。

国内老外操起毛笔,洋洋洒洒写下“中国春联”

春联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蹉跎,如今却反而焕发了生机。中国境内如今拥有很多留学生,每年春节的时候都会在高校的号召下,用歪歪扭扭的毛笔字写下一副春联。最具代表性的应该就是这一对西安情侣。12月初,西安城墙古城继续举办征春联活动,其中就有一对来自西班牙的大学生,在这里写下他们的春联,虽然字体不太好看,但他们很开心。而这只是学写春联活动的缩影,如今在中国多个地方都有外国人在写下属于自己的春联。

张贴在华人聚集地的“外国春联”,其他族裔开始模仿

而在外国,许多地方因为华人街的影响力开始渗透,春联也逐渐受到外国人的钟爱。大马华人街春节是法定节日,对当地华人开放,每逢春节的时候都会张灯结彩,张贴村联,渐渐有马来人跟风模仿。美国唐人街的年味向来比较浓厚,作为华人社区,这里的春节,张贴春联很正常,也在引起外国人的关注。

北京人发明“英文版春联”,走红外国,华人创造新字体给外国人使用

不过要说最厉害的应该还是“英文版春联”的诞生。来自北京的余先生受蒙古朋友“蒙语对联”的启发,开始制作这款春联,但春联讲究工整和对应,所以“英文版春联”更贴切的来说是“中式英文版春联”,最经典的一幅对联是这样的“上联:“eat well sleep well have fun day by day(吃得不错,睡得不错,天天都开心) ”,下联是:“study hard work hard make money more and more(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钱越挣越多) ”,横批是“Gelivable”,让人有些忍俊不禁,但是这样的春联却很受外国人喜欢,并且还出售国内和国外的外国人,深受的喜欢。

甚至还有一位华人根据中英文的对比,创造了一种新字体(下图)。虽然很多人都看不出它的意思。这些都在表达着中国春联的走红,在外国的风靡。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样失去对子的乐趣,毕竟英文是没有办法同我们中文一样能够对出这样的对子的。

不知道你如何评价这件事呢?欢迎留言评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