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雪刀浪子》系列:龙乘风在香港武侠文坛上“扬名立万”的代表作

句子大全 2008-07-19 19:36:43
相关推荐

金古梁温黄,武侠界五大宗师。

1972年,金庸在写完《鹿鼎记》后,宣告封笔。

武侠的大旗,交到了古龙的手中。

古龙不负众望,写出了一部又一部惊世之作。在港台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不少的作品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宝岛和香江刮起了一股古龙热。

但是一个人的创作力是有限的,经历也是有限的。

在经历过巅峰期后,古龙的创作量锐减。但读者的胃口和需求量不减,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许多成名的武侠作家纷纷改变作品风格,向古龙靠齐。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充满古龙风格的作品。

如柳残阳的《枭中雄》、《枭霸》,司马翎的《飞羽天关》、《惊涛》等等,都带有鲜明的古龙风格,深受读者的喜欢。

也是有鉴于此,黄鹰和龙乘风也开始了模仿古龙创作武侠小说之路。

黄鹰有“惊魂六计”系列和《大侠沈胜衣》系列,作品的风格跟古龙几乎以假乱真,当时出版的时候署名的均是古龙。

龙乘风有《雪刀浪子》系列,出版的时候署的名字也是古龙,由此可见,古龙当时是多么的炙手可热。只要是署名古龙的作品,必定是大卖。

龙乘风,本名陈剑光。这个名字,取得就跟武侠有缘分。剑光,江湖的味道,江湖的风韵,就让人感慨陈剑光一生出来就是写武侠的。套用古龙《三少爷的剑》里面的一句话,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

陈剑光从小就喜欢读武侠小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夜以继日,不分白天黑夜地狂读,导致了他的眼睛近视。读武侠小说读到眼睛近视的地步,可见陈剑光是多么的喜欢武侠。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读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后,陈剑光按捺不住自己写武侠小说的冲动,1975年,时年23岁的陈剑光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寺月岛风云》,开始了自己的武侠之路。当时他在将这部小说寄给杂志社时,署的名字是“龙乘风”。

龙乘风这个笔名,貌似跟古龙有点关系。龙乘风而行,大风好借力,送我上青天。可能陈剑光,想借着古龙风,来达到自己在武侠界同样成名的渴望,所以才取了这样一个笔名。

事实上我们看龙乘风的作品,古龙的风格满满,是模仿古龙的路子,形成自己风格的。特别是《雪刀浪子》系列,真的可以以假乱真。无论是风格还是文笔,无论是构思还是设置,古龙风格非常的饱满。

《雪刀浪子》于1977年在香港《武侠世界》上连载,这个系列包括《雪刀浪子》、《最后七击》、《血溅黑杜鹃》、《熊族风云》、《血洗黄金船》等多部小说,都是短小精悍的篇幅。篇幅虽然不长,但是胜在情节紧凑,故事悬疑性十足。所以读起来很畅快,很流畅。

从《雪刀浪子》这个系列来看,龙乘风受古龙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部小说在文字锤炼上,极尽古龙之笔墨。古龙小说中的长短句,古龙小说中的欢快明朗,古龙小说中的俏皮诙谐,都在《雪刀浪子》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一种假象,有种读古龙小说的感觉。

龙乘风在模仿古龙的创作模式上,比黄鹰更传神和放得开。黄鹰以写鬼故事见长,但在语言锤炼上,不如龙乘风那种干脆爽朗。龙乘风的文笔不拖泥带水,文风简单至极不落俗套。看似信马由缰,实则是意境满满。

比如说《雪刀浪子》系列的第二部《最后七击》的开头,就很有古龙的神韵,短短几句话,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便被营造了出来。

秋。

西风卷落黄叶无数。

其中的一片黄叶,飘落在段飞鹰的面前。

段飞鹰突然亮剑,手挽剑花。

于是,这片黄叶立刻变成了二十四小片,然后又复随风四处飘散。

段飞鹰皱着眉,回剑入鞘。

再比如说古龙小说中的一贯说教风格,龙乘风也毫无保留地继承并发扬光大。在《雪刀浪子》系列第一部《雪刀浪子》的开头,龙乘风是这样写的:

如果有人要将世人划分成两类,那么世界上只有下列的两种人。

一种是聪明人。

而另一种,就是笨蛋。

在武林中,聪明的人很多,但笨人却更多。

而且,有种人看来似乎聪明绝顶,其实却是个如假包换的大笨蛋。

同样地,有种人看来好像仅胜白痴一筹,但他根本上一点也不笨,而且能够聪明地去控制自己的一生。

真正聪明的人,当然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幸福。

而那些笨蛋,永远懵然不知道自己的愚昧,拼命地去追求金钱与权力,终而一无所有。

或许连龙乘风自己都没有想到,仅仅写了两部小说,便让自己在武侠界声名鹊起。特别是《雪刀浪子》这部小说,龙乘风更是没有想到。处于武侠探索阶段的龙乘风没有想到,自己能凭借这部小说在武侠界扬名立万。

这部小说的成功带给了龙乘风极大的信心,所以这部小说,由单部小说,变成了一个系列,并且在香港《武侠世界》连载了五六年。

尽管此后龙乘风又写了不少其它武侠系列小说,但真正令读者印象深刻和喜爱的还是《雪刀浪子》系列。至今龙城壁、司马血、卫空空这武林三大奇侠的江湖传奇依旧令人津津乐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