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古语“姑死连着筋 姨死断了根”(老祖宗对亲情的理解)

句子大全 2011-08-25 13:14:24
相关推荐

文|新咖醉文化

生活在现代在社会中,很多人对于“亲情”这个概念都已经给淡漠化了,如果提到至亲两个字,那么就很容易的想到父母或者是自己的子女,对于其余的所谓亲情概念,就一概用亲戚来归类了。

但是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亲戚两个字可谓是极其重要的,所谓的“亲”,仅仅是父母双亲为亲,更是有至亲、近亲、远亲、宗亲等等的分别,而现代人对于这样的亲族概念已经是非常的薄弱。

甚至有些人认为亲戚还没有朋友重要,毕竟朋友是可以朝夕相处的,但是有的亲戚一年也不过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在家里见上一面,寥寥的寒暄几句。

社会环境的不同,造就了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思想差异,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和熟知古代的亲族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温习中国千年的亲族文化,让我们能够将一些本该由我们继承下来的文化再次的传承下去。

今天我们就以学习一句俗语的机会,来了解和区分亲戚中的“姑亲”和“姨亲”。在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姑死连着筋,姨死断了根”。

中国古代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是社会上的普遍共识,所以在很多方面中,都可以找到这种观念的影子,在亲族中也是如此。姑是父辈这一方的亲人,姨是母辈这一方面的亲人,应该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可是放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母亲这一方的亲人就天然的比父亲这一方的亲人要疏远些,这种疏远就是因为母亲的地位不如父亲的缘故。在古代的婚姻观念里,女方一旦嫁人,就是嫁出去的人,这种附属感也就打压了女方亲戚的地位。

对于一个人来说,姑姑是和自己连着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血亲”,因为姑姑是父亲的至亲,那么因为“男尊女卑”的观念,自然就比别人要高一等。姑姑死后,作为侄子是必须要披麻戴孝,这也是失去至亲的礼节。

而正是因为姑姑是至亲,就算是姑姑死后,那么姑姑的子女也要和自己家继续保持走动来往的,逢年过节还是要来拜访串门,因此古人才会说“姑死连着筋”。中国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算是把中国的亲族观念给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本书中,贾宝玉就曾经用“姑亲”和“姨亲”来向林黛玉表明过自己的忠心,让林黛玉不要多有顾虑,因为他们两个是“姑亲”,而薛宝钗只是“姨亲”,因此贾宝玉时候自己绝对没有理由和薛宝钗更为亲近的缘故。

姑姨的儿女都是自己的表亲,表亲虽然不如至亲,但也在“远亲”之上。在宗族观念浓郁的古代社会,和表亲经常走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交往关系,我们如果细细留心,也会发现在不少的古代小说中,有很多的爱情故事都是才子娶了姑姨的女儿,造就了“亲上加亲”的美谈。

姑姑的死并不代表着“姑亲”的断绝,但是“姨亲”却不一样了,首先对于“姨亲”来说,本身姨妈就不算是宗亲之内,只是因为和自己的母辈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才是重要的亲戚。

但是如果姨妈去世后,那么后果就是和“姨亲”会彻底要生疏到断绝了,因此才会有“姨死断了根”这句俗语。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姨亲是非常薄弱的。虽然从传统文化上来说是这样的分别,可是在实际中,却不一定是一个模板可以生搬硬套。

中国人还有一句古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也就是说哪怕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有时候也比很多亲戚要来的关系紧密。亲戚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关系,是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的,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至亲也会相互翻脸,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说对于“姑亲”还是“姨亲”,只是从一个大的文化传统上来做一些了解,并不是一锤定音的就把某些关系用“姑亲”“姨亲”来做决断。

不过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对于亲戚的还是要多多走动,毕竟这是传承千年的亲族文化,而人类的“血亲观”也是进入到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观念。

对于古代的亲族文化,我们要能够分别出它的可取之处,也要看到它的不合理之处,只有辩证地去看待问题,才能够学为己用,也能够对我们的生活有一些指导和帮助。

这里是新咖醉文化,欢迎留言讨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