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杨烁一句话曝光了“中国式父母”通病:你再这么说话(孩子就毁了)

句子大全 2012-01-27 16:41:28
相关推荐

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信心,所以请多给孩子鼓励,而不是用反话去刺伤孩子。

——虎妈

作者 | 七七晴歌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前阵子,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因为听不懂反话而闹出的笑话:

一次期末考试的时候,考场纪律很差,班里很多同学都在讲话,老师很生气,于是故意说:

“你们出去玩好了,考试不用考了。”

同学们看老师不高兴了,纷纷安静下来,

但这位网友不知道怎么想的,当即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喊了一声响亮的、拖着尾音的“耶——”,就拽着小伙伴出去玩了。

最后,自然免不了被脸色铁青的班主任教训了一顿。

源自豆瓣网友@仁王唯一老公

听了这位网友的经历后,很多人都被她的天真给逗笑了。

但我却有点笑不出来。

对大人而言,反话或许只是一种训斥和警告的手段;

可对孩子而言,这种方式不仅让他们感到困惑,还会给他们造成深深的伤害。

反话,是一种有毒的教育方式

说反话,是很多父母批评孩子时一种常用的方式。

演员杨烁就是这样。

去年,他和儿子杨雨辰一起参加了一档综艺。

节目组要求每个家庭盲选房子,雨辰选了5号房,可没想到,5号房是位置最偏远的那一间房。

一路上,杨烁不停地对儿子冷嘲热讽:“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呵呵,太棒了。”

如果是一个没有听过反话的孩子,现在一定懵了,他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爸爸明明嘴上在表扬我,脸色却这么难看。

但雨辰的脸上却没有疑惑的神情,他知道爸爸不是在夸他,而是在嘲讽他的决定。

生活里,很多父母都擅长正话反说。

“可以”就是“绝对不行”;“你真棒”就是“太糟糕了”;“这么喜欢看电视,那就别睡觉了看个够”,其实是“不许看电视了,立刻睡觉”;“不爱学习以后都别学了”,其实是“现在给我乖乖学习”。

一开口,总是批评先于肯定,用讽刺代替了赞美,用贬低取代了鼓励,变成了伤感情的刀子嘴。

就像《少年说》里王紫晔的妈妈。

有一次,王紫晔的数学只考了50分,自知没考好,她好几天都不敢跟妈妈通电话。

但妈妈依旧不准备放过她。

说到这里,站在台上的王紫晔学着妈妈的语气,还原起了当时的场景: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你要是再考成这样,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源自微博用户@湖南卫视少年说官方微博

王紫晔的表情和语气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但她自己却不自觉红了眼圈,如果说考试失利只是让人沮丧,那妈妈的讽刺和打击则让她感到窒息。

妈妈不希望王紫晔好吗?

当然不是。

她只是想女儿知耻而后勇,早点学会接受现实,并进步成为最优秀的孩子。

却没想到,这种方式反而成了孩子心里的一根刺。

说反话,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所以,从小听着反话长大的孩子,自己也会被困在这种沟通模式里。

微博上,有一位博主说自己的男友说话很难听。

直到有一次去男友家里玩,她才知道,原来男友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样。

源自微博用户@衣锦夜行的燕公子

男友和男友妈妈都没什么恶意,可就是不会直接表达善意。

不仅不会表达,当你想要对他们表示关心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会转过身,并用刺耳的言语给你重重一击。

但其实,一直被反话打击的孩子比任何人都渴望认同和肯定。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10岁的女孩乐乐,平时乖巧听话,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迷上了手机游戏。

为了给游戏主播打赏,花了27000多元,相当于妈妈一年的工资。

源自微博用户@当代生活报

为此,爸爸妈妈又生气又不解:自己的乖乖女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

可乐乐的一番话,却让所有人都沉默了,她说:

“每次我送礼物的时候,主播们都会夸我,谢谢我送的礼物。在家里没什么人夸我,我觉得主播们夸我,我很开心。”

这一刻,真的很心疼这个孩子。

督促孩子上进本身不是错,错的是用嘲讽、打击和贬低的方式。

实际上,每一句刺耳的话都不会变成激励,反而会让孩子那颗渴望被爱的心逐渐封闭,甚至从“受害者”变为“加害者”。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如何指出呢?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当然需要父母的教育,但绝不是用说反话的方式。

正面表达情感,是亲子关系里的刚需导演姜文曾说,自己多年来最大的失败,就是没能跟妈妈把关系处好。

在他的记忆里,妈妈总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无论是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的作品大火,还是给妈妈买了大房子,妈妈似乎从来都没有正面认可过他。

但其实,姜文的妈妈真的很爱他。

只是老一辈的含蓄,让她像一只蚌,把柔软和关心包裹起来,把冰冷、坚硬的壳留给最爱的人。

所以,不如把“你真笨”换成“下次努力”;

把“爱玩就玩个够”换成“最清晰的脚印,踩在最泥泞的路上”。

向孩子提出更具体的要求泰国教育短片《努力一点点》讲了这么一件事:

儿子是足球队的成员之一,但由于基础太差,表现得一直不好。

回家后,看着儿子失落的样子,妈妈没有说什么,只是鼓励他“投球的时候,轻触一点点就好了。”

训练的时候,儿子始终是最后一名。

一旁的妈妈见了,走上前为他系上鞋带,并告诉他:“没关系,努力超过你前面的那个人就好。”

轻触一点点,跑快一点点,努力一点点……

就是这样看似渺小的目标,却督促着儿子不断进步。

最终,在正式比赛中,儿子为团队进了决胜的那一球。

当我们用具体的要求代替抽象的期待,孩子也一定会给我们巨大的惊喜。

要求孩子反馈,确保他理解了父母的意思当孩子回家晚了,有的父母会说:“还知道回家?干脆别回来了。”

明明是关心,说出来的却是责备。

这时候,孩子听到的只是父母对自己的批评,根本看不到父母对他的担忧和关心。

情绪对情绪,父母和孩子最终只会不欢而散。

这时候,更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忧,要求他以后在几点前回家,并让孩子重读一遍父母的要求。

“正面表达——提出要求——获得反馈”,这才是有效的亲子沟通。

密歇根大学博士Ethan的一项实验证明,当人在受到语言暴力的攻击时,情绪的疼痛在大脑区域的反应,和身体上疼痛极为相似。

也就是说,那些伤人的反话,会像疤痕一样留在孩子的脑海里。

日积月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会一点点抹去曾经的温馨和甜蜜,最后,变成无话可说的局面。

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跟孩子好好说话。

冷静但不冷漠,坚定但不强硬,这样的话,一句能顶一万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