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朱镕基总理的经典语录:义无反顾 鞠躬尽瘁(这是他的真实写照)

句子大全 2008-07-21 18:50:16
相关推荐

这位总理,是新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起他的名字,不少人还是感觉到有一股春风袭来,在中国最为艰苦的改革期,他成功将上海的局面扭转过来。

如今,看着繁华的“魔都”,人们总会想起二十多年前那位核心人物。

他的耿直和坦诚,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卸任以后,更是以“一介草民”自居,从此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即使过了十几年时间,谈论他的人还是不少。

还记得2011年他再次回到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面对经管学院的学生,他拿出了自己的讲话实录向大家介绍,其中就提到了:

“我送给你们的,是我在国务院12年的工作经验,我需要让你们看一看,我说的是胡话还是真话,再或者是老实话。”

台下响起的一阵阵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是怎么说的,他就是怎么做的,他就是朱镕基。

而他的真实写照,也正是他的经典语录:义无反顾,鞠躬尽瘁。

他的义无反顾,其实早已开始

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落下帷幕,他站在人民大会堂三楼的新闻发布厅,召开记者会。

汇聚一堂的中外记者都知道,这次新总理上台,意义非凡。

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已经奠定了良好基础,所谓“基础”,除了物质方面,当然也包括人才,朱镕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朱镕基很清楚自己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他也牢牢记住邓小平的嘱托,殚精竭虑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让邓小平失望。

当他身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闪光灯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工作人员为他调试好话筒,大厅内突然安静下来,都在等候着这位总理的发言。

朱镕基将身边的四位副总理依次做了介绍,并且向记者们表示自己将会回答所有问题,会场的气氛一下变得轻松起来,他们发现,这位总理讲话是如此幽默,像是一位诗人。

在一阵阵掌声雷动后,朱镕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不管前方是什么地雷阵或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引起了台下的共鸣,掌声又响彻着整个大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孔明的《出师表》,他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国家和人民的一片忠心。

朱镕基从来没有改变过,从少年时,他就是那个为了国家四处奔走的人,当年还在学堂中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如今,他已站在了捍卫人民利益的高峰之上。

这些话,可不是“漂亮话”,它已经在总理的心中酝酿已久。

早在1988年的上海,朱镕基便已经开始“答题”,他要面对的,是曾经中国最繁荣的地方。

可是,这个在民国年间夜夜笙歌的大城市,如今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其一是计划经济突然转为市场经济,让城市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让如此庞大的一个城市突然转型,其中经济领域必然承载着不小压力;

其二便是当经济体制转型以后,相关的配套设施和人员思想并没有马上得到完善,可以说,那个年代的上海面临着巨大危机。

在主政上海的时候,朱镕基便把“为人民办实事”的态度坚决给贯彻出来,现在大家所了解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就是朱镕基在上海首创的,这也切实维护了居民的经济利益。

除了“盘活”浦西,朱镕基在那个年代便已经把目光聚焦在浦东。

他知道,两边经济发展有如此大的反差,归根结底还是交通不方便,黄浦江又塞不下超级巨轮,想要把这两个地方密切连接起来,关键还是在于修桥。

这些思想也得到了邓小平的充分肯定,朱镕基有了卷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条件。

什么叫“鞠躬尽瘁”,在这段时期便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不仅要“累”,还要“累”对地方,上海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全国,东南地区的发展已经给上海提供了经验,未来的上海,可不仅仅是这个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更是要把上海的作用面向国际。

当看着浦东一片片荒地,朱镕基就已经开始翻阅国际上的经贸条例,要按照国际化经济准则去完善这座城市。

邓小平曾经都说,上海已经跑慢了。

朱镕基却重新让这座城市“弯道超车”,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下,一系列发展政策的适时提出,又重新让上海再次有了全新的面貌,接下来的三十来年时间里,上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现在更成为堪比纽约的国际化一线大都市。

同时,纵观这些发展思路,上海所创造的成就远远不在于城市本身,而是对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整体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期间,朱镕基多次下到基层去走访,甚至还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突然走进一家工厂,和工人们聊聊天,听听大家的建议。

“鞠躬尽瘁”已经体现在这段过程当中,所以,当他在记者会上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大家已经知道,这位总理要将治理上海的经验运用到全国。

随后,他再次幽默地解释起了“死而后已”,他说:“我说死而后已,可不是赖在总理这个位置上不走!”

现场夹杂着掌声和笑声,会场的气氛也达到了最高潮。

接下来,才是一场场硬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更何况他是总理,可不能做不好就撂挑子,他肩负着全国人民的经济命脉,一步棋都不敢走错。

事实也告诉我们,邓小平没有看错人。

1998年朱镕基刚上任的时候,亚洲金融危机就席卷而来。

这次,总理遇到了一个强悍的对手: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大部分参与的国家对于市场的依赖性都很高,很多国家为了吸引外资,通过各种手段扩大金融自由化,这也造成了金融体制上的诸多漏洞,给了一些投机分子可乘之机。

那一年,香港也同样遭遇了索罗斯“狙击”,恒生指数连八千大关都守不住了。

想要稳住局面,无非就两条路:要么实行外汇管制,要么和美元撇开关系。

可是,无论哪种做法,都不利于香港经济的长期发展,特别是脱钩,全世界几乎都用美元结算交易,突然脱钩绝对是打击信心的行为,很不可取。

转机来自于3月19日的记者会,朱镕基郑重承诺:“特区政府若向中央提出要求,中央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朱镕基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后来的攻防战中,香港政府几乎动用一切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重新掰了回来我,迫使索罗斯高位结算,含恨班师回朝。

作为一国之总理,操心的地方可不止一处,哪里遭遇了危机,哪里就有朱总理的身影,因此他还多了个“经济救火队长”的称号。

看上去一步一个脚印的改革开放之路,背后是无数个像朱总理这样日夜操劳的人。

当时全国刚刚迈入市场化进程,已经出现了投资膨胀、金融秩序混乱等严重问题,已经有点违背了改革开放的初心,长久以往,必将造成金融灾难。

朱镕基要做的,就是运用好政府手中的权力,打一场漂亮的“宏观调控战”。

经济关乎着每一个人,也是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朱镕基清楚,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必然会造成全面的紧缩。

因此,他将着眼点瞄准了关乎到民生问题的重点产业,这直接避免了中国经济起伏较大的情况发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

即使已经过了不少时间,很多旧时计划经济走出来的国企,仍然很难适应全新的经济体制,大家似乎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只是不知道如何处理。

湖南代表团讨论会上,朱镕基这么说:“我将抱着粉身碎骨的决心来干这件事。”

正是有他守在黎明前,黑夜才没有一直包裹着人们。

这些并不够具体,普通人可能感触不深,朱总理的决心,也在一次次具体事件中展现出来。

那场惊动了全世界的厦门远华走私案,就是朱总理亲自督办的。

这是涉案人员最多、规模最为庞大的一起恶劣事件,朱总理特意指示成立“4·20专案组”,集中调查厦门地方官员的行贿受贿问题,这是一场“硬仗”,打了整整两年时间才有个结果,主犯赖昌星潜逃海外多年,一直到2011年才最终被逮捕,远华集团才最终被消灭。

“反腐就是先打老虎再打狼,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一个都不能姑息”。

赖昌星

说这句话的时候,全场人员都震惊不已,大家都感受到了总理的决心。

回顾他的政绩,可以称的上是高分。

国有企业实现了良性发展,已经将那种习惯性接受分配的思想彻底放在脑后,渐渐也跟上了经济腾飞的速度,将效益不断扩大。

市场上曾出现的泡沫,也被朱总理及时吹熄。

在他的“铁腕治理”下,我国有长达12年的时间没有出现膨胀问题,有效维护了经济稳定,要看到,在那12年间,同样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总理做到了。

2003年,朱镕基任期已满。

丹麦记者非常好奇,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总理,在您离任以后,希望民众能够记得你的哪个方面?”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这我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参考文献:

《回放:1998年朱总理答记者问:“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朱镕基:为人民不惧“地雷阵”》

《朱镕基庄严承诺 支持香港成功阻击国际游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