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李诞一句“人间不值得”(道尽了蒙克笔下的“悲惨世界”)

句子大全 2019-03-21 14:00:54
相关推荐

白鹭:你可能不知道蒙克是谁,但是你肯定见过一幅名叫《呐喊》的画,没错,就是你脑海里下意识浮现的那幅画,一个人站在桥上,双手捂耳,嘴张到极致可以做成表情包的那幅!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幅画的作者——表现主义之父,蒙克。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生于1863年12月12日,逝于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挪威画家,被誉为“表现主义之父”影响了诸如毕加索,马蒂斯等一代大画家。

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启发了一些德国和法国的艺术家的思想。

现代表现主义先驱

我们或许对《呐喊》的创作背景没有那么熟悉,但这幅画似乎成了现代人类焦虑内心的永恒象征。不管是色彩的渲染,还是扭曲的线条,几乎都早传递一个信号,“我疯了”,我在尖叫,我在呐喊,有没有人能懂我?蒙克一这样的笔触绘制一幅就算不懂画,也能看懂的画,想必这也是蒙克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关于这幅作品,蒙克自己有一段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于是我画了这幅画,将云彩画得像真正的鲜血,让色彩去吼叫。”

面容扭曲,空间扭曲,色彩多变,这一切都散发着一个信号,这个似骷髅似幽灵的人在强忍着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有没有一种孙悟空被唐僧念紧箍咒的感觉。

脑海里回想一下孙悟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样子,就是此刻蒙克想给我们看到的样子,只不过,蒙克喊叫的是是命运的不公,生活的压抑,他这一声吼,炸出了不少背后的故事。

Tips:

离开的人就离开的,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心疼蒙克3秒。

《呐喊》蒙克一共创作了四幅,这四幅作品构图相仿:一座桥,一条河,桥上有人,河上有船。最早的创作于1893年,最晚的创作于1910年,最出名最为人所熟知的是 1893年的蛋彩版。

创作于1895年的《呐喊》2012年以1.19亿美元的价格被私人收藏,其余的则都保存在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里。

《绝望》的创作其实先于《呐喊》,灵感均是来源于1892年1月22日与友人散步的那个日落时刻。在一年后,蒙克创作出了我们熟知的那一幅《呐喊》,由此可见,记忆一直是蒙克的创作来源。

《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之一,同一时期,蒙克还创作了《忧虑》《绝望》等优秀作品,被称为是《呐喊》的姊妹篇。

我个人觉得蒙克是所有表现主义画家中,最好懂的一位,你看看《忧虑》中的男男女女,像不像是走在地铁里的我们,面无表情,满脸写着迷茫,就差几个大字“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嘛?”《呐喊》是个人的不安和恐惧,《忧虑》则是群体的不安和恐惧。

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蒙克是个灵魂画手吧,如果想约会有b格,还能很有b格的侃侃而谈,我建议你去看蒙克画展,都能懂,看图说话,真的!亲测有效。

蒙克的画之所以好懂,皆因为他所有的作品都是通过自身体验才创作出的,不为了艺术而艺术,他所表达的只是有关他自己的忧郁和不安,他才不在乎外界怎么看自己,他就画自己想画的,这也是蒙克创作的原动力,看得懂就是我知己,看不懂,拉倒,谁还没有一点儿身为艺术家的骄傲呢!

蒙克的一生都是压抑的,但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独特释放精神压力的渠道,蒙克就选择了绘画的方式打开自己幽闭的情感通道,通过绘画使自己达到一种较为平和的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精神解脱。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困扰,不妨也画画吧,讲不定下个大师就是你~

画外音: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瞬间想呐喊的冲动。前日去书店买书,突然发现了一本寻觅很久的书,心中甚是欢喜,拿出手机想找个人分享这份喜悦,却不知道该与何人说,那一瞬间,我觉得好孤独,也明白了“原来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周围人来人往,朋友站在书架的对面,透过书缝朝我微笑,可是我却觉得她离我那么远,那一瞬间,突然想呐喊,想喊些什么不知道,不知道百年站在栏杆旁的蒙克是不是与我有相同的体验,“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死亡笼罩的阴影

想到古人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终其一生,蒙克都时刻生活在死亡的阴影里,就像他自己说的:“疾病、疯魔和死亡,一直监视我,陪伴我一生。“但是有了创作这一抒发情感的通道,才使他没有早早投入死神的怀抱。

蒙克的人生前半段都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惨不忍睹,一家总共6口人,死的死,疯的疯,搁现在,是个人都会精神崩溃的”。家庭的不幸在他的灵魂深处打下了烙印,这种对生命的绝望,至此一生,蒙克都没有摆脱掉。

五岁时,蒙克失去了母亲。十四岁时,姐姐苏菲死于肺结核。妹妹年纪轻轻轻就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1889年,事业刚刚在巴黎起步的他,得知了父亲的死讯。1895年,弟弟安德列亚斯在结婚后不久去世。1906年,与富家千金恋爱未果,精神彻底崩溃。

蒙克第一件重要作品《病孩》(1885-1886)描绘的是姐姐苏菲去世时候的情形,画面黑暗无光,正处于人格形成时期的蒙克失去了姐姐,这种打击,为日后蒙克精神崩溃埋下了祸根。

“《病孩》这类痛苦主题的画作,这不仅仅是我自己坐在那里——而且有我最亲爱的人。”蒙克曾在日记里写道。

连续不断的家人逝世造成了蒙克生命的持久伤痕,死亡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主轴,所以在他的画作中一直有一股阴郁,绝望,死亡的气息萦绕着,1889年得知父亲去世后,蒙克达到崩溃边缘,他真的承受不住了,他要呐喊,他要喊出内心的悲痛,要喊出命运的不公。

个人觉得,与其他同时期的艺术家比起来,蒙克真的太惨了。如果他知道后来弟弟也要离他而去,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喊早了.....

上帝从来没有对艺术家们友好过,蒙克一辈子被死亡精神病困扰,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一生笼罩在私生子的阴影下。易卜生用戏剧寄托情怀,而蒙克把命运的不公和悲惨都展露在了自己的画作中,对后来的毕加索和马蒂斯等大师起了极大的“启蒙”作用,蒙克的作品也成为了表现主义大师们汲取养料的沃土。

最能展现蒙克初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作品是《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人生的四个阶段》,《星夜》。

看破红尘,人间不值得

人们评价说蒙克的作品有一种病态的超敏感性。蒙克一度害怕自己成为疯子,父亲无法从母亲离世的悲痛中醒来,姐姐去世,妹妹被精神病折磨,死亡和精神疾病一直笼罩着这个家庭,这也铸成了他爱情的悲剧。

按理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会给你留一扇窗,蒙克的上帝没有,甚至还把门缝给抵死了。家庭不幸福也就算了,爱情还很苦涩,蒙克和挪威最大酒商的千金图拉拉森的爱情生活以吵架告终,争吵中有人开了枪,蒙克的左手被废了两根手指,蒙克精神完全崩溃,故事听起来有些熟悉…对,就是那位因为妓女的嘲笑,而割掉了自己的耳朵的伟大画家,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Tips:

梵高同学,莫名被cue~~

1906年起,蒙克多次因精神疾病、酗酒问题进入疗养院休养, 1908年,蒙克进入精神病院治疗。在住院治疗期间,蒙克接受了但是最新颖的电疗,接受治疗后的蒙克性格上有了变化,画风也有了一些改变,离开医院的时候,他已经在挪威画坛占有一席之地。

在蒙克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的创作也开始从内心转向外部自然。画风虽然积极阳光了许多,但一生的阴影也不是那么好消除的,他依然保持着对于死亡的兴趣,《垂死的树干》、《林荫道上的凶手》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作品,有着看破红尘的洒脱,他似乎在经历如地狱般的一生之后,终于可以全身心地迎接死亡的来临。

早在百年前,焦虑这种问题就被蒙克通过绘画表现出来了,现代人的焦虑无非就是生活工作上那堆事儿,一位伟人说过“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儿。”没有人的世界是完美的,每个人都在“悲惨世界”里挣扎,所以,开心一点,人间不值得,先前看,生活还是有指望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配图/白鹭

文字/白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