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我国古代的成语由来都会有典故(《程门立雪》又是怎么来的呢)

句子大全 2018-02-13 07:58:18
相关推荐

成语《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在经过演变与以前的意思稍微有一些变化,意思更加宽泛了比喻尊敬师长。我国古代的成语由来都会有典故,那么这个成语又是怎么来的呢 ,他的背后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关于这个成语的记载是说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原文是这样的,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杨时的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跟其他的孩子就不同,父母看了非常惊讶,认为他是学习的好材料,要知道在宋朝的时候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能靠做官,做官的唯一途径就是科举,于是就省吃俭用,送四岁的杨时入村学习,杨时学习很刻苦,也没有让父母失望,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在当地小有名气,人称神童。因为才学出众,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一般在这个年龄很多孩子还在学相对比较简单的写诗,功夫不负苦心人,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但是爱书痴迷的杨时对做官没有太多的兴趣,他的志向就是著书立说,做像孔子和孟子那样的圣人,他也想孔子当年讲学那样,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因为他的学识广泛,他讲学倍受欢迎。在家里的时候,他也很少出来应酬,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这两个地方非常的清净,人迹罕至,于是他就静下心来,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理学经过发展完善在宋朝的时候达到了鼎盛,而当时的代表人物就是程颐,朱熹,程朱理学就是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这两个人是时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杨时又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他也非常想向程颐学习。程颐也是一个非常惜才的人,于是就收了杨时做学生。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长途跋涉,虽然已经非常辛苦了,但是对知识的渴望,杨时绕道去洛阳,就是想去向程颐求学,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巧合的是在路上,杨时遇见了他以前的同学游酢,游酢以为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而且两人的志趣相投,两个人一见面就交谈起来,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两个人决定去程颐那请教。

当时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天寒地冻,浓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雪了,但是两个人一点都没有退缩。果不其然,两个人刚走到了半路,天空就下起了大雪,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对知识的渴求使得他们内心火热,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继续前行。来到程颐家时,因为是隆冬季节,来的人比较少, 程颐刚好在炉火旁养精蓄锐。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没有让家丁打扰老师,两个人虽然很冷,但是仍然没有忘记该有的礼仪,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因为在雪地里站的时间长了,再加上杨时穿的比较单薄,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他咬牙坚持,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醒来,看见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这时候的杨时已经站在雪中很长时间了,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 赶紧让他们进屋暖和。

杨时的好学,加上程颐的悉心教导,杨时学有所成,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