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诗人看到农夫割麦子 写下一首唐诗(堪称最具良心文人之作)

句子大全 2015-03-07 09:58:27
相关推荐

古代的读书人和那些在田里干活的农夫不属于同一个阶层,其实今天的我们如果细分起来也同样如此。不同的行业成就不同的人群,也成就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对那些就与苹果的生活有足够的理解。那么可以堪称是这个时代最有良心的人。

我们今天读古代士大夫创作的那些诗歌,发现他们大多数的感慨都在于自己怀才不遇、离愁别恨、伤春悲秋。他们的诗词当中很少直接反映现实,当然诗圣杜甫的是个例外。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诗人来说,都是在自顾自吟唱属于自己的生活。

不过我们今天读白居易的古诗,很容易发现他有不俗的人格。不管是之前的《卖炭翁》,还是今天我们要谈到的这种《观刈麦》,都能够看得出诗人内心的良心所在。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古诗就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虽然是一首古诗,虽然全文也比较长,但是全文几乎不许借用任何的翻译,大家一读就知道写的是什么。题目当中告诉我们就是写夏天割麦子场景的故事。

两首古诗的理解很容易,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包括前12句,都是在写整个夏天大家如何的忙碌。从前两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开始,写大家趁着天热割麦子。丰收的时刻,大家意思一时都不敢耽误,男女老少齐上场。男劳力在地里干活,妇女儿童都忙着在家做饭,给他们送饭。

而且是个当中还运用相应的诗句来描绘他们干活的辛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收麦子时的天气是非常炎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整个人都像是在蒸笼当中一般。农夫们用尽所有的力量去割麦子,甚至都感觉不到天气炎热了。此后的“但惜夏日长”和《卖炭翁》中的“心忧炭贱愿天寒”如出一辙。

整个第二段落是诗人在田地里看到的一个“贫妇人”。这个女子“抱子在其旁”,在田地里“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捡麦子。白居易就很好奇,就问为什么要这么热的天,还要抱着孩子在这里捡卖的呢?

然后这个妇女告诉她,“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诗歌到这里所表现出的讽刺意义已经非常明显了,他非常同情农夫,对于当时的苛捐杂税也进行了有力的讽刺。

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最后反思到自己的身上。“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他看到这些农民们这么忙碌尚且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而自己什么活都不用干,每年还能领“三百石”粮食,到了年底还有余粮!这样一对比,诗人内心感觉到非常羞愧。

这首古诗之所以说白居易很有良心,就在于他能够把眼前的社会现象反映到自己的身上。他不像不像唐代诗人李绅那样,明明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并没有因此而收敛一点奢华的生活。

相比而言,白居易表现的就更是一个古代士大夫的良心了。慢说李绅,白居易的觉悟,今天我们有多少人能达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