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驱车百里(只为看一眼牛吃草——还从李木生文字“精”“准”谈起)

句子大全 2007-09-16 11:36:44
相关推荐

文/宋致国

中午,我正考虑怎样应付即将到来的高温呢;忽然就接到了百里之外李木生先生要来“一游”的信息:

大热天, 他哪有时间、哪有兴致来这里“一游”呢?

原来,他早已用“大数据”搜索完----搜索到我所在的鲁桥镇有已经成了规模的养牛大户,他要来“看”牛!

要来“看”牛!

管他为嘛要来“看”牛呢,反正我们有两三个月没有谋面了,见面聊一聊,也算驱暑吧。于是,就赶紧找了当地人脉极广的原仲浅村支部书记仲继来先生了解养牛大户的信息。果然,仲继来先生就是人脉极广,略为思考,就拿起电话,三五句交流之后,就说:

联系好了,仲浅村养牛大户,厂长仲星星,什么时间随时可去!

我当即即回复了木生先生---随时可来。

想着,他可能只是问问信息;不料我刚吃罢中饭,就接到他的电话:

车已停在了我所在地--康立医院鲁桥分院的门口!

我匆匆走出大门,果然见他已在树荫里等着!

接着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去“看”牛!

仲浅村养牛大户的位置离我所在地方很近,没来得及寒暄,眼前已出现了坐落在微山湖畔的敞棚式养牛场。

我是喂过八年牛的,如今再次进入牛棚,除了感到亲切,就是觉得震撼!我喂牛时,一个生产队才十一二头牛;而不到三十岁的仲厂长,如今却一下子养起了四百多头牛!其中,仅种牛,就上百头!看着那一棚、一棚的牤牛、大犍(捶过的公牛)、奶牛、肉牛,直叫我觉得眼花缭乱;而木生先生则是顾不得脏、热,进了牛棚没多久,就盯上了一头正在低头舔着她的“娇子”的氏牛(当地对母牛的俗称)!

“这牛的眼神真好!就是我心目中的牛!”

这,大约就是他要“看”的牛了。看着,抵近拍了照;用手摸挲了牛油光水亮的毛之后,就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有正在吃草的牛吗?

接着,陪我们“看”牛的小仲,就把我们带进了另一个牛棚。果然那里有一排牛正在进食。

说真的,虽然 我是喂过八年牛的,但那时一是年轻,二是因为当时我只干铡草、出牛脚底、担水等重活,没有观察过牛的进食过程。而木生先生则是“反看了”“正看”,直到在一头氏牛面前足足停留二十分钟之后,才抬起头来:

奥,原来牛进食靠的是舌头!

这,就是他不畏酷暑、驱车百里来“看”牛的真实目的?

返程的路上,我才知道,原来,他正在写一篇关于牛的文章!写到牛的眼神,牛的进食他觉得“卡壳”了--写的“不像”;于是就有了这场“说走就走”的“看”牛!

热爱散文的朋友,恐怕大都熟悉李木生。作为国内著名作家,山东散文学会的副会长,曾获过“冰心散文奖”“泰山文学奖”的大家;文字应该是老道的了,可是却能为了一个细节,为了一个牛的眼神,能够不畏酷暑、驱车百里来“看”牛,这实在是应该引起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朋诗友们思考的了吧!

由是,我想到了最近我看到的几位文朋诗友的大作!

说真的,因为文友们是“真诚”嘱我的,我就开始认真的看朋友们的文章,怕的是做不到有的放矢。应该说文朋诗友们都是在“新、小、巧”的创新思维里动着脑筋的,但是,也真的不乏明显的“伤痕”:那就是典型人物的典型塑造!

故想到李木生先生的不畏酷暑、驱车百里;我就想提醒文朋诗友们要在“个性、准确、形象”上下功夫。前不久我曾为木生先生写过一篇点评《木生文字的“精”“准”美》,这里顺便再引用一段:

说到木生文字的“精”“准”,首先当推其人物的勾勒上:炊事班长,腿粗腰粗脖子粗,眼睛小,牙却白生,总好嘿嘿的笑。---《遥远的军旅》;小学教师:三十多年了,王老师还是高高挑挑的走在我的记忆里。---《丁丑怀故》;荣二嫂:她不识字,但达理,又不怯场,嘴比刀子还利。---《荣二嫂》;官场男人:心胸比针鼻儿还细比茅厕还脏,对下是霸,对女人是兽,对上则是摇尾示忠的的走狗奴才。--《遥远的军旅》……

这就是木生的文字!健壮憨厚的炊事班长,为人师表的王老师,风风火火的荣二嫂,媚上欺下的官场男人,就这么三言两语,即活生生的“树立”在你的面前!

这就是名家的典型人物的典型刻画!不需要美轮美奂的词语描写,只需要准确传神的表述即可。在常人的眼里,木生的文字应该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然而,为了一点牛的眼神、牛的“吃像”,而不顾酷暑炎热,驱车百里就是为的一个“准”字!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在平时属贬义词;而在典型人物的典型塑造中,窃以为则是最关键的。然而我们好多文朋诗友们却正忽略了这一点!正如如今的电视剧里,在好多对话描写中,全都是用的“普通话”!张三和李四说话一个腔调,老人和孩子同用一个词语,我是给好几位文朋诗友们“私聊”过这一话题的;但得到的反馈却是不愿意再和我搭理,故,我有好长时间,没有敢在群里再轻易发声。

但是,既然我答应了文朋诗友们的嘱托,还是要在这公众场合里提醒、强调一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虽然是常人难以做到;但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还是“琢磨透了”,像木生先生那样,认真看了,思考了,反复揣摩了,能做到写么像么为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