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科研人员的悲剧(引用了撤稿文章)

句子大全 2016-08-03 02:18:20
相关推荐

2020年6月,两本顶尖医学期刊(NEJM和Lancet)各自撤稿了一篇对COVID-19患者的临床研究。许多学术媒体都报道这次的重磅撤稿,但显然还有许多研究人员没有注意到。

由于是最顶尖医学期刊的文章,而且还是关于COVID-19,即便发表后马上被撤,也已经产生了不少的引用。Science杂志统计了施引文献,在2020年有200篇,结果发现超过一半的论文(包括许多高分期刊)使用了已撤稿的论文来支持科学发现,但没有注意到论文的撤稿。

两篇撤稿的COVID-19论文均基于小型公司Surgisphere从全球医院收集的庞大患者病历数据库。由血管外科医生Sapan Desai负责,他是每篇文章的合著者。2020年5月22日的Lancet杂志表面上表明,前总统Trump和其他人推销的抗疟药羟氯喹可能伤害而不是帮助COVID-19患者。

它的发表导致了一项主要临床试验的停止,并激起了对该药的激烈辩论,事实证明羟氯喹对抵抗COVID-19没有帮助。NEJM 5月1日这篇文章证实了其他证据,表明已经服用某些降压药的人如果患上COVID-19,不会面临更大的死亡风险。

然而,关于Surgisphere数据库的有效性甚至存在性的疑问很快出现,6月4日撤回了基于该数据库的论文。但是,在Science统计的200篇论文中(全部在撤稿后发表),有105篇论文存在不当引用。

出现这样的失误,要么是因为作者故意或因疏忽没有检查的参考,要么是作者从相似的论文中复制并粘贴了表面上相关的引文清单,却没有真正阅读它们。尤其是后者,非常普遍。

大多数不当引用都出现在鲜为人知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但也有不少知名期刊引用了这些撤稿论文。例如,著名的OA期刊PLOS ONE中的3篇文章在讨论欧洲大流行情况时引用了撤回的论文。PNAS上也有一篇论文讨论了治疗COVID-19的药物的风险和益处,虽然说明是引用了Lancet的撤稿论文,但仅指出该论文的羟氯喹发现是“有争议的”。

这两个出版物的编辑说,他们将更正参考文献,并采取措施防止将来出现此类问题。PNAS 主编在回应有关引用Lancet论文的书面答复时说:“作者真的应该删除引用,添加更多有关为何将其包括在内的文字,或者引用撤稿通知本身。”

但也有一些期刊编辑的做法也加剧不当引用。在一些的医学杂志Stroke中,有关COVID-19患者缺血性中风的12月文章引用了NEJM 论文,但未提及其撤稿。

Stroke主编Ralph Sacco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撤稿是在最初收到该文章后发生的。但是,根据论文本身,该文章的修订版在活动结束后的几个月重新提交。主编表示,他不会发表任何修正,因为撤回“对调查结果并不重要”。

另一本知名Nature Communications中有关SARS-CoV-2遗传学的论文也引用了 NEJM的文章,但未提及撤稿。该期刊的主编说,Nature Communications不会例行检查“撤稿或出版后的其他更新”。而文章的主要作者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家Maik Pietzner表示,尽管该论文是在撤稿发生后提交的,但它是事先写的,并且“当时的大流行需要立即作出反应。”

可以看到,不当引用在现在的科研环境中,并不少见。虽然,大多数是无心之失,但引用了哪些被撤的论文无疑会降低自己文章可信度和严谨性,并动摇评审者对文献内容真实性的信心,可谓是引文被撤,殃及池鱼。

要是万一自己不幸中枪,引用了被撤稿的论文,该如何处理呢?接下来就分几种情况来具体分析:

1)论文结论是否深受被撤稿文献的影响?

原创性的新研究文章,其引用的参考文献对文章结论影响不大。但又因为被撤回的引用文章对于作者自身的研究工作要么是支持的,要么是对立的,因而,文章中Discussion部分则需要稍微地修改甚至删除。

但是对于综述性文章(尤其是经Meta分析整合相关研究结果的综述)而言,删除某项研究很有可能会使得某种结论发生极大的变化,甚至会完全被推翻。因而,建议此类文章的作者需及时修改文章结论,同时最好能对Meta分析进行重复性操作。举个栗子,在德国麻醉师Joachim Boldt因涉嫌数据造假而导致数十篇关于羟乙基淀粉(HES)的文章被撤回后,一些关于HES综述性文章的结论就必须要进行修订。

2)当期刊在没有具体阐释相关理由的情况下,只是简单的公开论文撤回声明(如“这篇文章已被撤回”)时,作者们该如何判定被撤引文的影响?

此时,作者应联系期刊编辑以获得撤稿事件的更多信息,同时也可联系被撤稿文章的作者以询问具体情况。

撤稿就意味着整篇文章的可信度较低,而并非特指文章的某些方面。因为若文章只是略有瑕疵,那么期刊杂志通常会要求文章作者对该部分进行修正,而不会直接撤稿。因而,建议作者们假定被撤回文章的整篇内容都是存在问题的。

3)引文被撤稿后,存在哪些作者需修改论文的情况呢?

一般只要发现所引用的文章被撤稿时,都需要对自己的论文(尤其是综述性文章)进行修改。

另外,当引文被撤稿时,如果发现文章引用的相关内容会对读者产生一些误导时,就必须对论文进行及时修改。而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以被撤文章为基础的社论、新闻&观点。

通常作者会引用文献中的一些数据和结论来支持自己文章中的假设及观点,此时,最好的方法是让文章自行去修正。也可发表一个文章修改声明,提醒读者这部分引用内容已经不再有效,可保证被撤回的文章不会再被引用。但是,该措施的益处会被“文献噪音”的增加所抵消。而如果引用文章存在伪造数据等问题时,期刊杂志可让作者发出一份更正或警告声明,又或者直接撤稿以避免误导公众。

如果被撤文章源于一个存在缺陷的实验,作者自己的研究又依赖于这个实验,那么作者应该给编辑写一封信,进行修正或撤稿。但如果作者的文章是原创性研究,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有作者因其引用的文章被撤而撤掉自己论文的。

4)文章被撤回的原因有哪些?

撤稿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有的研究文章仅仅是因为数据获取来源未得到允许,或者存在作者署名纠纷而被撤稿,那么此时我不会介意引用这篇被撤文章中的数据和表格。当然,我也会说明该文章已经被撤回,以及撤回的理由。而有的文章则因有些实验违反人道主义而被撤回,那么也应发布一份修正或警告声明,提醒其他研究者:即使文章的数据是有效的,但因为其操作方式违背伦理也不该使用该数据。

5)引用的文章有争议时该怎么做?

当引用的文章还没有被证明是不可信的,即处于有争议的状态时,就需要作者慎重判断。一般Discussion中的相关引用内容可以被留下,但对于Meta-分析的综述性文章,作者可先考虑做一个“敏感性分析”,如果删除这些结果对文章结论有影响,可联系期刊寻求建议;或者在文章加上注释指明文章的争议性,不过,措辞则需要谨慎考虑。

最后还要说一句,现在对于科研不端的处罚越来越严厉,光靠买论文来拿基金、升职称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旦被查到基本就是翻不了身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