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青未了|写文章的胸襟

句子大全 2012-06-18 06:35:04
相关推荐

写文章的胸襟

——王维娴

这两年,基本很少正式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只参加了两次征文活动有幸得奖。虽然是时间仓促定心不长,但也确实没有过多的投出稿。因为自己都看不惯自己的文笔,以一个旁观者清的眼光高地,总觉得写出来的文章有点过于私人情怀,小女儿气节。也想下力休整,可是我忙于生计所迫的目力所及的直线正好是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靠在文化墙上的思想还是会突突冒烟地奔驰,所以就把这些灵感素材一股脑地敲进电脑,让它们有个温床就不会再打扰我忙碌的平民油盐生活了。但是看到高产的友人们,心里除了羡慕还有不甘不服,于是把它们从文档里又提溜出来,回炉再造一番,打出个潜意识流里有价值的取向,送往了平息红眼的前线。当这些文章热热闹闹的抛头露面后,悲壮的心又有点不可抑制的失落。好像一个人在疯狂之后的落寞,又像是站在最喧嚣的中心的孤独。

写文章不能总是说“我”,没完没了。不是名人,不是名家,我们没有那么博深的文化内涵,我们主导不了文化风头的火点,像传递奥运火炬的源头。既然懂得不能只是沦陷自我,可是又如何自然的关注更多民生民意,像诺贝尔文学奖的器宇不凡,更加广阔的胸怀和情怀博爱众生,哪怕仅仅是执笔如戈普爱苍生,也是一种转换方式,像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精神拯救。

思想桎梏在一个圆周之内,像是开拓一分自留地的疆域。不能收放自如地打出一套自创的拳法,像拘谨在一张画纸上。好友的国画,一板一眼,缺少柔韧的弧度,缺少豪放的不羁,而我,是没好赖歹的放纵写意,视若合二归一,既有写意的洒脱超然,又有正襟危坐的山河壮丽。而不是局限在一个拳头的手心里——而是伸展阔迈游弋万方的人文情怀,妥妥的人间烟火接地气!

收起那个小“我”,一时还真不知道如何下笔有神。万卷书在读,万里路待行,和平年月的“怀旧空吟王质烂柯”,好像没有一点意义,哪怕有点意思,哪怕风光旖旎入画,山色妖娆落笔,追逐大自然的灵慧。只是记忆里生根发芽的伤感,也只是我思故我在。

伏下飘渺的心思,看书修缮狼藉的思想老屋。买了当下的当红的新书:雪小禅的《风物人间》,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张炜的《爱的川流不息》,诺贝尔文学奖古纳尔的书始终没买到。我像强迫症,新鲜是追逐的嗅觉,在踩着七彩祥云的想入非非中打坐,蜕掉一身蝉衣才能真正可以爬上枝头鸣唱。

如何千言秋意,如何万语情长,虽然仍然也是在说着自己的“我”,只是大家笔触自然,我中有“我”, 情中有“暖”,心中有“爱”。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目光作序,无己而又有己,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散文的一种格调。所以,“我”可以胸怀天下,心系万物生灵。“我”可以内心丰盈,用写文章记录生活。一颗心,不再蒙昧,行囊里多少有点独特的见解,懂得和宽容。

雪小禅曾说,写作搭救过遇险的心。故,我觉得写文章是一个“我”最好的释放,是精神的先驱,是灵魂的摆渡。

作者小介:王维娴,培训中心。曾任《时代杂志》通讯员,报纸特约评论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烟台作家协会会员,烟台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缀《联合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北京劳动午报》《齐鲁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山东工人报》《大理日报》《北京茶社会》《烟台日报》《分忧杂志》《湍河文学》《黄土黄种人》等散文评论随笔于报纸杂志。读书与生活,像汽车的两个轮子,方向一致,向阳而生。

壹点号衔枚疾走王维娴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